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消化科常見疾病。反流性食管炎的內鏡表現為食管遠段至Z線部位的豎條狀糜爛或潰瘍,這是由于食管黏膜損傷和酸暴露引起的炎癥所致。典型的內鏡表現診斷為GERD,特異性為90-95%。至少50%有反流癥狀的患者有正常的食管內鏡表現,稱為NERD。無新癥狀的Barrett’s食管患者不提倡重復內鏡檢查。然而,經抗酸治療后仍癥狀反復且有嚴重糜爛性食管炎的患者行內鏡檢查,以排除潛在的Barrett’s食管。 反流性食管炎的典型表現:Z線上表現為帶有紅斑的線條狀潰瘍 內鏡評估黏膜損傷的程度和嚴重程度。洛杉磯分類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評估。 Grade A 食管下段單豎條狀糜爛<5mm Grade B 多條豎條狀糜爛、充血>5mm Grade C 線狀潰瘍逐漸向周邊發展融合成片,<75%管徑 Grade D 胃食管連接處伴有環周深潰瘍 微小病變分類 GERD的另一種分類是所謂的黏膜水腫、脆性和紅斑、白色混濁、細顆粒狀改變、滲出物、黏膜質脆和不明顯的血管浸潤是NERD的指征。普通白光發現率較低,為克服這一缺點,使用NBI和放大內鏡分類。NBI可以發現微血管和黏膜微結構。如果結合放大,可以觀察到NERD患者的內鏡異常。絨毛狀/脊狀,血管增多,微血管擴張,毛細血管袢增加,或迂曲的形態。 NERD患者胃食管交界區的窄帶成像及放大表現 絨毛狀/脊狀 血管增多 微小糜爛 毛細血管袢增加 微血管迂曲 治療 1、抗反流治療 包括改變生活方式、口服PPI、促動力藥等治療。 治療前 口服PPI治療后 2、腹腔鏡胃底折疊術是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手術。 3、賁門食管縮窄術/套扎術 4、食管狹窄的擴張治療 長段Barrett’s 食管遠端狹窄 通過內鏡球囊擴張狹窄 Barrett’s 食管 Barrett’s食管是一種用腸型柱狀上皮替代食管遠端鱗狀上皮的疾病。歐美國家發生Barrett’s食管腺癌的風險較高,大約10%,亞洲人群發生的風險較低。 食管34cm長段 Barrett’s 食管 NBI可見鱗狀上皮和柱狀上皮粘膜之間的明顯差異 Barrett’s 食管腺癌 病理:HGIN伴Tub2 Barrett’s 食管腺癌 鱗柱狀結合部(SCJ)可見舌形鱗狀上皮淡紅色凹陷。盡管食管下段柵欄血管不清,但SCJ呈不規則形,懷疑存在短節段Barrett's食管 ( SSBE ).靛胭脂染色可見病灶的凹陷變得清晰。 NBI可見網格狀血管,可見清晰邊界 病理:tub1 Barrett’s 食管腺癌 Barrett’s 食管腺癌ESD 食管胃交界處右側可見扁平隆起病變,切除標本的組織學顯示高分化管狀腺癌。 (參考文獻略,本公眾號純屬個人學習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如果你有好的病例和交流請長按以下圖標加關注)
|
|
來自: fncsg > 《胃疾病、Hp及早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