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顯示,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已達到1708億元,比2017年增長了27%。其中愿意為寵物消費的人群75%為80、90后,女性占比為87.5%。 寵物貓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付云鵬/攝 創造千億市場規模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普遍加快,壓力與日俱增。養寵物逐漸成為排解焦慮心理的一種方式。相關數據顯示,愿意飼養寵物的多為年輕人,其中能為寵物進行花費的大多為學歷較高的白領女性,一般擁有著較為豐富的共情情感,很容易將寵物當成精神寄托,并且有著較高的消費水平,愿意也有能力為寵物進行較多的消費。 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了解,從2010年到2018年,中國寵物的數量一直處于攀升狀態。2010年全國的寵物數量只有9691萬只,但到了2018年,寵物數量已經突破兩億,占了中國人口的近六分之一。 現在,走進商場、超市,都能看到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寵物糧,城市里的許多角落都坐落著寵物醫院、寵物店,寵物醫生、寵物護理師等職業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據相關媒體報道,2018年僅“雙十二”當天,寵物行業就產生了約400萬筆訂單。 催生多元化商業模式 養寵物逐漸成為一種潮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萌寵經濟也有了更多的突破口,發展出很多新的商業模式。據《2018年寵物行業白皮書》相關數據顯示,貓狗寵物消費均以商品消費為主,且大部分集中在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及寵物美容寄養方面,其中2018年貓狗寵物人均每只年消費金額達5016元,較2017年增長15%。 此外,寵物形象的衍生作品與創意層出不窮,受到了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從表情包到影視、動漫、游戲等衍生產品,均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從前段時間大家瘋搶的“星巴克貓爪杯”中可見一斑,原價199元的杯子被炒到了將近千元,甚至出現了“一杯難求”的情況,“俘獲”了大批年輕一代消費群體。 人們消費需求不斷改變 萌寵經濟在我國的逐漸火爆,從側面反映出人們消費需求的不斷改變。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也進行了升級,大家不再滿足于吃飽喝足的物質階段,尤其年輕一代,更注重精神層面的需求。 當前,養寵物的主要人群已由中老年人轉變為年輕人了,其中單身、未婚的80、90后所占比例逐年增長。而從性別比例上來看,女性占據絕對主導地位,成為飼養寵物的主要人群。未來,寵物行業或依然保持高速增長的態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