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潭公園的前身是成都百花潭動物園。始建于1953年,取名為成都市百花潭動物園。是以飼養野生動物為主的公園,占地面積50余畝,它的位置在成都市區西部的通惠門外,公園的北邊緊靠錦江,一座風格獨特的木船浮橋與動物園的正門相連,風景優美,引人入勝,特別是在夏末秋初,冬春交接之際,江內波浪起伏,岸上修竹婆娑,進入園內聽到宏亮的獸吼和悅耳的鳥鳴,使人倍感到大自然的可愛。百花潭動物園極力搜集我國西南所產動物,培植地方特點,1953年10月百花潭動物園開園時共展出花豹、雪豹、九節狼、獅子貓、雕、鷹、鱷魚 、黑熊、梅花鹿等動物34種,114只。經過幾年的發展共展出動物100多種。1976年動物園正式搬遷至成都北郊,建立了成都動物園。同時將百花潭動物園規劃改建為綜合性公園,于1982年重新向游人開放,更名為百花潭公園。成都市百花潭公園位于成都市區西部的通惠門外。西郊河由北而南,浣花溪從西向東,兩水在青羊宮東北角處匯合,水勢急湍,形成一個波翻渦漩白色水花的深潭,即今日百花潭。以百花潭為名的百花潭公園位于成都市青羊區浣花溪風景區。 今日的百花潭公園,西連一環路西一段,南接芳鄰路,東鄰南河,北望琴臺路。公園由盆景園、磊園、慧園、湖池區、廊橋及桃花林、銀杏林、桂花林、梅花林等景區組成,已形成了自己的園林特色。整個公園構筑新穎,布局典雅,花木繁茂,竹樹成蔭,人工締造的山石、瀑布、溪流、亭臺分布其間,各呈其妙,趣味無窮,體現了“古、文、靜、雅”的格調,使人益覺園林深邃無盡。 百花潭公園是成都一座以盆景為主,突出四川特色的開放式公園。走進百花潭公園的時候,覺得非常清幽寧靜,而且有種穿越古代的感覺,里面的園亭河水佈局,彷彿有江蘇園林的味道。成都的公園不僅僅是用來散步的,更是用來喝茶的,隨處可見都是露天的茶鋪,還會有挑著成都小吃的商販走來走去,吆喝聲、敲擊聲混合在一起,其樂融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