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鏡花緣》中有這樣的一個故事:武則天于某個隆冬時日在上苑賞花,醉中趁著酒興,下詔命百花開放以助酒興。于是,百花競放,爭奇斗艷。唯有牡丹拒命不從,不奉詔令。女皇大怒,貶牡丹于洛陽,并受炮烙極刑,成為“焦骨牡丹”。這不畏權貴、寧折不彎,保持獨立人格,是牡丹可貴的風骨,也是我們所希望的。 俗話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那牡丹到底有多美。 北宋思想家周敦頤曾說,“自李唐以來,世人甚愛牡丹。”唐代對牡丹的熱愛是全社會的風氣,上至皇宮,下至民間,無不為它的華貴之氣傾倒。更是留下不少像,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等膾炙人口的詩句,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能夠當得起“國色天香”這種頂級贊譽的花卉,自古以來,只有牡丹。 牡丹之美,美得秀韻多姿,美得雍容華貴,美得絢麗嬌艷,美得驚世駭俗。 牡丹過去都干啥去了。 雖有國色之名,但是她也不僅僅是一個“花瓶”《神農本草經》就記載了,牡丹的藥用價值,且列為中品,到了南北朝,才開始栽培觀賞,然后到了唐代,變成為一種流行,想象一下,以前他們打招呼會不會是這樣的,今天你賞牡丹了嗎?而在詩經中,最早記載的芍藥是作為定情信物的存在。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所以你都是要作為定情信物的,就不能認錯吧,所以,來跟著小植看看它們的區別吧, 芍藥與牡丹并稱“花中二絕”。自古道:“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人們常把它倆栽種在一起,花王、花相次第而開,使觀賞期大大延長。這二者花形極為相似,如同姐妹,不少人都分不清楚。(所以認不清楚,和你沒關系,都是種的人不好) 芍藥和牡丹的區別。 主要識別 牡丹和芍藥都是毛茛科、芍藥屬植物,芍藥嘛,你就這樣理解,是草字頭的,所以是草本,為多年生草本花卉。當然芍藥又叫“沒骨花”這也是后話了。而牡丹呢,又叫木芍藥,所以是木本植物,落葉后部分不枯萎。 看花型 牡丹的花朵著生于花枝頂端,多單生,花徑一般在20厘米左右。比芍藥稍微大一點。 芍藥花單生枝頂或近頂端葉腋,花徑在15厘米左右。花店看到的鮮切花,一般是芍藥。 另如果是單瓣的:牡丹雌蕊5個,花盤全包雌蕊,看起來非常像個包子。 芍藥雌蕊3個,花盤僅包住雌蕊基部,完全不像包子。 看葉子 牡丹葉片寬厚,正面綠色綠色略呈黃色,無毛,下面有粉末狀東西。 芍藥葉片狹薄;葉子正反面均為黑綠色,且葉子比較密。 很多牡丹的葉子頂上像鴨掌。 也有人說是牡丹葉三裂至葉中部,芍藥二回三出復葉,小葉三深裂。但是也有部分品種特例。主要識別還是看是否是木本。 看花期 牡丹比芍藥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花。 芍藥則在5月上中旬開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約15天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