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大家下午好。
今天上午,朱校長做了《理想的課堂 課堂的理想》的專家講座,聽后,深受啟發。我想,到了高三,學生的理想、家長的理想、學校的理想的實現,統統離不開課堂。課堂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重要場所,也是人生理想起飛的重要平臺。課堂是學科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提高復習效果的核心環節。抓課堂就是抓教學生產力,抓課堂就是抓住了教學的“牛鼻子”,抓對了方向。課堂教學視導是近年來我校提高課堂教學站位,扎實推進畢業班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今年是第三屆。這項工作的指導思想很明確,就是“全面了解和精準指導高三復習”。 為貫徹落實學校的這一思想,,診斷把脈2019屆高三復習備考,教研室于10月12日下午召開了教學視導動員會議,成立九個學科視導小組,每個小組2到3人,教研組長任學科視導組長,負責本次課堂教學視導聽課任務,并且以書面形式反饋課堂教學情況。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此項工作,程幫勝校長,邱國民副校長與視導小組老師一起深入課堂聽課,診斷把脈課堂教學。此次視導活動扎實有效,共隨機調研了15節課,涵蓋高考九大學科。 從各組調研報告中可以看出,所有視導的課堂,老師們備課十分認真,重視課堂教學,努力提高復習的質量和效果;學生們狀態良好,信心十足,積極備考。
一、突出亮點 1.依綱據本,夯實基礎知識 高三一輪學科復習遵循全面復習、系統總結、夯實基礎、靈活應用的教學要求。課堂復習中,老師們能夠依據《考試說明》,整合課本知識,初步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例如: 語文組:兩位老師都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把基礎知識的復習放在重要位置,通過多種方式讓學生牢牢掌握基礎知識。 生物組:兩節課的內容都是高考的重難點知識,也是主干知識,兩位老師在復習時,都以細胞代謝為主干,以課本為基礎,以考綱為依據,擴大了知識網絡范圍,整合了知識的分支,提升了知識的深度。 地理組:從處理教材上分析 丁老師對這節課內容的把握和傳授都較為準確,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方面能夠抓住關鍵,突出重點。 歷史組:基礎知識是根本,是高考制勝的關鍵。江老師狠抓基礎,以課本為依據,通過傳統教法和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師生互動,一問一答,把本課涉及到的歷史基礎知識以簡單明了的形式呈現給學生。 2.講練結合 注重能力培養 高三課堂教學的目標指向十分明確,那就是直接指向高考,優化學生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讓學生高考多拿分,拿高分。視導中,授課老師都能做到講練結合,在復習考點知識的同時,選擇符合高考要求、與復習內容相關的典型例題,與學生共同分析,力求鞏固考點知識,探尋答題規律,掌握解題技巧。 數學組:教學講練結合,各教學環節銜接合理,注重規范化及運算、思維訓練。 英語組:祝老師利用多媒體PPT逐題講解月考的語法填空題目,祝老師細致講解每一題,對于學生丟分多的幾題更是重點分析、重點講解。在講解的過程中祝老師特別注重對學生解題技巧能力的培養,凸顯出一位老教師深厚的教學功底。 政治組:把高考典型例題的剖析融入知識復習之中。把基礎知識復習和典型例題剖析有機地結合起來,提高了復習的效果。 物理組:張老師在《圓周運動》復習課中出示該題,把本題當成教學資源,選擇了適當的教學時機,有意引導學生出錯,從糾錯的爭辯中,既鞏固了對線速度概念的理解,又復習了前面所學的平均速度概念。 ?3. 目中有人,發揮主體作用 高考是學生去考。所以課堂教學主旨不是要展示老師講的怎么精彩,而是要讓學生學的怎么有效。課堂教學中,老師不僅要心中有書,還要目中有人,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益。視導中發現,不少老師努力采取各種方法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來。 數學組:課堂上,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教學過程中,課堂氣氛活躍,交流、合作體驗活動貫穿課堂始終。