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月亮潮汐的規律,成年女性每月大姨媽會按時報到,但有些女人,卻連掌控自己月事的權利都被剝奪了。 由于長期月經過多或不規則出血,導致失血性貧血,引起頭暈、乏力、心慌,甚至長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等。 月經不調的原因很多,器質病變或藥物,血虛,腎虛,心情不舒,血淤都可引起。對癥的方藥也有不少。 黃荊子香附散正是其中一種。 組成:黃荊子30克、香附60克。 制作:將黃荊子、香附(制)用童便炒后,研成細末,用米糊作成丸劑,如梧桐子大。 主治氣郁血瘀造成的月經不調。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運動的原動力,當氣不能正常運轉結聚在一起時,便形成氣郁,長期的氣郁會影響血液循環,最終導致氣血淤滯,引起各類疾病。 方中黃荊子溫經散瘀,氣香行散,味辛,苦,性溫。歸肺,胃,肝經。效用非常多。在治療婦科病的功效非常亮眼,在歐洲,很早就將其視為治療和緩解婦女經前綜合癥群的首選藥物。 由于黃荊子在全國很多地方都有生長,尤其在生長黃荊子多的地方,碰上女人家有個痛經、月經不調等婦女疾病,甚至不孕不育的,民間資深老中醫便推薦患病婦女常飲黃荊子茶以舒解癥狀,調養身體。 童便止血消淤 童便,又名童子尿。為12歲以下的健康男童尿,這是因為“十二歲以下相火未動,無毒,純陽之物”。以滿月前一天的男孩清晨的第一泡尿最佳。 味咸,性寒,能滋陰降火、涼血散瘀,并有治療陰虛火升引起的咳嗽、吐血、鼻出血及產后血暈之功效。一般是作為藥引之用,以增加藥的療效。 《重慶堂隨筆》載,童子小便,最是滋陰降火妙品,故為血證要藥。必用童子者,尤須淡泊滋味,不食葷擅,去其頭尾,但以中間一段清沏如水者,始有功效。 也就是說,飲用之前,男童要不食葷腥酸咸,解尿之后,去頭尾,取中間一段清澈如水者。一般來講,取得童便,趁熱飲之,冬則隔湯燉溫服,或者和入湯藥服下。這是由于“熱則尚存其氣,其行自速,冷則惟有咸味寒性矣?!?/p> 不過,童子尿畢竟不太衛生,即使真可作為藥用,也應通過科學方法,冒然喝童子尿保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香附行氣解郁 香附始載于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的《名醫別錄》,迄今已有1500多年,列為中品。性味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經。辛能散滯,苦降逆氣,芳香疏達走竄,藥性平和,不寒不熱,歸肝經以理氣開郁,走三焦能行氣分之滯。 凡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條達,氣不能正常入于三焦,以致氣結為病者,香附為必用品。難怪有人在總結中藥配伍時,說,一切氣郁,必用香附。 關于香附如何用才能發揮出最好功效,李時珍老師是這樣說的: “香附炒黑則止血,得童溲浸炒則入血分而補虛,鹽水浸炒則入血分而潤燥,青鹽炒則補腎氣,酒浸炒則行經絡,醋浸炒則消積聚,姜汁炒則化痰飲。” 注意這句話里面與童便有關的說法:得童溲浸炒則入血分而補虛,鹽水浸炒則入血分而潤燥。 而其浸炒以補虛,正是黃荊子香附散里要用到的。 由此,黃荊子溫經散瘀,童便止血消淤,香附行氣解郁,組成黃荊子香附散,共同行氣調經,對付氣郁血瘀造成的月經不調,不在話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