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神是道教信奉的趨吉避兇的本命神,即用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環相配,共有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對,每六十年循環一個周期,稱為六十花甲。 在這六十年之中每年都有一位神值班,為值年太歲,俗稱太歲神,后來道教又把太歲神稱為大將軍,各有名號,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 世間之人出生于某一年,當年值班之神,就是某人的本命神,相傳禮拜本命之神,可以保佑一生順利,吉祥如意,中國民間有的地方叫“本命守命星君”,有的叫“本命元辰”,統稱為六十甲子神或稱六十太歲。 按道教經典記載:太歲星君為六十花甲子,六十年輪臨人間當值,由斗姥天尊統帥,審查人間善惡,司本命禍福。每個人都由自己的太歲星君護守本命。 庚子太歲盧秘大將軍,鼠相,執刀。在明代時降生在昆山(今江蘇省昆山市),名叫盧熙,也叫盧秘,字公暨。熟讀經史,融會貫通,精于文章、書信和筆記的寫作,被推薦為睢州同知(今安徽省睢縣一帶)。當時,中原剛剛平定,年年饑荒,盧秘就讓民眾休養生息,唯恐給百姓雪上加霜。正巧御史奉命搜羅舊軍籍的人充當工役的人數達到千余人。御史以公文下達募集,催睢州交人。盧秘就讓百姓自己申報,只是拿了幾名在戶籍上有軍籍記載的人充數。御史大怒,就把辦事的官史扣留了起來,逼睢州交出千余人來。睢州地方官吏都害怕了,商量如何發人去充當工役。盧秘說:“我是管理百姓的官吏。百姓散了,我這個官吏還去管理誰呢?”于是,盧秘就親自去拜訪御吏說:“睢州有舊軍籍的人就是這些了。如果要硬性攤派賦役,百姓就會渙散,只剩下我同知一個人而已。請拿我來充當賦役吧。“御史大怒,要趕他走,盧秘站著不動,直到最后也不能改變盧秘的態度。于是,御史才不得不讓盧秘回去。盧秘在任內仙逝,家中窮得連喪事也辦不起來,只得由官府出錢安葬。在為盧秘送行的路上,睢州的官吏和百姓無不痛哭,塞滿了道路。這時候,天突然下起大雨,睢州百姓沒有一個退避躲雨的。 據道經記載:太歲為兇煞之神的首領,相當于玉帝的欽差大臣,每年輪換一位太歲星君,代天巡化。按照口訣推算,若有眾生其生年有刑、沖、克、害、破太歲的,其年必有大災難,謂之“犯太歲”。民諺稱:太歲當頭坐,無福恐有禍。 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 年頭拜太歲,年尾送太歲,可得功德圓滿。拜太歲(安太歲)是向太歲作福,祈求太歲保佑平安大吉,而送太歲則是向太歲拜謝,酬謝太歲神恩庇佑。犯太歲的人士在安太歲化解流年不利、是非災難后,必須緊記在年尾進行送太歲,拜謝太歲,感謝太歲一年來對自己的庇佑和關懷。 庚子年生肖為鼠,鼠年犯太歲的五大生肖:生肖鼠本命年值太歲,生肖馬沖太歲,生肖兔刑太歲,生肖羊破太歲,生肖雞害太歲。 1:在道觀安奉太歲,寫上本人的出生年月日時; 2:去正規醫院獻血一次,可破血光之災,還能幫助有需要的人; 3:本年度多花錢消費,破財消災,被動破財不如主動消費; 4:多行善舉,廣積功德。如捐助希望工程或救助困難群體等; 5:助印《道德經》、《太上清靜經》等導人向善的經書。 除上述方法外,十方善信居士還可以到道觀安奉太歲祿位、參加禳災解厄平安道場來化解太歲,朝禮太歲至德尊神,庇佑善信居士們身體康健、流年順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