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實戰中,投資者一般很難探知主力的持倉量。
盡管一些投資者想方設法想要通過各種方法去探知主力的持倉量,但是結果往往是探知的結果與事實有非常大的出入。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主力為了反追蹤,常常把自己的籌碼分成若干份,這樣就不會那么引人注目了。主力在吸籌時,故意放出一個大單子拋壓,讓投資者以為有大戶要離場,他卻可以用小單子完成吸籌; 其次,從“操盤手”那里獲知的消息往往不可靠。市場上的傳聞有很多,但是這些傳聞也有相當大的問題。有時是主力故意泄露的,主力暴露自己持倉和公開自己所獲知的信息的目的是一樣的,無非是想在其拉抬的過程中引誘大家抬轎,甚至是在其出貨的時候引誘公眾資金入場。 一、探知主力倉位的原理 客觀來講,要想探知主力的倉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準確探知主力的倉位,必須改變思路,掌握以下幾點: 1、獲利不拋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從主力的角度測算主力的倉位絕非易事,因此可以轉換思路,從散戶的角度入手,采用一個否定式的方法:在股市中,除了主力就是公眾投資者,貨不在散戶手里,就一定在主力手里;反之亦然。 通過分析發現:多數投資者的操作習慣非常接近,他們的拋出位置是盈利8%到15%的這個區間。且不評價這樣做是否劃算,只是得到這樣一個市場事實,即散戶很難將股票的浮動盈利做到20%以上。所以,那些獲利不拋的籌碼基本就是主力的籌碼。 2、解套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從解套來看,一般散戶的普遍持股心理是“獲利則焦躁不安,深度被套則異常平靜”。因此,在大熊市中,證券營業部基本是人去樓空,別說是買賣股票,散戶們連看盤都懶得看。而當股價見底反彈,投資者接近解套的狀態,股市就重新活躍起來。當股價回到前期套牢區附近,大都會引發比較大的成交量,說明這些早期被套的投資者一旦解套,便紛紛選擇了離場觀望。 但是主力和散戶卻是不同的,因為如果主力持有超過流通盤50%以上的籌碼,即使是解套也沒有出貨的機會。原因在于如此多的籌碼一旦拋出,股價會重新下跌,主力將面臨的是再度被套。所以,即使主力想走,也必須把股價再拉高若干個漲停板,給自己構造一個足夠的出貨空間。正是由于這樣,解套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3、橫盤洗不掉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 一般來說,投資者最煩、最怕的不是股票下跌,而是股價長期不漲。一個月的時間內,甚至兩三個月的時間內,一會兒讓你掙10%,一會兒讓你賠10%,一會兒再讓你掙10%,一會兒再讓你賠10%,這兩三個月折騰來折騰去的,任憑誰也受不了這樣的心理折磨。 因此,股價的長期震蕩橫盤,散戶往往會忍耐不住,在某個位置上把股票拋掉。這時那些不會拋售的籌碼就是主力的籌碼了,所以,橫盤洗不掉的籌碼通常就是主力的籌碼。 二、主力持倉量的計算方法 事實上,股價的漲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該股籌碼的分布狀況以及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的:動用的資金量越大、籌碼越集中,走勢越穩定,不易受大盤所左右;動用的資金量越小、籌碼分散在大多數散戶手中,股價走勢漲難跌易,難有大的作為。 在實戰中,計算主力的持倉量,可以很好地幫助投資者判斷主力目前處于何種階段,如果是建倉階段就應該伺機跟進,如果是出貨階段就應該趕快平倉出局。這其實也是股市制勝的一個要點。 但要非常精確地知道主力的持倉量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投資者只能根據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間,用某種方法去大致估算它。通常情況下,投資者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法來計算主力的持倉量: 1、根據吸貨時間計算持倉量 對于一些吸貨期非常明顯的個股,大致測算主力持倉量較為簡單,其公式為: 持倉量=(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50%)。 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吸貨期越長,主力持倉量就越大;每天成交量越大,主力的吸貨也就越多。 2、根據階段換手率計算持倉量 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準為階段漲幅小于50%,最好為小于30%)的個股,通常為主力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后于“量”的個股。 一般情況下,假設股價在上漲時,主力所占的成交量比率大約是30%,而在股價下跌時,主力所占成交量的比率大約是20%。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假設放量:縮量=3:1,可以得出一個推論:假設前提為上漲時換手率為300%,則下跌時的換手率應是100%,這段時間總換手率為400%,依此可得出主力在這段時間內的持倉量為70%(300%×30% - 100%×20%),即主力在換手率達到400%時,其持倉量能達到70%,也就是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17.5% (70%/400%×l00%)。 此計算方法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人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于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主力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投資者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主力手中的持倉量。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主力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 3、從分時走勢和單筆成交來判斷 若分時走勢極不連貫、單筆成交量小,通常主力持倉量較大、籌碼集中度通常較高。 4、從價量背離來判斷 若上升過程中成交量并未放大,保持均衡狀態,甚至價量背離的個股,籌碼通常已集中在主力手中。 判斷主力持倉量時,周線圖的參考意義最大,參看個股的周K線圖,周均線參數可設定為5、10、20,當周K線圖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時,就可以證明該股有主力介入。只有在主力大量資金介入時,個股的成交量才會在低位持續放大,這是主力建倉的特征。正因為籌碼的供不應求,使股價逐步上升,才使周K線的均線系統呈多頭排列,投資者也就可初步認定找到了主力。 投資者進行實戰分析的時候,總是希望可以得知主力持倉量的大小,這是因為主力持倉量如果很大,那么股價就很容易展開大幅度的上漲,而如果主力持倉量較小,股價上漲的延續性就會很弱。主力持倉的多少將直接影響股價的上漲幅度,也決定著普通投資者的獲利幅度,所以,得知主力持倉量大小是實戰分析過程中相當重要的分析工作 |
|
來自: 七1hjbcviaevib > 《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