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2017屆理科畢業,全省物理競賽前100名,2017年高考被上海交通大學工科試驗班錄取。 接到寫經驗介紹的邀請我很意外。我并不是一個標準的乖學生,我的經歷豐富而獨特,豐富性會為讀者增添趣味,獨特性卻會在讀者欲將其施行時帶來局限。寫下本文,不求對讀者起到多大的指導作用,但求能夠從一個與眾不同的方面來解讀高考,描繪我眼中的高中生活。
高一進校是活躍而迷茫的。作為一個“過來人”,我還是得提醒學弟學妹們:高一的知識真的很重要!從高考考點來看,有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分數都是投放在高一的;從后期學習來看,高一的知識都是必修,是基礎,后面的選修都要在這個根基上進一步延伸;從學習歷程上來看,學好高一可以增長一個人的自信,讓他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一步快,步步快,實現領先。所以,高一很重要。 高二是“題型一年”。整個一年中,學生會接觸所有的題型,所以這也是最忙的一年(個人認為高三真的很輕松)。在這一年中不需要擔心自己會迷失方向,因為你的作業和課程就給你指明了所有。按照要求,一步一步踏實的完成老師幫你定下的學習計劃,就能在痛并快樂中度過這個難關——痛,是痛一年中你每時每刻都經歷著難題質量與數量的煎熬;樂,是樂你能夠感覺到每一天的自己都在被豐富著,每一天你都有新的收獲,實現了新的超越。 高三的生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艱難。三尺厚的試卷,沒有下課休息,晚上熬夜到一兩點......這些,都不是高三。學霸的高三是清晰而明智的。首先,你要明確方向,這能省去很多麻煩:你要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你要怎樣去做它。高三一年,你都在糾錯與補缺中度過。困難的不是補上弱點,而是你能不能發現你的弱點是什么。其次,你要隨時隨刻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況。你要把自己最有效率、最清醒的時間留給最有意義的工作,然后用疲倦的時間去休息。我們班的學生在高考前最后一周,甚至要規劃自己的飲食種類與食量,連每天去衛生間的時間都要定下來,將自己的身心調到最適應高考的狀態。個人認為這樣有些過了,但是調整身心節律的確可以幫助你避免很多突發情況,以確保高考的時候你能夠處在一個合適的狀態。 高考可以單獨來說:高考期間會有很多突發情況,你可能會不適應酒店的住宿情況(空調的噪音,夜晚的喇叭聲),或者不適應飲食(人緊張時飯量會減少,而消耗會增加)......但是請你相信,這一切都是借口。沒有什么困難是克服不了的,一個人即便兩天不睡覺也可以做一套280的理綜(親測可用)。只要你始終懷著一顆樂觀又躍躍欲試的心去面對高考,就一定能發揮出應有的水平。 以上是概述,接下來解答一些家長和學生們常見的困惑。 1、高中生該不該玩游戲? 一個星期的生活,包括聽課、自學、作業、復習。如果你能夠完成上述步驟,那么周末抽空玩一兩個小時游戲也無妨。因為當一個人處于疲憊狀態的時候,效率很低,看一個小時書基本沒有用,還會給后面的學習徒增壓力。這時候如果能夠找到放松的途徑(游戲、騎車、登山、聊天......),都會讓你有一個自我調節的過程,讓你滿血回歸,迎接下一輪學習的挑戰。 我個人是兩周回家一次,在家玩游戲1-2個小時左右。然后住校期間也會不定時的玩玩同學的手機,周末和同學去咖啡廳,書店,電影院等等。只要能夠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控制好自己,那么休息也是積極的,適度玩游戲是不會影響成績的。 2、去不去學競賽?競賽失利又該怎么辦? 第一點:學競賽是又苦又累的,只有有濃烈興趣的人才能夠堅持到最后。我從高一開始到成外學競賽,一直持續到高三。