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問我焦慮癥與抑郁癥相比那種疾病更為嚴重呢?這兩種疾病的區別在哪里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同時希望大家能夠正視心理疾病,只要有預感就要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救治切莫耽誤治療。 焦慮癥與抑郁癥相比那種疾病更為嚴重呢? 焦慮癥和抑郁癥兩種疾病是不同的,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在醫學臨床上,焦慮癥是腦功能警戒性增高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現特點是經常性恐懼、緊張過度、患者會經常性的感到焦慮,抑郁癥是大腦生物胺不足導致的,從而精神功能全面底下和抑制性心理病,多數的患者會出現情緒低落、行為遲緩、精力不足。 焦慮癥這種疾病多發于老年時期,抑郁癥多發于青年時期,這兩種疾病的發病率女性明顯高于男性。 焦慮癥的主要特征就是焦慮,患者經常表現為焦躁、恐懼以及不安。內向、容易害羞的人是最容易患抑郁癥的,我們的工作競爭、人際關系的不和諧都是誘發的原因。 抑郁癥這種疾病嚴重的影響到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還給家庭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嚴重的患者會因為過于悲傷以及極端從而自殺,而且抑郁癥已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疾病,它的死亡率非常的高。 相信大家看到以上的介紹應該知道誰的危害會大些了吧,當然是抑郁癥了,抑郁癥是情緒向下的心理疾病,而焦慮癥表現為緊張向上的心理疾病。 這兩種疾病其實都是有危害的,但是抑郁癥的危害會高于焦慮癥,然而焦慮癥也有可能會引發抑郁癥等其他疾病。 我們應當掌握各種疾病的相關知識尤其是常見的疾病,還要做到及時發現積極進行治療。在生活中也應該保持一份積極健康的心態,提高自己的心理調節能力。如果嚴重者應該及時看心理醫生謹遵醫囑,積極治療。 焦慮癥與抑郁癥的區別有哪些呢? 焦慮癥又稱為焦慮性神經癥,是神經癥這一大類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以焦慮情緒體驗為主要特征。可分為慢性焦慮,即廣泛性焦慮和急性焦慮,即驚恐發作兩種形式。 主要表現為:無明確客觀對象的緊張擔心,坐立不安,還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癥狀,如心悸、手抖、出汗、尿頻等,及運動性不安。注意區分正常的焦慮情緒,如焦慮嚴重程度與客觀事實或處境明顯不符,或持續時間過長,則可能為病理性的焦慮。 抑郁癥又稱抑郁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臨床可見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甚至發生木僵、部分病例有明顯的焦慮和運動性激越、嚴重者可出現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癥狀。 每次發作持續至少2周以上、長者甚或數年,多數病例有反復發作的傾向,每次發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如何預防抑郁癥和焦慮癥呢? 1、保持樂觀心態:人們在社會中生活,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樹立正確的心態和積極樂觀生活的態度,是預防心理疾病最基礎的部分。同時應鍛煉自己迅速適應環境的能力,面對現實,應當養成樂觀、豁達的個性,擁有寬廣胸懷,遇事想得開的人是不會受到灰色心理疾病困擾的。 2、善于自我調節:工作和生活中的煩惱是難以避免的,為了保持自己的良好情緒,預防心理疾病的出現,應該學會至少一種自我調節方法。比如走進大自然,讓大自然的奇山秀水來震撼你的心靈,這些美好的感覺往往是良好情緒的誘導劑;欣賞音樂、多接觸陽光同樣會使你心情愉快。 3、擴大社會交往:朋友的啟發、忠告、勸說和幫助,能使人情緒穩定,精神放松,減輕心理沖突。在交際中相互理解和表達交流思想感情,既能取悅他人,也能放松自己,這是積極的消除心理障礙的方法。這種方法對于有效預防心理疾病助益很大。 4、培養業余愛好:培養業余愛好可以有效調節和改善大腦的興奮與抑制過程,進而消除疲勞,以緩解緊張感,對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有很好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