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各種網絡上的各種軟文都鼓吹大家要深度思考,努力探查問題的本質。這個觀點本質上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有時候一些文章中說的不清不楚的,上來就是鼓吹大家要有效思考,要深度思考,要努力的探查事物的本質。但是對于深度思考的前提條件,卻甚少提起。 實際上深度思考是有前提條件的,不是任何情況下坐在那里深度思考一番都能思考出有意義的結論。遇到一個問題,既不做相關的儲備,又不對問題進行全方面的調研了解,就一個勁的在哪里進行所謂的深度思考。我說這叫空想,不叫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的前提是你
打個比方,我的父親是農村的普通農民。你突然給了他一個課題,讓他深入思考解決核反應堆中的某個關鍵問題。那我父親肯定傻了眼呀。
老師一般稱這些同學沒有真正理解這些題型,但是稍微留意下就會發現這些同學往往對絕大多數的題型變換都很遲鈍。引申下,其實就是這些同學的邏輯能力欠佳導致的。 反而來講,如果一個學過核反應工程的大學生,就很有可能經常深度思考來解決問題。他們一方面已經有了廣泛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訓練學習,也形成了系統完善的邏輯思考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思考,解決問題也就不是奇怪的事情了。 我一直以來都認同深度思考,只是目前大多數人的情況是相關的知識儲備能力不足,邏輯能力沒有訓練就開始直接的進入深度思考。這也跟網上流行的一種觀點有點類似:天賦的確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但是大多數人努力的程度還輪不到來拼天賦。 顯然這種深度思考是很難真正的深入思考,產生價值的。這也某種意義上弱化了深度思考的重要性。大多數人太急躁,做什么都想要急著出成功,就連思考都想要省略前面步驟,能夠出結果自然是最好的。 個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經常犯這樣的毛病,錄于紙上,以此銘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