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等七人孝順故事 文/李青葆 岳飛精忠報國 精忠報國心中記,化作軍中一面旗。 兒脈連通母親脈,千秋佳話孝忠齊。 注:岳飛南宋名將,宋元帥宗澤病重,杜充奉旨代印但抗金不利,岳飛心情郁悶,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營,并在其背刺"精忠報國"四字,使飛永存報國之志。 孔融悌兄讓梨 四歲讓梨千古吟,敬兄尊長美胸襟。 家和業盛風光美,一顆悌心連孝心。 注:孔融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相傳孔融四歲就知道把大個的梨讓給兄長吃,懂得遵守公序良俗。 花木蘭替父從軍 替父從軍傳萬年,女身男扮志沖天。 誰言巾幗不成器,大愛凝成大孝篇。 注:花木蘭南北朝巾幗英雄,因父老弟幼,替父從軍并建立功勛,事見巜樂府》巜木蘭詩》。 曹娥投江救父 建廟立碑褒孝心,曹娥救父感人深。 為尋遺體斗潮汐,大愛之光照古今。 注:曹娥東漢會稽上虞人,其父曹盱端午迎潮神不幸溺江,時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于五月廿二日投江尋父,五日后抱父尸出,太守度尚建廟立碑,褒其孝心。 緹縈上書救父 小女呈書救父親,舍身贖罪愿成仁。 孝心感動漢文帝,終廢肉刑安小民。 注:緹縈,西漢淳于意小女兒,意被誣入獄,緹縈隨父上京,上書朝廷愿舍身官奴為父贖罪,并清廢肉刑,漢文帝感其孝心,隧廢肉刑。 趙五娘斷發葬親 趕考夫君久無信,五娘乞討伺雙親。 途中賣發葬尊長,千古頌揚賢孝人。 注:趙五娘東漢蔡邕妻,邕上京趕考,五娘任勞任怨服侍公婆,時值荒年,公婆雙亡,五娘賣發葬親,全貞盡孝,明高明據此而成巜琵琶記》。
博學高才稱大家,漢書續寫展芳華。 天嬌絕代悌兄志,華夏文壇飄彩霞。 注:班昭東漢女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博學多才。兄班固著巜漢書》未竟而卒,昭奉旨續寫巜漢書》,漢和帝召其入宮為皇后等為師,史稱曹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