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一篇《玩精分,愛自己,收云納雨養妖育魔》為我們揭秘,同學們如何在精神分析學習營與曾老師一同干活? 今天,小編再為大家探秘:曾老師四大護法之一的何異老師,在答疑課時有哪些干貨。 1.女孩如何成為女人? 關于這個問題,有人說:給她一個男人。(攤手) 基于這個答案,我們要想想,為什么是給她一個男人,而不是給她一個男孩? 我們再想想一個女孩在心理上擁有一個男人嗎?她可能擁有一個父親,或者擁有一個哥哥,還可能擁有一個男老師。 那么問題又來了:她在心理上有一個男人,但是她沒有成為一個女人。為什么呢? 好吧,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問題。在心理學上,關于成長可能有且只有一個操作性定義,就是分離——個體化。 在分離——個體化的過程中,我們可能面臨兩種焦慮。曾老師的課上曾經講過焦慮分為兩種:一種是原始的焦慮,另一種是神經性的焦慮。這是在焦慮的程度上劃分。我們現在講另一對焦慮:融合焦慮和分離焦慮。 關于分離焦慮我們在同行聚會分別時常常可以聽到。我會認為這是開玩笑,表達離愁別緒而已,有時我會接茬說,我們都沒有融合,哪兒來分離焦慮呀。 所以,分離焦慮是指:在潛意識層面覺得分離后,主客體一方會永遠消失。表現出來可能是,總擔心分離后,主客體一方會過得不好。比如,有很多的情侶在一起,處不下去了,但是不能分手,因為害怕沒有自己對方就過不好了。 又比如,有人老喜歡提醒別人注意安全。這里體會一下。他在潛意識層面默認對方沒有注意安全這個功能,于是,要把自己對危險的警覺性這個功能借給對方。所以,有分離焦慮的人,會以融合的方式與人相處,表現上就是功能共用。 而與之相對的融合焦慮呢,就是指,潛意識里擔心如果我和你靠太近,我就不是我了。 現在回到我們的問題,女孩如何能成為女人呢?需要修通了自己的“分離焦慮”和“融合焦慮”。如果兩者都是正常值,一個人才不懼怕與人接近也不怕分離,然后經歷一次次的融合和分離,女孩才能成為女人,男孩才能成為男人。最終完成“分離——個體化”也叫“分離——個性化。” 所以,融合讓你看清你是誰,分離也讓你看清你是誰?然后,你就成熟了。 2.我恐懼失敗,又恐懼成功? 我們很容易理解我們會恐懼失敗,但我們不大清楚其實我們也會恐懼成功。 俄狄浦斯情結太復雜,我們講簡單點——一個人成功了,就意味著,你會和新的環境融合,而離開舊的環境。這會激發“我不是我”的體驗,這太嚇人了。而失敗,你還是你,你永遠都是你,你絕對是你,對于自我穩定安全多了。 3.“模式”能夠穿越時空 像我這種整合流派的咨詢師,做咨詢就是去發現來訪者沒有意識到的,在思維、情緒、行為、關系中的模式。 模式能在空間和時間上跨越,進入此時此地。“彼時彼地的關系模式”跨越時空來到“此時此地的關系模式”。廣義上講,把彼時彼地的情感關系模式,放在當下的人身上就叫做移情。 4.移情不都是壞的,大多數的移情是好的 有人問:“為什么有會虛擬一個壞的關系,而不去虛擬一個好的關系呢?”這就是強迫性重復嘛。因為和父母的關系沒有搞好,所以就和所有涉及到權威和親密的關系都搞不好。 不過在長大后也并非要針對于父母的關系,此時如果你能和他人的關系搞好了,反過頭來再看父母就會感覺不一樣。 我們人生中會有無數次移情。移情不都是壞東西,大多數的移情都是好東西。比如:一見如故、一見鐘情都是好東西嘛。 5.通常投射性認同,你也可以投射不認同 在人際關系會有這樣的動力,當對方一這樣做你就煩躁。其實對方向TA媽媽這樣做,TA媽媽也煩躁。此時你需要留意些,你和他在玩一個投射性認同的游戲。TA借用你的身體在自己的故事框架下玩耍。 如何破?你可以“投射性不認”嘛。移情和反移情是在情緒上的。而認同和不認同是在行為上的。往后他在這樣做,你就覺得他可愛。哇塞,這么大一個成年人,還有這樣可愛的一面。他就傻掉了,覺得遇到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人。 6.強迫性重復=命運? 大家都知道強迫性重復,但一個人為什么要強迫性重復呢? 強迫性重復其實是為了改變。但是,當我沒能力改變,我就強迫性重復,而一再重復的目的其實是推動外部改變。簡單說就是自己不想改變,而希望世界改變。 如果來訪者和你報告一個災難性的夢,你要考慮TA最近正在玩強迫性重復的游戲。將強迫性重復掰碎了就是,最近生活中出現一個人,正在和這個人玩投射性認同的游戲。 如果你是咨詢師,來訪者和你來做咨詢,做了幾次就跟你說一個災難性的夢。這有可能在提示,你正在和他在玩一個投射性認同的游戲,就是卷入了來訪者的強迫性重復。 如果夫妻兩個人在某個事情上繞了一圈又一圈,他們可能都需要思考一下。或許兩個人都有某種相似的模式,然后就玩了一個一拍即合的游戲。 7.為什么一邊控制一邊孤獨? 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可能是一個人從來沒有以真實的自我被愛過。 而真實的自我沒有被愛過的人,一邊控制一邊孤獨。因為在人際關系中沒辦法表達真實的自我。真實的情感不允許被表達,更嚴重的是真實的情感都不能被允許體驗。 一邊控制一邊孤獨的人,TA不真正愛這個對方,TA只是在占有對方。占有是把對方當成是比你低的存在。當你不把對方當成是一個人時,你在“人”的這個層面上是孤獨的。 8.論咨詢的步驟 我們都知道精神動力學咨詢的重要一步就是潛意識意識化。 為什么需要把潛意識意識化呢?因為,唯有如此,這個人在遇到類似情景,他就有了選擇的機會,他可以不再強迫性重復了。 我們的咨詢可能不能止步于此。我們還要把來訪者做出的新的選擇,從他的意識層面帶入潛意識層面,暫且就叫意識潛意識化吧。只有這樣,新選擇才能擁有潛意識級別的力量,才能與舊選擇對抗。 學習大道上,通往“精通”的路途很孤單,我們希望,不要那么孤單。如果可以,執子之爪,與曾門師兄師姐師弟師妹共啃小龍蝦,該有多好。 思來想去,工作室是一個靈活的工作室。破矩立項的事,干了就干了。學習,也可以變成學習營若是做好了寒夜苦讀準備,又為什么不能一群人嗨到天明。精分術語,為什么不能用來互懟和打情罵俏。 諳熟兵書,又不被兵法所縛。互相陪伴的人格,互相滲透。艱澀的概念在流動的營地里,會開花。 100天精神分析訓練營戰壕已挖好。跳坑集結隊友。從深刻,走到深情。祝你分在一個帥哥美女多的班。 為期14周,組隊看視頻。就像組隊看球賽。既然入了營,分了組,就得按規矩辦事。 契約打卡學習、閨蜜式作業互助、家教式陪伴學習、哪樣都不能少。 課堂學的東西,要拿到生活里去使,才有生命力。 于是,結業的時候,兩天地面課,讓早已互相熟悉的靈魂見一見彼此攜帶的還不太熟悉的軀體。 感受一下,坐在你對面這個人,撲面而來的完整信息。“跟不同的人玩。”會很好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