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處帶來的自我認同,能讓你失意時,傷心時,小姐姐崩于眼前時,依然有有一方空間,能滋養自己,能讓自己覺得:活著這件事,依然很美好。 一個人呆著的時候,你會想干嘛?你是什么樣的狀態? 是不是焦慮?無聊?寂寞? 是不是總是忍不住點開微信對話框的紅色小點,看看你想的小姐姐有沒有給你發微信?有沒有把自己圓乎乎的可愛臉用美顏相機,拍了,發朋友圈? 是不是坐立不安,點開抖音,對自己說,嗯,只刷半個小時,15秒一個,15秒一個,哈哈哈哈之后是哈哈哈哈,沙雕之后還是沙雕,小蠻腰、瓜子臉之后的廣州小姐姐之后,是大眼瘦臉,胸大如月,腰細如蛇的成都小姐姐。 本來只刷半個小時,等你困了,累了,乏了,三個小時過去了。 是不是腳在斗,手里抓著手機,轉來轉去,聊天也無聊,吃雞也無聊,刷抖音也無聊,可是就這么干坐著,也無聊啊。 或者,你可能是另一種狀態。 做一件事,全部投入,充分專注,指尖感受不到時間劃過,耳邊沒有風,眼前沒有月,頭頂沒有星。 你的全部世界,縮小到那件事里,連你也在其中。 你內心的狀態是:安靜,穩定,波瀾不驚。 心流由此而生。 很多天前寫過一篇文章,《這會是一個人最有魅力的樣子》(沒看過的同學點擊藍色標題就可以點進去看啦,嗯,去看吧,這篇文你們都喜歡,可閱讀也太低了)。 我在文章里說:「獨處的時候,要讓自己舒服。」 有讀者問一個問題:
我當時回答說:「這是一個留言恐怕很難說清楚的事情,不如下周寫一篇文章吧。」 △新90后讀者留言截圖 怎么獨處才會讓自己舒服呢?這似乎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每個人,性別不同,愛好不同,心境不同,心質不同,想法不同,獨處時狀態自然不同。 每個人要都舒服,沒有具體的辦法,但有一些原則。 明萬歷年間的陳繼儒,在他的《太平清話》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這段文字很容易理解。 例如焚香、洗硯臺、彈琴、一個人坐著看月亮,聽雨,聽雨滴落在地面、練字、品酒等等,這些事兒,都是只有你一個人獨處時,才能享受到的快樂。 那位小可愛讀者的問題,答案就在這段話里, 如何讓自己獨處時舒服呢?兩個基本原則: 1、你得每天保證抽出一段時間,讓自己一個人呆著 2、一個人呆著時,做一件能夠完全自我掌控,專注其中,僅靠自己就能完成,并能帶來巨大快感和自我認同的事情。 獨處本身不是目的,不是強制性讓你一個人呆著。 獨處的目的在于,讓你在某個時刻,你的自我認同,不來源于外界,只來源于自己。 你一個人呆著,遠離手機,遠離吃雞,遠離小蠻腰、瓜子臉的廣州小姐姐,遠離大眼瘦臉,胸大如月,腰細如蛇的成都小姐姐。 做一件事,可以是聽歌,可以是彈琴,可以是臨帖,可以是聽雨侯月觀星。 這些事,你無需借助外部力量,一把琴,一張紙,一支筆,天空有月,頭頂有星,就能做。 你沉浸其中,專注于此,你人在,心在,靠自己,就能完成這些事。 完成之后,酣暢淋漓,像憋一膀胱尿,一瞬間傾瀉而出,巨大快感,巨大自我認同。 人需要獨處,最基本的: 獨處能為你隔絕外界大部分噪音。 對具體某個人來說,世界上每天發生的99%的訊息,是無效的;你手機通訊錄里趴著幾百個聯系人,失戀了想小姐姐而不可得了能深夜陪你出來喝酒擼串的朋友,就那么幾個。 獨處最基本的功能,能讓你騰出有限的時間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滋養自己。 獨處能讓你專注。 一個人,一本書,一段含混不清可你就是喜歡就是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的情節,或者一個你百思不得其解但就是沉浸其中思考想拼命想明白的公式。 一杯不知道味道的茶,一個不知不覺就過去的下午。 什么叫專注,這就是專注。 獨處最終的意義在于:你只靠自己,借助于最簡單的工具,就能帶來自我認同。 我們生活的世界,有很多世俗意義上的標準,符合這個標準,世界就會給你認同。 最簡單的,你有錢,你大概率受到的認同,會比別人多。 這是外部帶來的自我認同。 很重要,所以你要努力掙錢,讓自己過得舒服、富裕、健康,讓你身邊的人,也一樣。 你還應該有一些自我認同,和外界無關,和任何世俗意義的標準無關,只和自己有關。 這種自我認同,來自于獨處,來自于獨處時你做的事情。 一樣很重要。 一個人的自我認同,全部來源于外界,他的內心,并不穩定,患得患失,過分倚重別人的看法。 獨處帶來的自我認同,能讓你失意時,傷心時,外部環境風云突變時,小姐姐崩于眼前時,依然有一方空間,能滋養自己,能讓自己覺得: 活著,依然有意義;活著這件事,依然很美好。 「烏臺詩案」后,蘇軾好友王鞏也受到牽連,被貶到嶺南賓州,荒僻之地。 王鞏的小姐姐沒罵他,沒有要求分手,沒有要求離婚,擺擺手,罷了,也跟著他一起去了。 很多年以后,王鞏北歸,蘇軾請他們喝酒,問小姐姐: 「嶺南怎么樣呀?」 小姐姐明眸皓齒,笑著說:
后來,蘇軾把這句話寫成了一首詞,很美,你慢慢讀,慢慢品,更美:
沒有定力的人,是無法浮沉的人生里,說出「心安」這兩個字的。 獨處,以及獨處時擁有的自我認同感,能帶來這種定力。 具體到個人,回到最初的問題,如何讓自己獨處時舒服呢? 你得找到一件事情,讓自己一個人呆著的時候做,能充分投入,做完,能酣暢淋漓。 1、有自己獨處的空間,如果已經工作,有一個小窗小床的小窩;如果沒有工作,還是大學生,最好有一個不貴、一杯茶能坐一下午的奶茶店、咖啡店去呆著。 2、有一個愛好,和錢無關,和工作無關,和小姐姐無關,就是你想做的,可以是看書,可以是聽歌,可以是發呆。 |
|
來自: timtxu > 《心靈、婚戀與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