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 攝影基礎知識1】 什么是白平衡什么是白平衡名詞解釋 對于攝影攝像多少有點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白平衡”這個名詞,白平衡對于拍攝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要調節白平衡還涉及到一個“色溫”的問題。由于多數光源并非是100%純白色,在不同的“色溫”范圍內,光線會有不同的色彩。比如說正午的光線和純白色最接近,但日出以及日落時,光線是明顯偏黃的。正是由于這些原因,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一下什么是白平衡。 White Balance——白平衡,也就是說數碼相機在拍攝過程中對白色物體的還原。我們直接看到的世界,即使光線不同,只要物體的顏色不變,我們對顏色的感知基本是相同的。例如早晨,我們看到的白色物體,感到它是白的;那么到了黃昏,我們看到白色物體,會同樣感到它是白的,這是我們人類自己的色彩還原能力,然而相機是不可能和人一樣的,光線不同,CCD輸出就不會平衡,那么相機彩色的還原是肯定要失真的。同樣,我們通常認為太陽光是白色的,直射日光的色溫在5200K左右,白熾燈的色溫在3000K左右。在兩者的色溫下,如果不調節白平衡,白熾燈光由于色溫低,那么照片就會偏黃或者偏紅,相反,如果現場光線的色溫較高時,照片就會偏藍。 在之前我們使用傳統相機時,要調節白平衡,一可以更換日光型、燈光型的膠片,二可以用轉換色溫濾鏡,當然都是比較麻煩的。而現在的數碼相機中有自帶的白平衡調節裝置,就是根據色溫的不同,來相應的調節感光材料(CCD)中各個部分色彩的強度,從而使色彩達到平衡。同時,由于白色的物體在不同的光照下,我們都能確認其為白色,所以,白色就被拿來作為確認其他色彩是否平衡的標準。換一種說法就是,如果白色物體可以正確地反映自身的白色時,那么相應的其他的色彩也就可以正常顯示了,這也就是白平衡的實際上的意義。 我們使用的數碼相機是在控制部件提前預設幾種光源的色溫,這樣就可以在不同的光源下使得色彩平衡。常規的數碼相機有白熾燈、熒光燈、直射日光、閃光燈、多云以及陰影等幾種模式。在拍攝的時,只需設定相應的白平衡,色彩就會比較準確,現在較多的相機都會自動設定白平衡,從而適應不同的光源色溫。如果您比較專業,當光源比較復雜時,我們還是需要手動調節的。白平衡的調節通常是用一張白紙,然后讓相機的取景充滿白紙,然后手動操作白平衡,按照相機的操作完成設定,這樣在特定的光源下,白色就可以被正確還原了。 白平衡的模式通常有以下幾種:自動白平衡、鎢光白平衡、熒光白平衡、室內白平衡以及手動調節等。 1、自動白平衡 一般的數碼相機都是默認設置的自動白平衡,相機通過自身的矩形圖,找到畫面中的白平衡基準點,從而進行白平衡調節。 2、鎢光白平衡 鎢光又叫“白熾光”或者“室內光”,這種白平衡多用于燈泡照明環境中,相機中的白平衡系統會比較智能地檢測到不使用閃光燈,如果在這種環境中拍攝,它會自動決定白平衡的位置。 3、熒光白平衡 主要在熒光燈的條件下進行白平衡的調節。由于熒光種類很多,所以白平衡的調節也不是一種。我們必須確定“熒光”的種類,然后相機就可以使白平衡的設置達到最優。 4、室內白平衡 室內的白平衡和多云以及陰天的白平衡是通用的,關鍵在于在昏暗的光線下進行調節。室內的白平衡并不是所有相機都有的,如果說,白平衡系統在室外使用時效果很好,那么室內的白平衡就不太需要。 5、手動調節 通常我們要給相機找到白平衡的基準點,也就是在畫面中找到一個“白色”物體當作白點。我們最需要準備的就是一張標準的白色的紙,在拍攝時將被拍攝物體同白紙對比一下,進行調節。這種使用白紙的方法是比較好的,而且大家也較多使用,尤其是在室內拍攝的過程中。 以上是簡單介紹白平衡的相關知識,希望對大家多有幫助。[抱拳][握手] 【話題 —— 攝影基礎知識(2 )RAW與JPG的區別】: 什么是RAW格式圖片? 幾乎每一款數碼單反相機,或者部分高端數碼相機,都可以拍攝RAW格式的圖片,究竟這個RAW是什么意思呢? RAW的原意就是“未經加工”。可以理解為:RAW圖像就是CMOS圖像感應器將捕捉到的光源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的原始數據。 RAW文件是一種記錄了數碼相機傳感器的原始信息,同時記錄了由相機拍攝所產生的一些原數據(Metadata.