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疾病界是慢性病的天下,而糖尿病以纏綿不去的病程、種類繁多的并發癥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 2013年權威部門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為11.6%,超過美國(11.3%),患者人數達1.14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糖尿病第一大國。 研究糖尿病的治療是每一位從事醫藥事業者義不容辭的任務。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趙進喜教授長期從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中醫藥防治工作,對于推拿的診治經驗豐富。 小師妹特為大家帶來趙進喜教授的治療糖尿病的醫案一則,并詳細研究中醫治療糖尿病的方法。同學們快拿起筆記吧! 趙進喜教授 主任醫師,教授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腎病內分泌Ⅱ區國際醫療部主任醫師 擅長治療糖尿病及其多種并發癥、腎病、內科雜病和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盆腔病以及小兒多動癥、抽動-穢語綜合征、遺尿癥等疑難雜癥 《黃帝內經》記載“此肥美之所發也,……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二陽結,謂之消”、“怒則氣上逆”等證實了糖尿病從火熱立論。 究其原因,或因長期嗜食肥甘厚膩、恣飲酒漿,內生濕熱、痰熱;或因情志不暢,肝失疏泄,肝氣內郁,久郁化火;或因外邪未清,反入里化熱;抑或感熱毒之邪而傷人。 總之,此熱當包括火熱、痰熱、濕熱、郁熱、熱毒等諸多種。 辨證施治 火熱證 治以清熱瀉火為主,火熱化燥傷陰者,則以養陰生津為先,兼以清熱。 對于上焦心火,趙老師喜用導赤散引心火從小便出,火熱重者,酌加梔子、蓮子心等以清心;子病及母,心火引動肝火時,方以清心蓮子飲清瀉心肝之火,兼以益氣養陰; 火熱上犯頭目而見頭暈目赤者,加桑葉、菊花、夏枯草等清肝明目,大便不通則加決明子、萊菔子等清熱通便。 中焦胃腸火熱,趙老師常以黃芩、黃連為君內清火熱,因胃腸之熱與積滯相結而見大便不通者,常予虎杖、蒲公英、萊菔子等通腑瀉熱,或用升降散升清降濁、疏通三焦。 對于肝膽之火,趙老師常以柴胡、黃芩為君,取小柴胡湯方義,兼有氣虛之象的,則易黨參為北沙參生津益氣;若郁而化火,兼有脾虛者,則以加味逍遙散合小柴胡湯加減疏肝清熱健脾; 肝氣橫逆犯胃、肝胃不和者,則以四逆散為主方加減,若熱象明顯,則四逆散與柴胡、黃芩同用,清瀉少陽。 下焦多以虛熱常見,趙老師認為此為腎之虛火上炎、龍雷之火不固,常以知母、黃柏為主,少佐肉桂引火歸元,兼取“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之義,盜汗明顯者,則以當歸六黃湯化裁,少佐斂汗固攝之品,如煅牡蠣、五味子等。 痰熱證 痰熱、濕熱均因脾虛運化水液失常,停而化痰生濕,久蘊化熱而成,但二者在癥狀表現上有所區別。 所謂痰熱,多易上擾心神,而見心煩、失眠等癥,上蒙清竅則見頭重昏蒙,痰熱還可結于心下,發為結胸病;而濕熱多秉承濕邪特性,易下注內蘊膀胱、肝經或者阻滯下肢氣血流通。 痰熱上擾心神,趙老師喜用溫膽湯加減清熱化痰,若熱象較重,則加黃芩、黃連等清瀉火熱,有肝火者,酌加柴胡、黃芩、黃連等,取柴芩溫膽湯之義。 