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初次發生高血壓,年齡在40歲以下,同時父母又沒有高血壓病,在第一次就診時應該篩查泌尿系統疾病,排除繼發因素,做到針對性治療。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高血壓是指非繼發于其他系統疾病的高血壓。繼發性高血壓是由其他系統的疾病導致血壓升高,最常見的繼發原因就是來自泌尿系統疾病。 因為腎臟可分泌腎素等引起高血壓的激素,在腎臟供血不足時發生,腎動脈狹窄時,腎臟缺血,會促使腎素分泌,導致腎性高血壓的發生。而高血壓又會造成腎的損害,兩者相互促進,會使疾病進一步發展。 誤區一血壓高,無癥狀就沒必要治療 有很多患者的血壓是一點點上升的,在緩慢的上升過程中人體已逐漸適應,因而等到血壓的數值高的嚇人了也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癥狀,渾然不知。高血壓對身體的損害是和血壓的高度成正比的,沒有明顯的癥狀不代表不嚴重或者沒有疾病,反而更危險。因為患者常常忽視了自己的病情,等到引起了嚴重的后果如中風、心梗、腦梗才開始接受治療,只要血壓超過正常值就要開始藥物或生活方式干預。 誤區二血壓控制正常就可以停藥,血壓升高了再服藥 一般來說,高血壓患者是需要終身服藥來控制血壓的。冬天氣溫低血管收縮,血壓會高一些,夏天的時候血壓會低一些。有些人到了夏天看血壓比較正常就停藥了,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專家建議想停藥的患者最好找醫生看看,根據個人情況決定。 誤區三得了高血壓病只能服藥治療 剛發現自己有高血壓,高的不是很多,病程較短的年輕患者建議先改善生活方式,多做做運動、減少鹽的攝入量。如果一個月以后血壓還是無法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就建議要用藥了。一開始選用小劑量的降壓藥,之后可根據自身血壓情況增加劑量或者合用其他降壓藥。 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治療,以外科手術為主,如果腎臟功能尚存,可以行腎動脈血管介入擴張或血管成形或人工血管替代成形術,但如果腎臟已經嚴重萎縮、功能失去已經較多,可以行后腹腔鏡下的萎縮腎臟切除術。 藥物治療并非腎血管性高血壓的首選方法,僅對不適宜或拒絕接受手術治療者,才采用降壓藥物治療。篩查泌尿系統疾病,是發現腎病的有效方法,也有利于發現腎性高血壓并及時治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