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能買到名茶,諸如“西湖龍井”、“六安瓜片”、“蒙頂甘露”,都名不副實。 其實,除了名氣,買茶還有各種噱頭。 比如年份。 能“后發酵”(酶促氧化)的茶,一是白茶,一是生普。 前者是沒有經過高溫殺青烘焙,后者是殺青不徹底。酶沒有被完全殺死,時間流逝,茶的滋味香氣會有轉化。 但綠茶、烏龍茶、黑茶、紅茶這樣高溫殺青的茶葉,時間流逝,滋味會慢慢寡淡,顏色也會變暗,難看。 現在將烏龍茶、紅茶,甚至綠茶,用類似于普洱茶的壓制工藝,蒸壓成餅,多此一舉。 花高昂的價格,去買年份久的茶,對大多數人而言,并不劃算。體驗一下就好。若買到的是年份久的綠茶,還要看看有沒有變質。 所以,不看名氣,也不要看其他噱頭。 那看什么? 第一,是否干凈。 “三有”產品,生態茶園,高山茶樹,原產地有廠直接生產。 第二,是否與身體適配。 比如有些人不能喝茶,喝了睡不著覺。主要是咖啡堿的興奮作用。可以少喝綠茶,嘗試喝紅茶。紅茶中茶多酚轉化為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等多酚類氧化產物,這類物質極易與咖啡堿作用,產生乳酪狀的絡合物,可以降低喝茶時直接攝入咖啡堿的含量,間接降低喝茶失眠的風險。 其實,一口茶湯喝下去,身體會告訴你一切。 好茶不用吞咽,順勢就滑進口中。身體會像接納自己一樣接納它,不會抵觸,也不會抑制。 綠茶久泡大多苦澀,巖茶霸氣高揚很多人不適,熟普沒有茶味,生普沖泡不慎極易苦澀。喝了許多種茶,還是覺得白茶最舒服。 白茶不像其他茶類,價格低了就喝不成。 即使是低等級的白牡丹、壽眉,也可以做到久泡不澀,茶性也溫和滋潤。 它有獨特的藥香蜜香,有超出其他茶類的保健功效,最適合做口糧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