課堂中,教師解題思路學生說、學生黑板板演出現問題及時提醒與糾正。課堂中學生多種學習方式并存,學生展現思維,或動手、動腦,培養分析問題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化學組:多媒體的應用和課堂教學實際協調合理,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性質、鑒定和轉化講解到位,典型例題CO2和NaOH反應產物滴加稀鹽酸,并結合圖像進行分析計算是高考的常見題型,很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存在的問題 正如朱校長上午做報告中說,現在的老師和學生都十分辛苦,老師和學生明天不是在做題,都在“刷題”。這怎是一個“辛苦”了得。 但是如此的投入卻沒有換來與之相應的回報。我們應該去反思:是什么制約著復習的有效性?如何提高課堂復習效果?從視導小組的報告中,分析的原因主要有這幾類:
1.學情了解不夠充分
高三復習,學生不是什么都會,但也絕不是什么都不會,無論是復習課還是講評課都要做充分的學情調查,不僅在課前,還有在課上,都要通過提問、板演、討論、談話等多種手段不斷調查。只有掌握準確的學情,課堂教學才能有的放矢,精準高效。例如: 語文組:深入研究復習教材,正確認識學生并科學地估計他們的能力水平,對要提出的問題進行一定的梳理,提問的語言需簡明扼要,針對性強;對難度大的問題,提問可以多設計幾個平臺,即大問題后有幾個小問題做鋪墊。 化學組:不足之處在于復習過程中缺少合理的引導和知識的延伸,課堂容量過大,學生能否掌握有待考量,整節課氧化還原反應的配平講的太多,而計算基本未展開,不可避免地導致了課堂教學的“低效現象”。 政治組:課堂精講點撥。講的內容一定是學生不知道的,不聽就是遺憾,就有損失的,聽了就有幫助,就有收獲。 2. 教學方法略顯單調 部分課堂比較沉悶 一輪復習,大部分學生對復習的內容已經有一定的了解,缺乏知識的新鮮感,復習容易產生枯燥和疲勞,上課的注意力易分散。為了激發學生在復習課上的學習興趣,老師應該將就內容翻新、拓展、引深,把有關知識點串起來,讓學生覺得有新穎之處,聽課后有獲得感。視導中發現,部分復習課大都是老師依據課本,單調地講,學生被動地聽,課堂氣氛沉悶,思維處于抑制狀態。教學中缺少激活學生思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 英語組:兩位老師課堂訓練形式比較單一。兩位老師多采用一問一答的訓練形式,操練形式有些單一。建議可以采用多種靈活多樣的形式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 地理組:整節課以知識點講解為主缺乏精講精煉,配以典型的例題講解。 化學組:高考是學生的考試,怎樣把化學新課程理念運用到教學中,對知識和內容的復習,需要我們改變傳統的教師羅列知識點的方法,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歸納學習內容,疏理知識結構,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思維建構起來的知識結構才是最牢靠的。 物理組:部分例題可以讓學生板書自己的答案,分析對比,共同進步 3. 重視知識傳授 輕視學科素養培養 近年來,高考命題著眼學科基礎,突出能力立意,重視價值引領,對學生的學科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反饋的情況來看,盡管大多數教師重視基礎落實,講練結合,但是部分老師擔心時間不夠用,復習進度趕不上,在老師課堂教學中,注重考點知識的傳授,忽視學生系統歸納知識體系的方法、落實基本知識的記憶方法、解答習題的基本思維方法的指導。有些學科課堂上與學生的有效溝通偏少,給學生獨立思考時間不夠。結果教師感覺很累,學生感覺很疲倦和壓抑,課堂陷入“囚徒困境”。 拓展:復習的功能是“溫故知新”。高效的復習“以新帶舊”。即利用新知識、新問題帶動舊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從而拓展知識、深化理解,提升能力。 數學組:課堂教學應該重視學生的課堂生成。利用導數證明不等式老師給出兩種方法,那么方法的選擇就要求學生具有甄別能力,學生只有親身體驗才能形成經驗。有時可讓學生畫一些特殊的函數圖像,幫助學生獲得處理問題快速上手的一些素材。 生物組:學生參與程度不高。復習的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的興趣,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老師不能“一言堂”,憑著自己的經驗和高超的能力,完成本節復習課,需要及時調到學生的激情,增加課堂上學生的參與程度。 三、備考建議 學校堅持在畢業班復習過程中進行課堂教學視導,其目的很明確,就是“回頭看”,反思前一階段我們教與學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以便在后期的復習中改進我們的教學與復習,實現精準備考,提質增效。
