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讀書”已成為大眾的的必修課,在朋友圈里經常有人曬最近在讀什么書,推薦讀什么書;讀書的目的無非就是充實自己,給精神世界“充電”。所以,選擇讀書,而且有時是“逼迫”自己去讀書,就像逼自己去努力一樣。 讀書的人都知道這么一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簡單來說,肚子里有文化,可以讓自己變得更有氣質,一種從身體上折射出的光芒。而這種“氣質”就是通過讀書來實現的,來踐行的。按理來說,書讀的多了,自己的氣質就會有所改變,但為什么讀書不見效果呢?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沒有確切目標大家都知道,想要做好一件事,首先就是要給自己設一個目標,讀書也是如此。想要讀好一本書,達到自己讀書的目的,設立一個讀書目標是至關重要的。 同常人的讀書目標都是學以致用,提高修養,亦或來驗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道理。如果沒有一個好的讀書目標,讀書的效果可想而知,雖然會有,但一定不多,而且也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種效果。 因此,“腹有詩書氣自華”需要目標,只有有了讀書目標,才能產出讀書的量,從而把累計“量”轉化為飛躍的“質”。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沒有正確的讀書方法有很多人說:“如果努力有用的話,還要天賦做什么!”顯然,這句話充滿了抱怨,而且觀點不正確。因為“努力”無論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都是有用的,雖然有時努力不能改變結果,但它至少能讓結果變得更好,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努力”很重要,能適應很多方面。既然努力這么“好用”,但為何在有些地方不能大顯神威呢?原因在于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 讀書亦是如此,不僅要努力讀,更要掌握方法、學會技巧地去讀一本書。讀書方法而分為“略讀”和“精讀”;“略讀”是指廣泛地去讀書,雖然涉獵面積很廣,但僅僅是略微的過一遍,了解一下這本書大概講的是什么,有哪些人物······至于書中的具體內容就戛然而止了。 而“精讀”就是深深地去讀這本書,掌握文章主旨,能分析出一系列問題,更能把書中的精髓內容納入囊中,做到把書“吃透”的效果······ 總的來說,“略讀”求多不求精;“精讀”求精而不求多,二者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同時二者也能互補。 因此,在讀一本書前,想好讀這本書的目的,然后再去選擇是“略讀”還是“精讀”。唯有這樣,才能滿足自己,適應自己,達到對號入座的目的。以此來通過讀書,提升自己的氣質。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缺乏深度思考能力 經常有人說,凡是最怕的就是認真,而深度思考,就是一種認真。前面講了讀書要設立目標,要掌握方法,而現在要做的就是學會深度思考。 讀一本書,如果你追求的是速度,那么,你就不會有收獲,如果有,也會很小,小到微不足道。只有認認真真地去讀一本書,學會深度思考,學到書中的精髓內容,才能獲得書中的價值,才能讓自己有所收獲。 深度思考是一種認真,更是一種努力,用在讀書上可以讓你事半功倍。學會它,能讓你知道問題的本質所在、要害所在。 因此,設立讀書目標,掌握正確的讀書方法,學會深度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的產出讀書量,從而把累計“量”轉化為飛躍的“質”; 唯有如此,才能讓你在讀書中受益更大,讓你的滿腹經綸變為自信的氣質,自信的氣質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人的氣質就是一個人的故事;一個人的故事就是他的思想;一個人的氣質,就是一個人當下的追。——安迪教父 作者:易先生,文藝青年一枚,專注成長勵志、讀書生活領域,偶爾也會寫點寫作技巧,喜歡讀書寫作的朋友,歡迎關注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