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奭:與天斗其樂無窮! 自公元前221年,即“秦王贏政”一統天下開始,一直到公元1912年晚清皇帝溥儀退位截止,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一共經歷83個王朝,歷時2132年。在此期間,出現了數百位皇帝,有圣君,有守成之君,也少不了昏君。而下面要講的這位“地獄之子”便是被稱為西漢第一個昏君的“漢元帝”劉奭。 “漢元帝”畫像 西漢是公認強大的一個朝代,漢武帝有句話留傳至今:“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經過“文景之治”的積累,西漢在漢武帝時期走向強盛。盡管由于武帝窮兵黷武影響,后期有所衰落,但經過漢昭帝和漢宣帝時期,又重新走向了鼎盛。然而,重回巔峰的西漢帝國,在漢宣帝之后,卻又迅速走向了衰落。五十多年后,王莽篡漢,西漢滅亡。而“漢元帝”,則是被認為是西漢帝國崩塌的根源。 '漢武帝'畫像 至于為什么要把“漢元帝”稱為“地獄之子”?大家都有玩過游戲,制作者會把游戲按難易程度分為各種等級,地獄級無疑是最困難的。如果是把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史比喻為一款史詩游戲,帝王則是其中的玩家 ,那么劉奭經歷的就是地獄級難度。 黃龍元年(前49年)十二月,漢宣帝駕崩,太子劉奭繼位,是為漢元帝。第二年(前48年)改年號為“初元”。他登基面對的形勢是:朝廷之內外戚、儒臣和宦官三黨爭權奪勢,嚴重威脅到皇權和國家的統治。面對這樣的局勢,作為掌權者,帝王心術肯定是讓他們爭斗,“鋤強扶弱”從中維持一個平衡,使自己牢牢地控制住他們。劉奭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但萬萬沒想到的是,他把宦官一黨給忘了。從古至今,多少朝代是由于宦官專權而滅亡?這也注定了他的平衡之策的失敗。 宣帝臨終前,已為元帝安排“三駕馬車”輔政,以樂陵侯史高領銜,太子太傅蕭望之、少傅周堪為副。但劉奭“自廢武功”,寵信宦官,致使外戚與宦官聯合將“蕭望之”逼死。元帝震驚之余“痛哭流涕”,卻又仍舊對迫害蕭望之的弘恭、石顯等人寵信有加。 “漢宣帝”畫像 作為子孫后代,他“大逆不道”廢了祖宗們的寢廟,下令停止祭祀先人。大概是運氣不好,又或許是祖宗震怒,劉奭在位16年,沒有一年不鬧災禍。 登基第二年,水災。 登基第三年,地震。 登基第四年,旱災。 登基第五年,彗星撞地。 登基第六年,饑荒。 登基第七年,雪災。 登基第八年,日食。 登基第九年,再地震。 登基第十年,黃河決堤。 登基第十一年,再水災。 登基第十二年,又地震。 登基第十三年,還地震。 登基第十四年,蝗災。 登基第十五年,再地震。 登基第十六年,結束了倒霉的一生,在長安未央宮因病駕崩。終年42歲,葬于渭陵。 劉奭在位時,西域太守陳湯平滅郅支的擴張勢力;昭君出塞,保漢匈和平也使其青史留名。但他寵信宦官,促使大權旁落。在位期間,豪強大地主兼并之風盛行,中央集權逐漸削弱,社會危機日益加深,又未采取任何有效措施來緩和矛盾。選定劉驁繼承大統加速了西漢的衰落。 昭君 話說,在這種地獄級難度的副本中,劉奭還扛了16年,也算是還了世界一個奇跡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