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筆記 斯波朗迪生于1945年,他有超過45年的華爾街交易經驗,從1978年到1989年,連續12年投資盈利,期間沒有一年虧損。于是他在華爾街就贏得了這樣一個稱號:“交易者維克”(TRADER VIC),VIC不僅是他名字victor的縮寫,也是勝利victory這個單詞的縮寫,所以這個稱號可謂是一語雙關。斯波朗迪能獲得這個稱號,就是因為他在華爾街上是一名常勝將軍。 第一部分,斯波朗迪的投資哲學 斯波朗迪的投資哲學可以歸納為三條,分別是:保護本金安全、具備持續的獲利能力和追求卓越的回報。 第一條:保護本金安全。在斯波朗迪看來,進行交易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風險。從風險回報率來講,他接受的比率至少是1:3。也就是說冒一倍風險,需要有3倍的潛在收益。比如說,在某個位置買入一只股票,潛在的風險是可能虧損10個點,那么如果預計收益沒有30個點,斯波朗迪就不會在這里買入。 第二條:具備持續的獲利能力。這與第一條是相輔相成的,如果你做的交易,風險回報率都比較高,自然就為長期穩定的盈利,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第三條投資哲學就不言自明了:追求卓越的投資回報。 第二部分,斯波朗迪的看盤三法則和常用的三個技術指標 第一個法則:1-2-3法則。 斯波朗迪的1-2-3法則,是用來判定趨勢變化的。簡單說,1、2、3代表股價運動的三個階段,如果股價運動經歷了這么三個階段,運動趨勢就會反轉,比如從上漲轉為下跌,或者從下跌轉為上漲。 第二個法則:2B法則。 斯波朗迪的2B法則,比“1-2-3法則”激進,出手更早,更容易第一時間抓住趨勢轉向的機會,當然了,風險也更大些。我們還是以上升趨勢中的反轉來舉例說明。 在上升趨勢中,如果股價創出了新高,但是沒有再接再勵,繼續上行,而是迅速回落,下跌的幅度還不小,直接跌到了前期高點之下,那么這個時候就是賣出手中股票的時機了。在走勢圖上,它的形態類似于我們平時常說的雙頭或者M型頂部,右邊的頭部創了新高,但是沒能保持住,這時就可以多翻空了。有人可能會問了,既然趨勢都要反轉了,為什么右邊的頭部,還能創出新高呢?這其實很多時候,是一種主力的誘多行為,千萬多加小心,不要上當、追高。 第三個法則是:四天法則。 在中期趨勢中,當股價見到高點后,如果出現了連續四天的下跌,就認為趨勢很有可能已經反轉向下,可以考慮入場做空。反過來,股價在見到低點后,出現連續四天的上漲,也是趨勢反轉向上的信號。 第一個指標:移動平均線。 斯波朗迪推薦了一組移動平均線,10周和30周均線。這兩條線具體怎么用呢?在周線圖中,當10周均線向上交叉30周均線時,如果10周均線和30周均線都是向上運行,而股價位于這兩條均線上方,這就是金叉買入信號。反過來,當10周均線向下跌破30周均線時,如果10周均線和30周均線都是向下運行,而股價位于兩條均線下方,這就是死叉賣出信號。 第二個指標,相對強度。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個股日線圖中,相對強度代表個股與標普500指數之間的相對強弱關系,比如某只股票的相對強度值達到52,就代表它的表現優于市場中52%的股票。斯波朗迪認為,要買強勢股,應該重點關注強于大盤走勢的股票。相對強度這個指標就是一個篩選強勢股的方法,指標數值高,說明該股的走勢強于大盤。 第三個指標,動能指標,也稱為震蕩指標。 經過一波上漲之后,當我們發現,動能指標在高位走平,那說明行情可能見頂,應該賣出;反之,如果一波下跌后,動能指標在低位走平,則說明行情見底,可以買入。 第三部分內容,選股時如何衡量風險? 當你決定要買入或賣出一只股票時,你的操作也要有嚴格的紀律來約束才可以。為了盡可能在交易中避免發生不必要的虧損,斯波朗迪給出了19條交易法則,我們解讀一下其中重要的9條法則:
解讀 | 武京麗 股票和期貨分析師,翻譯過多部華爾街交易專家的作品。 播音 | 裴喜 策劃編輯 | 李峻 音頻編輯 | 陳子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