痰熱上擾清竅者,在溫膽湯的基礎上多加石菖蒲、遠志、郁金等開竅安神定志,并少加紫蘇葉、防風等風藥取“風能勝濕”之義。 痰熱互結心下,“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者,遵張仲景之義,以小陷胸湯為主加減,輔以茯苓、蒼術、白術、薏苡仁等健脾利濕,陳皮、香附等理氣健脾,焦三仙、焦檳榔消積通導。 濕熱證 濕熱下注阻滯下肢氣血流通,而見腰膝、四肢無力,或者濕熱內蘊肝經循行之處,見會陰部潮濕、瘙癢等,趙老師均以四妙散為底方, 蒼術、白術同用健脾燥濕,川牛膝、懷牛膝同用補肝腎強筋骨、活血通經、利濕通淋, 腰膝困重者加用桑寄生、木瓜、威靈仙、狗脊等強筋骨、通絡止痛之品,會陰瘙癢則加用地膚子、白鮮皮、苦參等祛風止癢。 濕熱下注內蘊膀胱,發為淋證,此為腎虛膀胱熱,組方以當歸貝母苦參丸或者薏苡附子敗醬散加減,酌加黃芪、牛膝、杜仲、續斷等補腎益氣、強筋骨之品,若熱毒較甚,也可與五味消毒飲相合清熱解毒。 熱毒證 熱毒作為糖尿病發病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金匱要略心典》云:“毒者,邪氣蘊結不解之謂。”火熱內蘊日久可成熱毒,或外感溫熱毒邪,或毒邪直入臟腑,均可耗傷陰液,成為消渴病發病的基礎。 所以對于火熱內蘊日久的患者,都可以從熱毒角度來論治,趙老師常用金銀花、連翹、蒲公英、黃芩、黃連等或用五味消毒飲清熱瀉火解毒,并且常在方中加用土茯苓、白花蛇舌草、馬齒莧、敗醬草等預防糖尿病并發的感染諸證。 醫案 患者,男,58歲,2010年5月19日初診。 主訴:乏力10余年,加重伴雙下肢疲軟2個月。癥見:乏力,雙下肢疲軟尤甚,口干口苦,心煩,納可,睡眠差,大便干,小便偏黃,舌暗紅、苔黃膩,脈滑。 患者糖尿病病史10余年,口服藥物(格列吡嗪、二甲雙胍)控制血糖,就診時測:空腹血糖9.5mmol/L,糖化血紅蛋白8.4%。 中醫辨證為濕熱久羈、耗傷氣陰,當下應以清熱利濕為主,少佐補虛之品。 方以四妙散加減,處方: 蒼術15g,炒白術15g,黃柏12g 薏苡仁25g,川牛膝15g,牛膝15g 地骨皮25g,桑白皮25g,生地黃25g 黃連12g,黃芩9g,仙鶴草30g 馬齒莧25g,海藻15g 龍骨、牡蠣各30g 14劑,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 并囑患者加強糖尿病基礎治療,控制飲食,戒煙限酒,并于餐后適量活動。 6月2日復診:患者乏力減輕,雙下肢疲軟明顯改善,心煩、睡眠均好轉,舌暗紅、苔黃偏膩,脈滑。就診時測空腹血糖7.4mmol/L,糖化血紅蛋白7.3%。患者藥證相符,前方加沙參15g加大養陰益氣力度,繼續服14劑。 后電話隨訪,患者精神明顯好轉,乏力、雙下肢疲軟明顯減輕,血糖控制尚可,空腹血糖波動在7-8mmol/L之間,余未訴特殊不適。 趙進喜教授說過:在臨床中重視辨方證,有是證用是方,有針對性用藥,對于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治療,常可取得較好療效。 現在有一個讓你學會純中藥治療糖尿病的機會 ![]() 4月25-28日,來北京 參加華醫世界“糖尿病”精修班, 趙進喜教授攜手 廣州中醫藥大學李賽美教授李賽美教授 授課3天,系統講解糖尿病的中醫治療。 讓同學們經過3天系統深入的學習,學會糖尿病的治療,針對性提升臨床技能。 現在咨詢報名還有大師降糖課件免費送! |
|
來自: 彼案 > 《糖尿,前列,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