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多中心、開放、劑量遞增的Ⅰ期臨床研究評價JMT103在腫瘤骨轉移患者中安全性、耐受性及PK/PD研究 本試驗適應癥 腫瘤骨轉移 試驗藥物 重組全人源抗RANKL單克隆抗體注射液 試驗狀態 進行中 (招募中) 試驗目的 主要目的:評價JMT103在腫瘤骨轉移患者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為后續臨床研究提供指導劑量; 次要目的:評價JMT103在腫瘤骨轉移患者體內藥物代謝動力學特征;評價JMT103對腫瘤骨轉移患者骨轉換生物標志物的影響,以及與PK相關性;觀察JMT103的免疫原性; 探索性目的:JMT103對腫瘤骨轉移患者骨密度(腰椎、髖骨和股骨頸)的影響。 試驗設計 試驗分類 其他 試驗分期 I期 設計類型 單臂試驗 隨機化 非隨機化 盲法 開放 試驗范圍 國內試驗 入選標準 1. 充分知情并志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2. 性別不限,18-75歲; 3. 經過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確診的惡性實體瘤患者; 4. 影像學檢查顯示至少有1處腫瘤骨轉移的患者; 5. 具有生育能力的受試者須接受有效的醫學避孕措施(無論男性或女性患者,至末次研究給藥后6個月內); 6. 有足夠的臟器功能,符合以下實驗室檢查標準(以臨床試驗研究中心正常值為準):1)血液學(接受治療前2周內未經輸血,1周內未使用G-CSF、GM-CSF等集落刺激因子):中性粒細胞計數≥1.5e+9/L;血小板≥75e+9/L;血紅蛋白≥90 g/L;2)肝功能:血清總膽紅素≤1.5×ULN;ALT、AST≤2.5×ULN,或ALT、AST≤5×ULN(肝轉移患者);3)腎功能:血清肌酐 ≤1.5×ULN或血清肌酐清除率(CrCL)≥50 ml/min (當肌酐>1.5×ULN 時,需要確定肌酐清除率,Cockcroft-Gault公式*計算);4)凝血功能: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或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1.5×UNL;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PT)≤1.5×UNL; 7. 血清白蛋白校正鈣濃度≥1×LLN且≤2.9 mmol/L(11.5 mg/dL)(篩選期血清鈣測定前,至少8小時內不得應用鈣補充劑;校正鈣濃度(mg/dL)=血鈣測量值(mg/dL)+[0.8×(4–白蛋白(g/dL)],若白蛋白濃度≥4.0 g/dL,校正鈣濃度等于血鈣測量值(mg/dL)); 8. ECOG 體能狀況評分為0或1分; 9. 預期生存時間≥7.5個月。 排除標準 1. 既往或正患有頜骨骨髓炎或頜骨壞死;牙科手術或口腔手術未愈;需要口腔手術的急性牙或頜疾病;計劃在研究期間進行有創牙科手術者; 2. 計劃研究期間對患者進行治療性放射療法,或計劃對骨進行外科手術; 3. 已知的活動性腦轉移或軟腦膜轉移。有神經系統癥狀的受試者應接受腦CT/MRI檢查,以除外轉移; 4. 存在骨代謝性疾病(佩吉特病(Paget)、庫興綜合征和高催乳素血癥),類風濕性關節炎,以及當前有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甲狀旁腺功能紊亂的患者; 5. 未控制的并發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持續的或活動性感染、未控制的糖尿病(>2級,NCI-CTCAE 4.03)、癥狀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壓病(經標準治療后血壓仍>140/90 mmHg)、不穩定型心絞痛、需藥物或儀器治療的心律失常、既往6個月內的心肌梗塞病史,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室射血分數<50%; 6. 篩查前7天內患有需要系統治療的活動性細菌或真菌感染; 7. 患者有HIV感染或活動性肝炎; 8. 妊娠(經血清β-HCG結果陽性)或哺乳期; 9. 25-(OH)維生素D濃度<20 ng/mL(允許補充維生素D后復查一次25-(OH)維生素D濃度); 10. 既往接受過狄諾塞單抗(Denosumab)或其他同類藥物治療; 11. 入組前6周內使用過雙膦酸鹽; 12. 入組前6個月內使用以下任一種抗骨代謝藥物:1)甲狀旁腺激素(PTH)或衍生物2)降鈣素3)骨保護素4)光輝霉素5)鍶鹽; 13. 研究治療開始時,既往治療仍有的毒性反應>1級(NCI-CTCAE 4.03分級)(脫發除外); 14. 入組前2周內接受過骨放射治療,或8周內接受過骨的放射性核素治療,或2周內接受過細胞毒類化療藥物; 15. 已知對JMT103處方具有變態反應或超敏反應; 16. 研究者認為患者存在其他不能參加本研究的理由,或者依從性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