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很多事傳聞和事實是有出入的 5年前根據國家準備組建芯片大基金就聞到錢的味道,整天學習芯片行業知識。搜到過相當多關于中微半導體(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內容,直到有一天有機會和行業大佬溝通。他很清楚用專業術語說:“這家公司費用轉固定資產比例較高。” 所謂費用轉固定資產通常做法是:把研發費支出用獲得專利方式轉為固定資產,這樣做就把開支轉為投資,可以用十年攤銷當年開支。 最近幾天總算看到中微半,傳說中芯片國內設備制造排名第一的公司財報真實面目,詳細一看,果然不是一家極好報表的公司? 昨天寫的瀾起科技確實在2014年美國上市期間爆出丑聞,但是為何它曝丑聞我還喜歡?中微半這么響亮的名頭,我還不喜歡呢?因為科技股主要是看未來應用,實際是技術含量的未來需求,而不是過去的賬面。玩科技股的一定是行業頂級專家,只有靠他們我們才有可能知道哪家公司真實有效有未來,否者等我們能懂一個細分高科技行業,至少要要學習5年,黃花菜都涼了。 另外,初創的高科技公司,因為融資能力不夠,都有可能存在這樣那樣的賬面調節,我至今遇見最少三次。瀾起科技、中微半算兩次,太普遍不過了!(再次說明,我不是推薦股票,僅僅談行業分析,另外科創板股票上市股價一定高,做科創板股票第一年第二年乃至第三年都是在賭生死的。我在這里是講解分析方法,不是推薦股票。沒便宜就沒必要去做,這是我的最根本活命的原則) 二、中微半報表問題在哪 請看2016年公司研發費用3.02億元,當年收入6.09億元、成本3.5億元,研發費用又3億元,所以當時這家企業2016年巨虧。另外,2016、2017、2018年連續三年銷售費用劇增,銷售費用占收入比例從20%雖然降到13%左右,但是依然不低。最重要的是,凈利潤率太低,2018年收入16.39億元,凈利潤才一個億不到。 中微半這家公司的財報和昨天瀾起科技財報就不是一個層次的,瀾起科技是典型的輕資產高增長型,收入增長的75%能轉化為凈利潤,即不用增加成本就能增加凈利潤。中微半是要靠大規模上量才能部分轉化為凈利潤,轉化率不夠高。 不過要確認一點,中微半收入增速極快,如果能保持兩年翻一倍半的增速,這也是一家前途不可限量的公司。但是我們怎么能確定這點呢?沒有專家指導,是不可能知道的! 炒股不是賭命,必須要有十分龐大的信息系統,否者我們真的會淪落為賭大小賭命的底層狀態! 三、重大提示 根據交易規則,科創板第一年能上市的是上市新股的20%—30%,一家2億股本融資5000萬股,假設機構鎖定其中80%的4000萬股,上市能流通的的是股民中簽的1000萬股,第12個月的后能上市流通的是機構的4000萬股,第36個月后2億股法人股才能上市流通。 根據這個規則,剛開始科創板即使一次性上市100家企業,實際能流通的股份都是很少的,這樣就會形成價格虛高。科創板一定會有妖股出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十分小心科創板在未來供給量大幅增長,出現逐年下滑的走勢。 小心應對科創板,好股沒有好價格是肯定的。所以36個月后乃至48個月后,好股有好價格才有概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