中途因為校區搬遷,所以我每周都要從一環路騎車到百草路學習,周末只能在百草路找房子住。寒暑假只有十天的假期,集訓期間每天持續高強度練題十多個小時,兩天一考,并且排名。每天要登記刷題數量,并且十次考試之后會計算平均分并進行排名。所以,學習生活條件可謂艱苦。 第二點:競賽對高中學習有促進作用,學習競賽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高中知識,掌握高中技巧。那些將競賽當作升學捷徑的看法是不正確的——學競賽比高考要付出的多得多。但是更多的付出,也會讓你收獲更多,在高中學習的時候,通過競賽知識往往可以對老師給出的概念、方法產生更加深刻的見解,當然也就形成了個人更加優秀的“解題技巧”。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競賽是會影響正常課程的學習的。物理競賽學習結束后,我回到學校,迎接我的是書本試卷和筆芯。朋友們幫我算了算:我耽誤了近三個月的課程,也因此欠下1000多頁的作業(不包括試卷)和無數節重要的課程。筆記?不想補了。作業?也懶得去做。當時由于競賽考試在最后關頭失誤,導致我和一等獎擦肩而過,我整個人內心都是崩潰的。一診模擬的時候,我的成績直接跌下了600分。但是我還是要感謝我的老師們和同學們(請允許我插播一段公益廣告),就在我覺得高中學習就將要這樣草草收場的時候,他們給了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勵.課后,會有老師把我叫到辦公室,告訴我漏掉的重點課程內容并督促我自習完成,同學們也會不斷給我加油,讓我有再戰沙場的勇氣和信心。就這樣,我度過了最難熬的兩個星期,從一診模擬到一診,侶試卷而友錯題,終于是從年級近百名走到年級前十。我拿到這個成績的時候并不驚訝,反而是很平靜,因為就在那兩個星期,我才第一次有了一個好學生應該有的樣子。痛定思痛,認認真真踏踏實實的去反思自我,發現漏洞并且下定決心去彌補,所以獲得的回報也是在意料之中。比成績更為寶貴的是,就在那個時間點,我找到了最適合我的高中學習方法(后會詳述),并將之施行于之后的學習中,which eventually brought my success back.再次感謝!那些一直陪伴著我,一起走到終點的人們。(好了,廣告完了)。 和我一起學習競賽的同學返校之后平均總分下降40-80,這些都是正常的。然而面對逆境,我們必須正視自己的狀態,同時保持自信,一步一步去做能夠提高自己的事情。其次,請大家相信,在高三剩下的幾個月里,你有足夠的時間去復習所有的知識,兩遍,三遍,都有可能。所以,如果選擇了競賽,就全身心地去投入,不要關心身后的事情。在最后的最后,你得到的肯定比你失去的要多得多。 第四點,是最近競賽獲獎的升學政策情況。前幾年高校對競賽優惠力度很大,二等獎就可以獲得名牌大學的自招名額,一等獎能夠獲得一些大學的保送名額(降一本線錄取),省隊就更不用說了,是直奔清北去的。但是今年(2017)高校將非高考招生的門檻提的很高,名校自招報名條件都是一等獎,某些C9高校甚至是國家級獎(省隊)。所以對于優生來說,通常會出現一個很尷尬的局面,就是你需要自招的學校你的競賽成績不夠,你的競賽成績夠的高校你又能夠輕易 考上。比如我今年報了兩個學校的自招,結果都沒有通過,但是最后高考分數下來兩個學校我都可以上。最終的選擇,需要自己權衡。不過還是那句話:選擇要做的事,就放心大膽去做,也要盡力去把它做到最好。 3、(主要是給家長看的)高中怎么看待孩子的情緒突變和叛逆? 高三一年,我在家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我媽讓我去看書,但是我還想玩游戲。等到我媽決定讓我休息了,我又已經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繼續埋頭看書。如此一來,不僅學生自己的生活規律會被打亂,全家的心情都會受到影響。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我想通過舉例來讓大家體會。 