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了解志愿規則是第1步,每個省份都會在3月份發布《招生工作規定》。屆時在陽光高考網及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網站可以查詢到。 2018志愿設置情況一覽2019年招生工作規定暫未發布,現在我以2018年我們服務的省份做一個基本介紹。
院校投檔規則及大學專業錄取規則院校平行志愿三大原則
大學專業錄取三種規則
新高考專業平行志愿 浙江省新高考實行了專業平行志愿,在志愿錄取過程中,以專業為單位,將最大化滿足考生的專業意向。 專業平行志愿可能會導致一個院校的冷門專業熱門專業,專業分差會拉大。在實際填報過程中,應當更多的參考教育部學科評估結果。 院校平行志愿需注意事項
高考志愿填報規定,各地是不一樣,但大致雷同,分為學校志愿和專業志愿。有的地區可以填9個大學志愿,有的地區是6所大學,每所大學可以選6個專業志愿。現在,各地錄取政策逐步為新高考讓路,陸續取消了批次。以前都是分批次的,一批可以填多少所學校,二批可以填多少所學校。合并批次后,學校的數量會比以前適度增多,比如合并批次的地區可以填10所甚至更多的大學志愿。 在高考填報志愿表格里,不是說大學志愿越多越好,對于對高考錄取稍有了解的家長來說,高考志愿羅列更多的大學志愿,后面的幾所大學是沒有效果的,基本上就是擺設。真正起作用的是前幾所大學志愿。 高考志愿填報大學志愿一定要合理拉開梯度,高考分數公布后,位次是明朗的。志愿填報時盡量把同一梯度的大學列為第一、第二和第三志愿,這樣風險過大。 對于批次合并的地區,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查閱所報學校的前世今生。 需要提醒的是,大學的專業志愿,有的大學目前還是有專業級差的,對于這個問題,要查閱所報大學的招生簡章,這個規定大學在招生章程里對外公布的。 高考想金榜題名,不但要考的好還要報的好;如何做到報的好“一分不浪費”,就必須知道高招錄取的具體流程,“知彼知己方能百戰百勝”,下面,我給大家詳細介紹“平行志愿”模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行志愿”模式的內涵平行志愿是相對以前順序志愿提出的,主要好處更能夠降低填報風險,目前大多數省市采用此模式。簡單講,就是在每個批次可以填報多所并列平行院校志愿,常見設置(填報院校個數)如下: “平行志愿”的常見誤區“平行志愿”的具體環節第一環節:院校投檔,各省考試院主導操作,基本原則“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具體流程請看下圖: 考生(分區分文理科)按照總分從高到低順序,逐個檢索,計算機首先檢索第1名考生的檔案,若A校有名額則A校投檔,若A校無名額則檢索B校,依次類推,至到檢索最后一個院校志愿(E志愿),若仍名額則該生退檔,進入征集志愿或者下批次報考錄取。 特別注意:一旦投檔要么被錄取,要么退檔,不會再投其他志愿,退檔意味著你所填報的這五所志愿均未被錄取。 第二環節:專業錄取, 由招生院校主導操作,基本原則“分數優先、專業優先、專業分數級差”。比如沈陽工業大學接受105名山東理科考生電子檔案,把105考生按照從高分到低分排序,逐個檢索,首先電腦檢索第一名的1號專業志愿,若有余額且符合其他錄取條件(政審、身體、單科目成績等)則該考生被1專業志愿錄取,若未被錄取則繼續檢索2專業志愿(若有專業分數級差則減去2—5分),依次類推,直到檢索到6專業志愿,若仍無余額,則計算機檢索“專業服從調劑”志愿,若服從,則還有可能被其他考生錄取,若不服從則直接退檔。接著再檢索第二名考生的電子檔案。 “平行志愿”填報的技巧如何填報平行志愿,做到有效規避退檔的風險呢,有以下填報技巧: 高考可謂是一場無硝煙的戰爭,每個高三學生都認真準備著這場“戰爭”,希望自己能夠考出一個好的成績,但是這只是考上理想大學的第一步,在得到高考成績之后的高考志愿填寫更是一場小高考,這才是決定你是否能夠進入理想大學的最后一步,也是決定性的一步。那么高考志愿是怎樣填呢?如何才能填得合理呢? 首先第一部分志愿,結合前年各高校的錄取分數線,看看自己的成績能夠有希望沖一下,也就是雖然有可能達不到這所學校的分數線,但是萬一剛好達到了呢,這就是沖。 然后第二部分志愿,就是填自己的分數是有很大把握是能達到分數線的學校,這就是穩。 最后就是第三部分志愿,萬一今年的變化太大,自己的成績都沒能到達前面的志愿學校分數線,那么你就要填一個明顯、絕對能達到分數線的學校,避免沒有一所學校招你,這就是保。 高考結束并不意味著一切就結束了,緊接著就要準備填報高考志愿,然后被報考的理想中的大學錄取之后,整個人才可以放松下來,所以說填報高考志愿也是一門學問。 那么填報志愿時可以填幾個大學呢? 準確的講,可以填報四個大學,而每個大學可以填六個專業。那么就要慎重的選擇第一志愿了,因為有的大學很注重你的第一志愿是否是他們的大學。假如兩人選擇是同一個學校,一個人考了560,他第一志愿選了這所大學,而你考慮580,可卻是第二志愿填的這所大學,雖然你分數高一些,可是人家卻不會先錄取你。 都說高考多一分,壓倒數千人,可是填報志愿卻可以做到逆天改命,有時因為你正確的選擇,可以讓自己的分數能夠發揮最大化的作用,所以填報志愿之前一定要做好細致的準備工作。 大學選擇完了之后也沒有結束,因為大學是一個大的整體,其中就分為學院和專業,所以你還要選擇一個前景不錯的專業,這樣才可以說填報結束了。 對于是選擇好專業還是好大學,我的建議是選擇一所好大學,因為專業可以在上大學之后,如果努力一下就可以轉專業,而一所好的大學的畢業證書的含金量會高很多。 