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斑狼瘡是因內外因素引起機體免疫功能失調,由于免疫因素的作用出現多系統、多器官的廣泛損害,相當于中醫的周身氣血痹阻的“周痹”,因此紅斑狼瘡用“周痹”命名能比較全面地概括其病理變化及臨床表現。紅斑狼瘡雖然癥狀復雜多變,但其病機仍有規律可循。 分型論治1、風寒襲表,肺衛失宣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身痛肢楚,全身乏力,鼻塞聲重,流清涕,喉癢,咳嗽,吐稀薄白痰,口不渴,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 本證多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單純型流感。 治法:祛風散寒,辛溫解表。 方藥:狼瘡解毒方合荊防敗毒散加減。 臨床應用:常用藥物有忍冬藤、千斤拔、六月雪、荊芥、防風、蘇葉、白芷、豆豉、蔥白等,同時應合用宣肺化痰藥,如前胡、杏仁、桔梗、陳皮等。表證重者可酌加少量麻黃、桂枝。 2、風熱犯肺,肺失清宣 臨床表現:身熱惡風,頭痛,四肢關節酸痛,面部紅斑顏色加深,無汗或少汗,口微渴,咳嗽,痰稠或稠黃,咯吐不爽,胸悶或隱痛,口干咽痛,鼻塞流黃涕,舌苔薄白或薄黃,舌邊尖紅。 本證多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上感、普通感冒、流感,合并或繼發細菌感染的急性支氣管炎或肺炎初期。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方藥:狼瘡解毒方加減。 臨床應用:常用藥物有忍冬藤、生地、生石膏、黃芩、連翹、知母、丹皮、草河車、千斤拔、六月雪、羚羊角等。惡寒無汗加荊芥。頭痛加桑葉、菊花、薄荷。煩熱加梔子,重用黃芩、石膏。 3、正不勝邪,陰竭陽脫 臨床表現:呼吸困難淺促,鼻翼煸動,面色蒼白,頭面汗出較多,四肢厥冷,口唇爪甲青紫,口干,煩躁,身熱突然下降,或起病即體溫不升,神志模糊不清,舌質淡,脈細數無力或脈微欲絕,檢查血壓下降。 本證多見于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重癥肺炎并發中毒性休克或心衰。 治法:益氣救陰,回陽固脫。 方藥:狼瘡固陽方合生脈散加減。 臨床應用:常用藥物有人參、黨參、制附子、麥冬、五味子、黃芪、熟地、山茱萸、茯苓、山藥、煅龍骨、煅牡蠣、炙甘草等。陽虛欲脫嚴重者加干姜。陰傷明顯加沙參、玉竹。面唇發紺酌加菖蒲、丹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