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機遇的渴求,創業者從來沒有停止過。 2019加速進入到一個更加充滿不確定性的年份。這一年,冷熱恐怕會交替襲來。 資本寒冬、缺錢、流量貴、競爭紅海等生存挑戰,在倒逼企業調整戰略,尋找新的方向;而用戶、場景、技術、政策等生態環境的完善,也都在不斷激發更多新的需求。 2019年3月19日,36氪邀請了權威商業領袖、頂級投資人、知名經濟學家、明星創業者等創投最前線代表,舉辦“2019 WISE風向大會”,聚焦教育、金融科技、社交電商、物流、生物醫療、大數據、IoT等賽道和細分場景,預判新風向。 我們對15個賽道做了一一梳理,呈現風向大會上的獨到觀點,幫你跳出周期,提前感知風起何處。 風口一:素質教育 “慢慢變成剛需” 隨著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在線教育能夠提供的品質、效率和吸引力都在提高。尤其是對于素質教育而言,人工智能、線下硬件和小班課的普及,很可能會促進素質教育的一次爆發性進化。比如松鼠AI智適應教育的人工智能技術能夠讓每個孩子按照他自己不同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做到個性化學習千人千面。 同時,素質教育在人們的消費觀念中慢慢變成剛需,邊界也在不斷拓寬。 從傳統的音體美,到與學科素養的融合,折射出80后90后家長們的訴求正從興趣愛好的培養,擴展到對應試教育所不能賦予的核心競爭力的補充。這些需求包括英語啟蒙、思維啟蒙、編程啟蒙。單就啟蒙英語、兒歌故事等剛需來說,借助公眾號、小程序、APP等輕載體,涌現一批創業公司,啟蒙英語嘰里呱啦便屬此類。 風口二:廣告平臺 “線上流量遇到天花板” 釘釘和網易云音樂把一二線城市的地鐵車廂變成了不少廣告主爭相追捧的媒介資源。在各行各業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時,線下廣告平臺也正在成為行業的新寵兒。 被互聯網遺忘許久的線下廣告平臺,在2018年下半年,得到了互聯網一線資本的的廣泛看好。阿里150 億入股分眾傳媒,緊接著是新潮傳媒獲百度20億左右的一筆融資。百度也早已低調地布局了線下廣告——百度聚屏,將大數據與AI作為驅動核心,瞄準線下電子屏廣告領域。 其中,最大的原因是市場看到了布局線下流量入口的價值。線上流量的天花板日益明顯,互聯網的獲客成本正在不斷上漲。在線上流量困境重重的情況下,布局線下流量入口,打通線上線下,成為互聯網下半場的新打法。 風口三:全球化 “Copy from China” 2018年,全球網民進入40億的階段。除了中美兩極之外,印度、俄羅斯、巴西等其他新興國家的互聯網也正在陸續進入黃金時代。目前,已有不少企業著手布局全球化擴張之路了。國內很多獨角獸企業出海的方式,主要是依靠模式復制,從之前的“Copy to China”進化到“Copy from China”,把已經在中國市場印證成功的模式放在新的海外市場重新再來一遍。未來一段時間,很可能有一批新的、超越BAT視野的全球化企業脫穎而出。 風口四:金融科技 “關鍵在于能否給金融帶來改變” 數據顯示,中國金融科技市場規模約300億元,只有美國13%。但從增速角度看,金融科技頭部公司2018年大多預期翻倍增長,遠遠超過美國。 無論是從金融與科技結合的深度與廣度,還是金融與科技結合后產生的事物性質來講,金電聯行所深耕的金融科技都具備成為下一個風口的條件。但能否在2019年成為真正的風口,關鍵在于它能夠給金融行業帶來多少的改變。 一個不得不面對現實是:這個產業再孵化出如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如此體量巨大、牌照齊全的巨頭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 風口五:社交電商 “天生的流量磁鐵” 自從拼多多帶火了“社交+電商”的運營模式后,社交電商便立刻引起行業內多家巨頭的青睞。 