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宇宙大爆炸的理論已經獲得了很多人的認可,宇宙誕生于一個小小的奇點,在大爆炸之前一切概念都不存在。 但是在很多人的認知中,奇點釋放出萬事萬物仿佛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在這期間的很多過程都被忽略。科學家們卻從未停止過相關的探索,試圖為我們呈現一個完整的宇宙初期狀態。 實際上,根據愛因斯坦的相關理論,在大爆炸初期,物質世界經歷了一次大規模的“爭奪戰”。物質和反物質實力不相上下,我們所看到的一切都是物質,而反物質同樣是構成宇宙的一部分,二者一旦接觸就會使宇宙歸零,并且它們很有可能一直在競爭狀態中。 科學理論上的洇滅反應比核能的毀滅性更大,而物質和反物質恰恰構成了這一反應。根據地球的體積和相關數據,只需要6克反物質就足以將地球徹底銷毀,太陽系也有可能受此影響。 正因為有物質和反物質的存在,宇宙的總體質量才在不斷的消耗之中,大爆炸產生了我們所處的宇宙和反物質宇宙,只不過由于特殊的原因,我們始終無法探測到它的存在。而兩個宇宙并存接觸,洇滅反應也在二者的接觸過程中發生。 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反物質宇宙十分恐怖,或許在反物質的概念中,一切都與我們截然相反,只不過由于人類天生就對未知事物充滿恐懼,將反物質夸張化了。 與此同時,反物質是愛因斯坦在相關實驗中發現的概念,雖然只是一個猜想,但是對研究宇宙早期的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近些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也探測到反物質的存在,所以這個概念的真實性也在不斷地被證實。 宇宙浩瀚無邊,加上反物質的話,我們的探索之旅仿佛也被無限延長,人類作為已知的唯一智慧生命體,更要不遺余力地去填補相關研究上的空白,為了解宇宙和自身存在的意義而不斷努力。 筆者:三體—小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