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贛州市中醫院 00:00 08:04 專家介紹 氣虛 體質 平素語音低弱,氣短懶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舌淡紅,舌邊有齒痕,脈弱。性格內向,不喜冒險。易患感冒、內臟下垂等病;病后康復緩慢。不耐受風、寒、暑、濕邪。 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健脾補中,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托毒生肌之功效。為“補中益氣要藥”。為肺脾氣虛證,氣虛自汗,氣血虧虛常用藥。泡茶用量:6-15g 西洋參,味苦、微甘,性涼,歸心肺胃經。補氣養陰,清火生津。主要用于氣虛陰虧,內熱,虛熱煩倦,消渴,口燥喉干。益肺陰,清虛火,生津止渴等。泡茶用量:3-6g 大棗,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一般用于脾虛證,氣血虧虛,減少烈性藥的副作用,并保護正氣。泡茶用6-12g。 1、參麥茶:西洋參3g、麥冬6g 功效:補氣生津 2、參芪大棗茶:黨參6g、黃芪9g、大棗6g 功效:健脾益氣,養血安神 3、棗枸菊花茶:大棗6g、枸杞6g、菊花3g 功效:健脾益氣 柔肝明目 本平臺中藥美圖均拍攝于贛州市中醫院中藥房,藥材飲片齊備,炮制規范,經濟便捷,值得信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