這個問題要分省來解釋才行,因為每個省由于批次的設置,可以填報的院校個數是不同的,現在大部分省份一本、二本、三本(有的省份已經并入二本)、專科批次都是采用平行志愿的填報方式進行填報的。 這里只簡單介紹一下普通文理一、二本的填報院校個數。 黑龍江省: 一本A段可以填報5個院校,二本A段可以填報5個院校。 遼寧省: 一本可以填報7個院校,二本可以填報9個院校。 湖北省: 一本可以填報9個院校,二本可以填報9個院校。 河北省: 一本可以填報5個院校,二本可以填報10個院校。 河南省: 一本可以填報6個院校,二本可以填報9個院校。 山東省: 普通本科批次可以填報12個院校。 江蘇省: 一本可以填報8個院校,二本可以填報8個院校。 考生和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原則來確定目標院校,各個學校之間一定要注意拉開梯度。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評論交流。 高考志愿填幾個院校,不同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是不同的規定。有的地區是選擇六個平行志愿;有的地區還可以填八個平行志愿;在事情高考綜合改革的地區實行填報80個專業,80所大學。 有的省還是實行提前批次報志愿,在提前批次里有分a,b,c3段。a段為軍警校招生;b段為免費定向師范生,免費定向醫學招生;c段為面向國家級貧困地區和省級貧困集中連片開發地區以及有特殊需要的院校的招生。 在實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建議按照一本選大學二本選專業的原則,進行填報高考志愿。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以按照"一沖二穩三保四墊"的方法進行填報。 一沖,就是在前兩個志愿的院校中,考生可以選擇稍微比自己分數高的院校或者為此比自己高的院校進行填報。 二穩,就是目標院校錄取的平均分,錄取的最低位次,肯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選擇兩所院校進行填報。 三保,是建立在一沖,二穩的基礎之上,選擇一所大學保證錄取成功。這個層次的大學,考生可以考慮城市的因素,院校的因素,專業的因素,盡量滿足自己的個人主觀意愿,充分表達自己的愛。因為,考生有百分之百的實力填報它。 四墊,必須在前面一沖二穩就能解決問題的基礎之上,預防萬一的風險,選擇墊底的院校,把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降到零,確保萬無一失,一舉成功!可以選擇一所低端大學,但是有強大實力的專業,來作為最后的墊底院校。 對于實行80個專業,80所大學填報志愿模式的省份,考生也可以選擇冷熱搭配的院校,把院校分為四個層級;或六個層級。層級越多,把握越大,穩定性越高。按照我上面剛才講述的原則進行填報,做到萬無一失。但是,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定要根據院校的招生簡章規定,選擇的課程科目,和自己的高考成績,以及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綜合的評價,一定要精準,精確。 十年寒窗苦讀,成敗在此一舉。千萬不要以為是,不以為然。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考生和家長一定要認真學習高考志愿填報的專業知識,爭取學會填報高考志愿,確保孩子錄取到心儀的大學,心儀的專業。 人生得意莫盡歡,別教金樽空對月。每年在填報高考志愿時,總有不少人不重視高考志愿填報工作,或者被人誤導誤判,不是造成滑檔,就是造成把考生錄取到沒有就業前景,沒有特色專業的院校,導致考生選擇入學又復讀,或者畢業就失業的后果。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科學合理填報高考志愿。 高考志愿提前批次可以填報兩個學校,每個學校可以選報六個專業。其它批次每個批次可以填六個學校,每個學校可以填報六個專業。 由于平行志愿的錄取是遵循"分數優先,遵循志愿,一輪投檔"的原則。所以分數是很重要的一個依據。 那么怎樣根據自己的分數填報志愿呢? 我們不能簡單的用自己的分數與目標院校前三年的錄取分數相比較。 要用什么來比較呢? 要用線差和排名。線差就是自己的分數與本省的省控線的差值,排名就是你的分數在本省的總排名。根據這兩個數據來填報志愿是比較穩妥的。 首先,在?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中查找目標院校。?指南?中每個批次的所有院校是按照前三年錄取線差的平均值排序的,這樣,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線差,找到可以填報的學校了。然后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出六個目標院校,按照線差的高低順序填報。 目標院校確定后,就要選專業了。每個學校都可以選填六個專業,專業的錄取分數可以上網查詢。如果你想選的專業前三年的線差都高于自己的線差,就要慎重考慮,是否報考該院校。因為假如你被該校錄取,而你的分數未達到所選的六個專業的錄取線,那么,你就要被調劑到其它專業。如果不同意專業調劑,你將會被退檔。 所以,填報志愿選學校的同時,一定還要兼顧專業。 |
|
來自: 茂林之家 > 《志愿/招生/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