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過程控制(簡稱SPC)已經成為許多跨國公司廣泛采用的質量管理和改善的技術和方法,它通過運用控制圖對生產過程進行分析評價,根據反饋信息及時發現系統性因素出現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響,使過程維持在僅受隨機性因素影響的受控狀態,以達到控制質量的目的。
一、原因分析
目前我們國內許多企業也開始逐步認識和推廣SPC,但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為什么呢?究其原因,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1、企業對SPC缺乏足夠的全面了解
SPC作為一種過程控制方法,它運用數理統計和概率論原理,可以及時發現生產中的異常情況,從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改進,把質量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真正達 到防患于未然。SPC不是簡單的幾個控制圖或統計量,而是要以這些圖形或數值為基礎建立一個以過程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
2、企業對實施SPC的前期準備工作重視不夠
所謂前期工作,除了對企業質量管理現狀把握,還包括對員工進行SPC基本概念和知識培訓,制定一個明確的質量目標和計劃。只有參與者對SPC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才能激發他們的熱情和信心,將它們正確、有效地應用在日常工作中。
3、未能有效地總結和借鑒其他企業的經驗
即使企業對可能導致不能有效實施SPC的原因有所認識,仍然會在實施過程中碰到一些實際問題,這些問題也是實施不成功的因素。
二、改進對策
針對以上原因,要保證SPC實施成功,企業應重視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1、領導的重視
2、工程技術人員的認識和重視
SPC的有效實施與工程技術人員的認識和重視息息相關,SPC實質就是針對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工藝參數進行的一種科學分析和診斷,因此,工程技術人員只有在了解和掌握SPC的基礎上,加之不斷實施和重視,SPC才能真正有效實施。
3、加強培訓
SPC是基于數理統計和概率論的理論基礎上的管理方法,要能在生產過程中正確運用,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培訓內容要切合企業的實際,要注意培訓效果。
4、重視數據
實施SPC本身就是一種量化管理,數據的質量是非常重要的,數據的準確度、可信度直接影響到我們是否在適當的時候采取合適的行動。影響數據質量的因素主要 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測量系統影響的,另一方面是記錄數據、計算等人為的影響。對于測量系統的影響,我們要定期進行測量系統分析,來確認我們的測量系統是 否是可用的,從而來保證我們的數據質量,同時要盡量減少人為失誤。
5、實施PDCA循環,達到持續改進
PDCA循環是能使任何一項活動有效進行的一種邏輯的工作程序: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Action(行動),特別是在質 量管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實施SPC也要運用PDCA循環,借助SPC工具,不斷地分析質量問題中各種影響因素,分析影響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針對主要 原因,采取解決的措施,并進行針對性預防在下一循環中改進,從而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來源:匯眾管理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