與搜索式電商不同,美團拼團(拼團模式)、瑞幸咖啡(零售社交模式)、有贊(工具模式),都是依托社交關系衍生出來的新型互聯網電商平臺。社交電商的模式決定了他們天生就是流量磁鐵。在流量紅利逐漸耗盡的后電商時代,基于微信生態的社交電商所帶來的裂變和爆發式增長,似乎正在掀起另一場逆襲。 風口六:物流 “無縫對接” 近幾年,我國物流業飛速發展,社會物流成本也在逐年下降,新環境、新模式、新技術也不斷引領著行業的變革。最重要的是,隨著新制造、新零售的出現、發展,與制造業、零售業緊密相連的物流業也進入新物流時代。 新物流要做的就是能夠讓新制造和新零售無縫的對接,讓新制造省掉中間一層層的環節,讓制造環節和消費環節、零售環節做最直接的、最高效的匹配和對接。 風口七:農業 “鄉村振興+賦能” 基于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的互聯網+農業是萬億級藍海市場。近兩年,國家對三農的扶持和政策都積極影響著中國農業創新創業。尤其是鄉村振興的戰略布局,在C端的消費互聯網中,包括休閑農業、數字農業等得到長足的發展,呈現出眾多消費業態。 和消費互聯網相比,B端的產業互聯網同樣受到了重視。中糧集團和招商局集團聯手打造了B2B平臺糧達網。果蔬供應鏈服務商中農普惠去年也完成了4000萬元Pre-A輪融資。農業領域,充滿機會。 風口八:專業氣象服務 “氣象服務更加多元化” 氣象服務行業目前正處于經濟基礎、體制環境和社會條件空前成熟的黃金發展階段。 如今,中國氣象局已將相關氣象數據向社會開放,這讓商業化氣象服務有了很大的發揮空間。同時,中國氣象局也在牽頭做氣象服務的商業化嘗試,出資成立了中國氣象行業唯一的一家中美合資企業——華風愛科,這是氣象局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對外投入的合作。全面的商業化令氣象服務變得更加多元化。 而需求端,包括農業、交通運輸業、旅游業、甚至零售業等在內的傳統產業面臨產業結構優化,追求精細化運作和高效增長,依靠專業氣象服務的需求愈發急迫。根據德爾菲氣象定律,當企業每在氣象方面投入1塊錢的時候,它帶來的經濟回報應該是在1:98。更精準的氣象服務可以幫助企業產生更大的利潤、更大的經濟價值。 風口九:醫療健康 “創新是唯一出路” 人對于死亡和衰老的恐懼令醫藥行業一直興盛不衰,生老病死是永恒的投資熱點。據鯨準研究院的數據,2018年平均每家醫療健康類企業募資金額達到13.24億元,較2017年漲幅高達210%。 雖然全球新藥市場的研發主體正慢慢從仿制藥向創新藥轉變,但“創新不足”還是中國制藥業廣受詬病的一點,我國上市的“新”藥要避開“專利”藥物的產權保護的新藥研究。 醫療診斷模式創新方面,海外醫療將成為在本土治療的傳統醫療模式的有力補充,而且海外醫療這個市場會是一個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級的藍海市場。MORE Health愛醫傳遞希望能讓海外醫療服務變得更加人性化和智能化。 從商業角度看,模式創新后,該如何保證患者病有所醫?以水滴籌為代表的互聯網+公益模式為大病籌款提供了新思路。 風口十:小程序 “不再是孤島” 小程序在2019年更熱鬧了。 微信小程序應用后,支付寶、百度、今日頭條也在做小程序。對巨頭來說,小程序不再是孤島,它的用戶增長邏輯和App不同。小程序理想的獲取用戶的思路是,跳出單個超級App的邊界,通過小程序相互進入對方的場景,為自己獲取更多流量。 令人欣喜的是,2019年小程序還展現出新的生命力,源自于“移動社交”已成為用戶的第二個生活方式。相比App,小程序更加輕便和效果顯著,是更稱手的進入下沉市場的工具。這些變化意味著新的市場和機會產生。 