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木薩爾縣“改良土地,變廢為寶”為前提,從源頭上建立安全生產環境和健康生活環境,積極響應政府提倡的秸稈還田,解決秸稈焚燒帶來的大氣污染問題;協助政府解決縣域及周邊城鎮污水污泥、油煙垃圾等無害化處理問題;解決本地畜牧養殖企業產生的畜禽糞便、尿液及其產生的NH3、H2S等惡臭氣體的排放。而“循環再生”這種模式既節省了成本,提升了產品品質,又改善了環境,在生態危機日益嚴峻的形勢下,建立有機生態循環經濟產業鏈意義深遠。 在縣環保局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吉木薩爾縣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實施了蚯蚓養殖與有機肥生產項目。該項目以處于領先水平的生物技術為支撐,以“種植有機蔬菜——飼料原料種植——畜禽養殖——糞便利用——蚯蚓二次生物過程——生產生物有機肥料——種植有機蔬菜”循環生態發展模式,實現了返還農地多層次的循環利用,不僅有利于種植業、養殖業的環境保護,還有利于降低種植業、養殖業的投資成本,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通常的畜禽養殖等產生的糞便經過處理后出水的COD(化學需氧量)濃度為50毫克/升~150毫克/升之間,有時養殖場糞水的檢COD超標可達50~60倍,BOD(生化需氧量)超標70~80倍,SS(固體懸浮物)超標12~20倍。而該項目養殖場通過蚯蚓將畜禽糞便等有機廢棄原料吸收消化,所產的蚯蚓糞便通過生物有機肥生產工藝制程“培體”,同時添加分解酶及各種礦物元素,再經混合、粉碎等方式后制成生物有機肥,基本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