夏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所有的中國人對此深信不疑。然而近現代的的史學界一直質疑著夏朝并不存在,這主要是外國的史學家的觀點,為什么會這樣呢?西方不承認夏朝,無非就是沒有發現夏朝文字,也沒有發現商朝對夏朝的記載。第二點很簡單,記載歷史和文化的竹簡木簡難以保存幾千年,甲骨文是算卦問天的,本身就不是記載歷史的。 
夏朝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個古代王朝,曾被定義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按照《竹書紀年》的說法,夏朝從大禹開始,共傳了14代,經歷了17個王,總共存在471年(一說432年);1949年后,中國歷史教科書中即將夏的范圍定為前21世紀—前16世紀。然而對于這幾百年間發生的事,我們知之甚少。當然了,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對于夏朝有著特殊的情節,我們肯定都是希望夏朝存在過。 
國并沒有相關的任何古籍與古跡來證明夏朝確實存在過。在中國境內發現的最早的遺址就是洛陽地區的“二里頭文化”遺址,規模還是很龐大的,可以說是東亞的核心。但是在經過測年以后,得出的結果是,此遺址約為公元前1750-1500年間。而恰巧這個時間段是與書中夏朝存在的時間是吻合的。但是,考古學家并沒有從中找到任何可以直接證明夏朝存在的證據,而且此遺址也有很大的可能是商朝的。 
當20世紀初,人們開始用現代考古學重新檢驗中國古史的真偽的時候,夏朝的真實性開始動搖了。考古學家咄咄逼人:你說有夏朝,你就必須拿出證據來;這個證據不是你那一大堆古書,而是考古實物。最極端的說法就是:除非你發見了某塊陶片或銅片,那上面寫著“我們是夏人”,否則你就不能證明夏朝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