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城市區,有一座金塔公園,園內有一座修建于金代的古塔。這里原本有一個村子,名字叫做赳赳寨,此塔坐落在村中,所以人們又稱這座古塔為“赳赳寨塔”。3月12日,剛到達韓城市,我便直奔金塔公園,尋訪這里的赳赳寨塔——
金塔公園坐南朝北,北門緊鄰金塔西路,位于新城區的南端,俯瞰下方的老城區。這里有長廊、水池、噴泉、山坡、亭臺樓閣等,綠樹環繞,花木爭艷,從早到晚都是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自北向南,穿過公園,來到南端的塬頭,赳赳寨塔赫然呈現在眼前。此塔為磚砌空心塔,在方形的塔基之上,共有六層,呈八角形,攢尖塔頂,珠式塔剎,通高約28米。
第一層南面辟券門,以上每層辟有券窗,二、三、四、五層各有四扇窗,每隔一層,變化位置,交錯分布。第六層有五扇窗,總計二十四扇窗,疊澀出檐,做棱角牙子,檐角墜風鈴。站在塔下,抬頭仰望,大氣磅礴,莊嚴肅穆。
從北向南拍攝
從南向北拍攝
中國的古塔,層數一般為奇數,此塔為什么只有六層呢?其實,高大的塔基,也算是一層!因此,這座塔是典型的“七級浮屠”,“浮屠”就是梵語中“佛塔”之意。
方形的臺基,高度約7米,邊長約8米,東西兩側有盤旋而下的臺階。可惜,北側的入口,設有障礙物,無法登臨其上。據說,站在赳赳寨塔之上,韓城古城盡收眼底,司馬遷祠遙遙在望。
塔基北側
塔基南側
繞到塔基東側,青磚壘砌的墻壁上,鑲嵌著兩塊小石碑,均與修建寶塔有關。一塊為橫向的青石碑,碑文為“悟空子法浩上者去履不依損自福大定十三年癸巳記之”;另一塊為縱向的沙石碑,碑文為“時大金大定十三年歲次癸巳五月五日修建寶塔都會□□□”。
這里曾經是圓覺寺遺址,赳赳寨塔本名為“潭法塔”,始建于金大定十三年(1173)。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關中大地震時此塔被毀,現塔為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重修。1957年5月31日,此塔被陜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二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時只被稱為“古塔”。
從塔南側的門洞走出,兩邊鑲嵌著一幅對聯:“虎踞龍盤永綏樂土,蛟騰鳳起輩出英才。”韓城是一塊風水寶地,孕育大量的杰出人才,古城的街道好像一條巨龍,赳赳寨塔就建在龍頭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