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的第五屆中國教育創(chuàng)新年會,主題是“人啊人”。從報名到現(xiàn)場聽報告,我一直在反復思考兩個問題: 一何謂人? 二是教育到底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人? 關于“人的概念,人的本質屬性”的認識,說法好多。然我發(fā)自內心認同的是亞里士多德說法:人是有理性的動物。 我個人理解:性是特征。理是真理。人與其他動物之間的最根本區(qū)別是追求真理,這一特質。這和哥白尼說:“人的天職在于追求真理。” 羅爾斯說:“思想的首要德性是真理。” 相印證。縱觀人類文明發(fā)展史,其實就是人類追求真理,以理性光輝照亮前路,不斷鑄就文明高度,用文明戰(zhàn)勝愚昧與野蠻的歷史。 美國哲學家和教育家杜威在《我們如何思維》一書中說:“我們在決定做事之前,首先應該弄明白兩個問題,一是為什么做?二是可不可以不做?然后才是怎樣做?怎樣做得更好?” 蘇格拉底說:“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 審視教育,也必須回答:為什么?這一價值追尋!就是:為什么做教育?教育到底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五條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阿里巴巴創(chuàng)建云谷學校的美好愿景是:讓每一位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培養(yǎng)具有仁愛精神、獨立意志、社會擔當、終身學習力和幸福感的地球公民;通過科技的力量,讓優(yōu)質教育惠及更多的孩子,讓東方智慧和世界文明相融合。 干國祥全人之美課程的宗旨:讓每個生命享受一切美好事物。最重要的是讓每個生命接受這個特定時代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品格。讓每個生命找到自己的熱愛。為了每個生命充盈。 范美忠希望教出這樣的學生:清楚自己作為一個公民有哪些權利和義務;把自我實現(xiàn)和對他人的關切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胸襟開闊又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時時反思自己并自由地追尋美德;能夠從問題和實踐出發(fā)不斷創(chuàng)造知識和更新思想;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存在,并用整個一生去追尋生命的意義;終生保持神圣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汲取人類文明的精髓,探索人類精神的高峰。 肖川教授在首屆中小學新德育G20高峰論壇閉幕式上的講話說:新德育,不是簡單的加個 “新”字,而是要從目標追求,具體內容到實施過程,都要有利于幸福人生的創(chuàng)造者和自由民主社會的建設者的培養(yǎng)。 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前言中寫到:全書始終貫穿著的,并從多個視角進行說明的,就是“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fā)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fā)展之路。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躍的智慧。” 《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西方通識教育的啟示》一文最后總結:歐美當今通識教育無非就是想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與科學方法,把學生培養(yǎng)成同時具有道德理性與科學理性的公民。 教育到底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人?這一人類文明前行進程中經(jīng)久不息的話題,雖眾說紛紜,但誰的描述更靠譜?這是每個追求真理、向往理性的人,每個追求美好、向往文明的社會,都必須不斷思考、努力弄明白并表述清晰的大問題。你我,我們這個社會,弄明白了嗎? 我個人認為以上所列舉的國家、學校、單位與個人對應該培養(yǎng)什么樣人的認識表述最為清楚到位的是肖川老師:從人生哲學和社會理想的高度來定位,簡明有力,要言不繁。為人生和社會指明了方向,有很強的指導性。 康德說:“人是生活在目的的王國中。人是自身目的,不是工具。人是自己立法自己遵守的自由人。人也是自然的立法者。”來自《實踐理性批判》韓水法譯本2003商務版95頁。 長期以來,“教育目的是讓人成才”說的謬誤,在于將教育目的矮化了!在于忘記了每個人是為自己活著的。諾貝爾在他的遺囑中聲明:“我所留下的全部可變換為現(xiàn)金的財產(chǎn),將以下列方式予以處理:這份資本由我的執(zhí)行者投資于安全的證券方面,并將構成一種基金;它的利息將每年以獎金的形式,分配給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賦予人類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將被平分為5份,其分配辦法如下:一份給在物理方面作出最重要發(fā)現(xiàn)或發(fā)明的人;一份給作出過最重要的化學發(fā)現(xiàn)或改進的人;一份給在生理和醫(yī)學領域作出過最重要發(fā)現(xiàn)的人;一份給在文學方面曾創(chuàng)作出有理想主義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份給曾為促進國家之間的友好、為廢除或裁減常備軍隊以及為舉行和平會議作出過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 因此,我個人認為:成為人生幸福的創(chuàng)造者,自由民主社會的建設者,人類文明前行的推動者,才應該是真正教育的理想所在。如果再具體闡述就是:教育應該培養(yǎng)的是體魄強健、品行端正、追求真理的人,學識豐富、能力高強、興趣高雅、志向遠大的人。因為品行端正,所以他們追求個人自由幸福不會惡意損害他人的正當權益。因為努力追求真理,所以他們行動必然為人類多數(shù)人帶來福利。所以,北京郵電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教授,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闞凱力接受媒體采訪時深有感觸地說:渴望追求真理,善于引導孩子天生有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與學習的樂趣,才是素質教育最核心的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