如Iso的設置、快門速度、光圈值、白平衡等)的文件。RAW是未經處理、也未經壓縮的格式,可以把RAW概念化為“原始圖像編碼數據”或更形象的稱為“數字底片”。 一. RAW格式的優勢: RAW格式的優點就是擁有JPEG圖像無法相比的大量拍攝信息。正因為信息量龐大,所以RAW圖像在用電腦進行成像處理時可適當進行曝光補償,還可以調整白平衡,并能在成像處理時任意更改照片風格、銳度、對比度等參數,所以那些在拍攝時難以判斷的設置,均可在拍攝后通過電腦屏幕進行細微調整。 而且這些后期處理,完全是無損失并且過程可逆,也就是說我們今天處理完一個RAW文件,只要還是保存成RAW格式,那么以后我們還能把照片還原成原始的狀態。這一特性是JPG處理時所不能比擬的,因為JPG文件每保存一次,質量就會下降一些。 二. RAW格式的缺點: RAW格式圖像與普通圖像數據JPG文件不同(更直接地說,RAW格式文件不算是圖像),如果不使用專用的軟件進行成像處理的話,就無法作為普通圖像瀏覽。而且RAW文件因為通常采用不壓縮或者低壓縮的保存,所以文件大小往往比相同分辨率的JPG文件大兩到三倍,對于存儲卡容量有較大要求。間接來說,拍攝照片后的存儲時間、后期電腦處理的硬件要求和處理時間都比JPG文件來得高。而且,各家產商的RAW格式編碼幾乎都不同,所以RAW文件在不同品牌相機中是不通用的。 三. RAW文件調節白平衡: 一個準確的白平衡設置,可以使畫面色彩更加討好人眼。不過習慣于使用自動白平衡的人,可能會經常遇到自動白平衡不準確的問題(特別是設置JPG文件格式,還采用自動白平衡設置拍攝,在某些時段拍攝形成色偏,在電腦后期也無法處理完整)。雖然使用手動白平衡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不過每到一個新的場景或者新的光照環境,就要重新再定義一次白平衡,是相當的繁瑣。而JPG文件在后期調節白平衡的偏差,通常比較困難 【話題 —— 攝影基礎知識(3) 正確認識數碼攝影后期】 我們經常遇到一些人都會說,我這張照片是直片直出(意思沒有任何后期處理)。說到原片,實際上,JPG已經不能叫做原片了,最多叫做相機處理片,而真正的原片,則是RAW格式。 但RAW格式還不是圖片格式,必須經過軟件處理之后,才能成為圖片。于是,我們要談到非常有爭議的數碼后期過程。 大家都對膠片攝影的暗房制作沒有什么異慮,膠片暗房出來的圖片,很多人不會覺得那是“PS”的,甚至回避后期這個詞眼,這也是一個偏見。 數碼攝影的出現,顛覆了以往我們對攝影的傳統概念。特別是后期處理,各種五花八門的軟件大顯神通,各種讓人驚異的效果層出不窮,甚至移花接木、變臉大法......甚至玩得更不可思議。這,就是數碼后期的魅力,也是數碼后期的茫然甚至讓某些人感到憤怒! 我們先演示一下數碼后期的過程(為了顯得更攝影點,更嚴肅點,我用RAW原始數據格式文件為例):用photoshop打開一張RAW格式文件——調整各參數(曝光、色溫、反差、色彩、銳度??)——轉換成工作圖片——細節調整——完成——存儲為JPG圖片——發表?。嗯,大家覺得怎樣?這是不是攝影的一部分呢?如果是,那我PS了啊,不是說ps的不是原汁原味的攝影嗎?那不PS,RAW格式怎么變成圖片呢?? 我覺得有些人已經明白了,PS,即后期處理,是數碼攝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即使使用的JPG圖片格式存儲,也是機身幫你PS過了的!只不過機身PS,相對來說簡單了一點而已。 之所以現在很多人對ps有偏見,是因為目前的后期處理,花樣實在太多了,不像傳統膠片暗房后期,已經在百年發展中形成了套路和風格,而且由于膠片暗房的條件限制,不是人人都玩得起花樣的。就算是膠片暗房,有些有條件的攝影師,不也做出很多風格的照片了么?只是大家接觸最多的,是街頭沖印店傳統風格罷了。 如果有人說這張照片PS過了,他的本意應該是,這張照片處理得不符合我的審美,而不是PS本身有什么問題。 我建議的是,在數碼攝影時代,不要再問這張照片是不是PS過了,很假之類的,這是個非常菜鳥的問題,如果一張照片不入你的法眼,你應該說,這張圖處理得不好,不喜歡!這才是正確對待數碼攝影和后期處理的態度。 再說一下,很多人不知道PS具體什么意思,就人云亦云,其實PS=Photoshop,本來是玩數碼的人的行話,現在居然成了流行語,象那個拍攝假老虎的農 |
|
來自: 阿韋lnqnrtx8tt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