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常見的代謝性疾病。我們治療糖尿病的目的主要是降低血糖,預防其帶來的各種急慢性并發癥。我們可以通過飲食、運動控制血糖,也可以通過口服藥控制血糖,也可以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那么,如果不打胰島素,糖尿病患者容易發生并發癥嗎?接下來,醫學莘將為您解析。 糖尿病有多種類型,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孕期糖尿病等。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若不使用胰島素,很容易發生糖尿病的急性并發癥,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這是因為1型糖尿病患者分泌的胰島素嚴重不足,只能通過外源性胰島素控制血糖。否則,血糖會嚴重升高,引起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高血糖狀態。 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并發癥與否,與血糖控制的水平有關。若血糖長期控制在合理范圍,近期可避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高血糖狀態等急性并發癥,遠期可延緩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糖尿病血管病變、糖尿病足等慢性并發癥。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主要以胰島素抵抗為主,還可分泌相當量的胰島素,故通常不需要使用胰島素,可通過口服藥降低血糖,延緩并發癥的發生。但2型糖尿病發展到后期時,主要以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此時,多需要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否則,血糖長期升高,不僅容易發生急性并發癥,更容易發生慢性并發癥。 注: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若侵及版權,請聯系刪除。文內容僅作為健康科普,不作為醫療建議或意見,不具備醫療指導條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