EGXAMPLE:張同學成績優秀,一般在全班7、8名,平時住校,每一個月只回家一次。學校每個星期舉行一次周考,但只有月末的成績才會發給家長。////這個月張同學學習很努力,連續刷題二十天,周考成績未出過全班前三,并且在第三周的考試中獲得全班第一名。23號,張同學回家過周末,因為上一周的周考考了全班第一,所以他決定在家玩玩游戲。到最后一周周考,張同學由于感冒而狀態不佳,成績跌落到全班第十名。////張同學的信息是:成績上漲迅速,生活節奏良好,即便在很差的狀態下也能考出不錯的成績,下個月一定能繼續進步,再創佳績。////家長的信息是:張同學回家玩游戲,成績下降至全班第十,正在退步,風險很高。 從這個例子中,大家可以很輕易地看出,雙方的信息是不對等的。至于誰的信息更可靠呢?不用說,當然是張同學本人。產生矛盾的緣由就是:家長得到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正是由于不完全,所以家長對孩子的狀況產生了誤判,并且錯誤歸因,認為打游戲導致孩子成績下降。 可能大家會覺得這個例子有些極端,但是生活中這類事情不少。在你想讓孩子早上七點起床背書,下午放松的時候,你是否知道孩子準備睡一個懶覺,然后下午自己考一場試、并且利用晚上的時間做全面的總結?在你想讓孩子周末多做一些課外習題的時候,你是否知道孩子在周三已經提前做了課外題,并且準備利用周末來進行上周內容的復習?高中做題第一步就是“審題”,對于家長來說,了解孩子的情況就是審題,如果審題層面出了問題,那之后做題很可能會白費功夫。 孩子的叛逆與情緒激動大多都來源于雙方的不理解。最好的辦法,就是持續的觀察。你可以用一兩個星期來看孩子自己的學習規律是否可行,并且根據現實提出建議。有兩個月的事實作為支撐,孩子也不會再打著“你不懂我”的旗號自行其是,對家長的建議也更有可能接受。 其次,還要讀懂孩子的語言。孩子一直叫喚著作業多,很有可能就是他覺得需要家長許可休息。孩子上午做作業的時候故意開小差,很有可能就是他覺得家長留給他的睡眠時間不夠。只有看清楚孩子們表面行為之下的隱藏含義,才能對癥下藥,找到解決的辦法。 (供參觀,慎用) 高三正常上課期間,早上起床迅速吃飯然后到教室補覺至7:20,然后上早讀。前兩個課間都用來補覺。中午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鍛煉,然后用餐、就寢。下午進行一定量的體育鍛煉,然后用餐,接著在操場上散步或者聽音樂至晚課上課。晚自習選擇性做作業,覺得無聊的作業可以不做(比如我就不做數學和物理作業)。一周要抽出時間(學校考試做的也算)做三套理綜,兩套數學,一套語文,和一套英語。周末保持每天有兩個半小時的學習時間,然后鍛煉、放松。 高三考前一周(這個是我比較獨特的),進行“刷題一周”:每天上午一套理綜加上自主復習,下午一套數學加上英語選擇訓練,晚上回顧錯題并且刷“雜題”(不要做套題)。持續四天。從第五天開始按考試進行。第五天和第六天就對應于考試兩天,請自己找題,自己考試(時間要對應)。最后一天,進行適當的放松和休息,不用碰書本,直到晚上,睡前看看語文的記背內容即可。 在一診到三診期間(請珍惜這個時間段),因為每周都有周考,所以我每一周換一個復習策略,每周都是新的學習方法。輕松時,一周總共做了差不多一場考試的題;繁忙時,一周可能要做十套理綜十套數學,并且附帶抄生物書。這個時間就不要太在意成績了,因為你在不斷地試驗(愛迪生可是試驗了一千多次)。但是每一次考差考好都要認真總結,要不斷的去尋找一個最佳的點,which provides the best influences you need。很幸運的是,我在一診之前找到了一個大致的范圍,并且在三診左右完全確定。在高考的前一個月里,我就一直按照這個節奏生活了。 祝愿學弟學妹們能夠考上自己夢想的大學。 只要大家相信自己,并且肯努力,那么勝利就在不遠的地方。 |
|
來自: applen7ddo8jmz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