風口十一:AI “新商業的基礎設施” 進入2019年,包括松鼠AI智適應教育、竹間智能在內的AI領域公司仍在不斷探索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同時也在探索商業化的可能,因為投資人和客戶都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案例。 之所以有這樣的轉變,一是AI的研究成果和應用之間依然存在割裂,多數普通人對于AI的認知仍停留在執行簡單任務的機器層面。二是市場錢緊。進入2019年,AI創業者很難憑著“我們是一家技術公司”就能圈到錢,而多數公司選定了垂直領域切入,慢慢地去解決落地體驗問題。無論如何,AI技術都正在成為新商業的基礎設施,成為新的“互聯網+”。 風口十二:大數據 “大數據自己能說話” 大數據技術的戰略意義不在于掌握龐大的數據信息,而在于對這些含有意義的數據進行專業化處理。如果把大數據比作一種產業,這種產業實現盈利的關鍵在于提高對數據的“加工能力”,通過“加工”實現數據的“增值”。2019年,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及應用的發展總體上仍將處于一個穩步迭代的創新周期,顛覆眾多行業的新技術即將出現。 風口十三:5G “alwaysonline” 5G的全面覆蓋,極有可能創造一個'alwaysonline'的場景,給沉寂已久的科技行業帶來新生。 只不過,在未來三到五年的時間里,4G和5G將依然處于共存狀態。2019年,5G的基站建設依然還沒完成,這意味著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絕大部分地區沒辦法用上5G網絡。何況,5G手機自身也面臨著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 雖說如此,5G帶來的產業端的革命依然巨大。5G的普及或將迫使硬件成本持續下降,還將推動包括視頻在內的一系列相關產業行業的發展,隨著5G通信的全面部署,云存儲數據的蓬勃發展可為投資者帶來許多機會。 風口十四:IoT “萬物互聯” 過去一年,智能手機廠商們集體“不務正業”,一邊在智能手機擂臺上各出奇招,一邊又組團在IoT領域里搞起了事情。它們一會兒擲出一個智能音箱,一會兒又祭出一臺智能電視,在IoT的曠野上投下一個又一個探路先鋒。 不僅是手機廠商,互聯網巨頭們也參與其中,從底層系統著手,搶占終端入口、進軍車聯智能、云端打架,試圖成為物聯網世界中的新“水電煤”。被萬物互聯的燈塔所吸引,這里儼然已經成為下一個戰場。 風口十五:社區零售 “百家爭鳴” 社區零售高頻剛需的模式不斷被證明,一旦跑通,必然會成為一項穩定的消費生意。 巨頭已經開始跑步進場,產生了一批又一批欲分食“蛋糕”的企業。蘇寧小店、阿里打造的盒馬鮮生、永輝旗下的超級物種,以及百果園這些能夠直擊“方圓1公里內”社區居民消費的新零售業態正在極速壯大,呈現出“百家爭鳴”的態勢。 但社區零售的天花板也很明顯。每家店的輻射區域和單量有限,如何構建起穩定的商品結構和盈利模式,如何做連鎖經營,統一管理,這些問題的難度都不小。也許在2019年,社區零售可能會出現新模式、新形態,但具體哪個模式能跑通,還有待驗證。 除了上述15個賽道外,以閑魚、Plum紅布林為代表的二手電商,e簽寶、上上簽為代表的企服賽道也都是市場新的關注點。 回顧這些賽道,我們不難發現,變化本身就是機遇。在技術與資本推動的商業浪潮下,變化隨時都在發生,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冷靜思考,精準出擊。風口雖然會更迭,但是“破局領航,做風中強者”的信念是永恒的。 2019 WISE風向大會雖已經落幕,36氪仍將深耕行業,持續關注各個行業的新風向,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內容,搭建更為開放、權威的交流平臺,與企業家與投資人攜手探索商業進化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