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工程在北京開工,這也是首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據悉,中國工藝美術館工程建設用地面積約為265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86800平方米,地下2層、地上8層,包括藏品庫區、陳列區、技術和業務用房、觀眾服務設施、后勤保障用房等。工程將于2021年05月21日竣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工程的開工,體現了國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上愈發重視。項目建成對于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作為國家級博物館,擔負著保存并記載中國文明的使命。非遺博物館可以通過收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載體的方式來保護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如,道具、錄音、錄像以及文字資料等保護非遺有形或無形的財產。既是為了應對非遺文化傳承乏人的窘境,也承載了中國數千年來局部文明的歷史記憶和文物憑證。它可以告訴現代的人們,我們從何而來,我們的祖先曾經擁有過怎樣的輝煌和歷史。 同時非遺博物館有著高素質、專業能力強的人才,可以借助高新技術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研究分析,并以適當的方式傳播,提高其帶給人們的精神享受,加強人們對非遺的保護意識。 現有的非遺傳承項目區域性強,有很多非遺項目僅在當地知名,而放在全國來看,卻鮮為人知,歸根究底還是缺乏大的展示平臺。更有甚者,部分非遺傳承項目面臨無活動場所的尷尬。例如,目前合肥地區的傳承人棲息地分為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經濟條件相對比較好的傳承人擁有自己的生產基地;第二種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傳承人在裕豐花市這樣已經形成文化傳承規模的場所租用門面;第三種是經濟條件較差的傳承人,棲息在市文化館提供的狹小的傳承場所內。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為非遺傳承人提供國家級展覽平臺,有效展示非遺的研究成果。非遺博物館相對于其他的保護措施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作用,如通過博物館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成果,對人們進行非遺保護的宣傳教育,借助公益與非公益方式提高展覽的科學性、知識性、觀賞性,從而發揮非遺博物館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的雙重作用。 中國工藝美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位于北京奧林匹克中心區,是集文化、體育、會展、旅游、科技、商務于一體的現代體育文化中心,在奧運會的帶動下,這里一度成為北京新地標,迎接來自世界各地的客人,展示中國面貌。 近年來,文旅產業不斷發展、與時俱進,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網紅”故宮的備受追捧就是一個成功案例。落成后的非遺博物館必將成為北京又一個“打卡圣地”,吸引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非遺,保護非遺,傳承非遺。 總的來說,中國工藝美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工程對促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工藝美術保護工作的持續展開有深遠影響,建成后的中國工藝美術館將成為北京又一個標志性地點,成為收藏、展示我國工藝美術珍品的最高藝術殿堂以及宣傳我國優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同時也呼吁大家保護非遺,人人有責。 |
|
來自: 昵稱7096541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