1. 高考歷來把考核基本知識和基本能力放在首位。80%的試題都是是基本題和中難度試題,考試成敗主要取決于這些題目的解答情況。復習中我們老師也都高度學生對這些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況。但是,堅持能力立意和素養導向的高考試題幾乎沒有脫離具體情境,純粹考查這些必備的基本知識,而是基于情境提出問題,要求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遷移、運用必備知識。因此知識的復習不能孤立、靜止地進行,不能“空對空”,就知識復習知識,必須以《考試大綱》為依據,緊緊抓住教材,在具體情境中構建知識體系,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次思考問題,重視知識的遷移與轉化,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提高綜合應用能力,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2. 一輪復習:溫故知新、精簡內容、拓展深化、建構體系。在主干知識的復習上,做到拓展閱讀、深化理解和提升能力。杜絕簡單重復和梳理。 二輪復習:專題復習、限時訓練、提升能力。 以專題知識為主線,注重知識的橫向聯系,形成立體的知識網絡;以高頻考點為重點,深化知識的理解,著力培養知識遷移能力和綜合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強化大題量專項限時訓練,提高學生答題速度,充分使用近年來高考全國卷中中高難度試題,注重錯題重做。 三輪復習:回歸課本,查缺補露,考前調適。 3. 典題精練,重在落實 課堂教學是學生高考復習的主陣地。高三復習時間緊任務重,每一節課課堂都要真實,不走形式,不搞花架子,要以學生學懂、弄通、做對、拿分為目標,突出“精、細、實”。復習中教師要針對考點,選取典型試題,通過講練結合,做到六個到位,即:考點知識梳理到位,問題分析講解到位,答案解析指正到位,方法突破點撥到位,平時訓練準確到位,糾正反饋效果到位。這樣既節省了學生學習的時間,又提高了復習的效果。 充分利用智學網閱卷系統的功能,找準學生薄弱點,精準教學、精準訓練、精準考試、精準評講。 4. 團隊合作,加強研究(方向比努力更重要) 教育部考試中心劉芃主任說:與其海量刷題,不如抽出時間認真研究研究考綱、考試說明和往年的高考題,保證備考方向不偏離。社會上流傳的復習題往往粗制濫造,不得要領,如果教師不分良莠抓著就讓學生做,最容易誤導學生。往年的試題是精雕細磨的產物,它反映了對考試內容的深思熟慮、對設問和答案的準確拿捏、對學生水平的客觀判斷。研究這些試題,就如同和試題的制作者對話。 所以研究高考題,才能預測高考題,最終贏得高考。高考題就是最好的復習資料。要對認真研究高考的各類題型、對學生的得分點和易錯點都研究透徹;通過研究歷年高考試題,不難找出其命題軌跡,從而把握試題難度。一個高三教師沒有研究高考的意識是很危險的。因為你不研究、站位低、思路不開闊,你也講不透、理不清,總結不到位。 當然要做到這些,如果教師單打獨斗,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充分發揮備課組優勢,集體作戰,加強合作,形成合力,這樣才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所以合作既是一種素養,也是我們實現高考目標的必然選擇。 各位老師,高考是學生人生最重要的轉折點,牽涉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關系到學校生存與發展。我堅信:在學校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部門的支持和協助下,高三年級全體同仁勤奮與努力、團結與進取,2019年我們一定會續寫安慶二中新的高考輝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