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oot id="ukgsw"><input id="ukgsw"></input></tfoot>
    
    • 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周忱傳

       p0oouuu 2019-04-16

      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永樂二年(1404),中進士,被選為庶吉士。第二年,成祖選擇其中的二十八人,令他們進文淵閣學習。周忱自述自己年輕幼小,請求加入。皇上贊他有志氣,答應了他。不久升為刑部主事,再升為員外郎。

        周忱有經世之才,在郎署沉浮了二十年,人們都不了解他,只有夏原吉知道他有奇才。洪熙改元后,他逐漸升為越王府長史。宣德初年,有人推薦他為知府。夏原吉說:“這不過是正常調遷,怎能盡周君之才?”五年(1430)九月,皇上因天下的財賦多得不到治理,而又以江南為甚,蘇州一府,拖欠的租稅達八百萬石,便想要找到有才干的重臣前往治理,于是由于大學士楊榮的推薦,升周忱為工部右侍巡撫江南各府,總督稅糧。

        他剛到時,便召父老來問欠稅糧的原因,他們都說豪富大戶不肯加交耗米,只好一并向小民征收,人民因為貧困只好逃亡,導致稅額愈缺。周忱于是創行平米法,令均攤交納耗米。他又請皇上敕令工部頒給鐵斛,交給各縣做為標準樣式,將搞大入小出的糧長革除。按舊例,糧長有正副三人,每年七月赴南京戶部領取勘合。工作完畢后,送回部里。他們往返的費用,都是征斂而來。周忱只設正副各一人,讓他們輪流去領勘合。工作結束后,有關官員集中收回上交戶部。百姓大為便利。周忱見各縣收糧沒有團局,糧長就在其家中貯存,便說“:這是導致拖欠的原因。”便令各縣在水邊設囤,每囤設糧頭、囤戶各一人,稱為轄收。到有六七萬石以上,才設糧長一人總管,稱為總收。人民持帖到囤交糧,官員監督他們交納,糧長只是照日期匯總而已。他還設撥運、綱運兩簿。撥運簿記支撥起運的數量,預計所運糧食到京師、通州各糧倉的損耗,來定應支給的數量。綱運簿是由他們填寫剝淺等方面的費用,回來后補償給他們。應上交省庫的羨余,仍存貯在倉庫中,稱為余米。第二年如果剩余多則加六征,到第三年加五征。

        當時,太祖平定吳地后,盡將功臣子弟的莊田抄沒入官,后來又厭惡富民的兼并,他們因犯罪而被沒收的田產,也都被稱為官田。這些官田的稅糧,即按原來租簿所記的數量作為稅糧來征收,所以蘇州府的賦稅比別的府為重,官田和民田的租總共是二百七十七萬石,而官田的稅額就占了二百六十二萬石,人民不堪承受。

        當時宣宗屢次下詔減少官田租額,周忱于是與知府況鐘經過幾個月的計算,將蘇州官田租稅減到七十二萬余石,其他府也依次減少,人民這才稍得解困。七年(1432),江南大豐收,皇上詔令各府縣以官鈔平價收購糧食以備賑濟和借貸,蘇州于是購得米二十九萬石。所以當時公侯的祿米,軍人官吏的月俸,都由南戶部支給。蘇州、松江百姓轉輸到南京的稅糧,每石加收費用開支六斗。周忱上奏請令就各府支給,貼給船價米一斗,所剩的五斗,總計總數有四十多萬石,再加上用官鈔所購買的,一共得米七十萬余石,遂設倉庫貯存起來,名叫濟農。濟農米除用于賑濟和借貸之外,每年還有盈余。大凡綱運花費、風濤漂沒、被盜挨搶,都可從這里借貸,待秋收之后再如數還官。至于修圩、筑堤、開河、浚湖所支的口糧,則不用償還。耕種者來借貸,必先查清他家的各方面狀況以及田地多寡,然后再借給,秋收后與稅糧一起收回,遇到荒年再賑濟。對奸頑不償還的人,以后不再借給。他把這些都定為條例報告朝廷。皇上嘉獎他。在周忱任內,江南的幾個大府,小民不知道有災荒,夏秋兩稅不曾有拖欠,這都是周忱的功勞。

        當時漕運糧食,軍運和民運各半。軍運由國家給船,民運則是租用船只,加以雜耗,每交納三石糧食大約要多加一石,而往返需要一年,耽誤農事。周忱與平江伯陳蠧商議,決定民運到淮安或瓜洲水路邊上后交兌,再由軍隊漕運到通州。運到淮安的每石加交五斗,運到瓜洲的再加五升。運到附近以及南京的衛所而沒過江的,即倉交兌,每石加交過江米二斗,襯墊蘆席也折成米五合交納。由軍人兌運如果遇風延期到達,則令州縣支給贏米。在瓜洲水邊設糧倉,遷米去存貯,量支余米給守倉人。由此而漕運費用大大節省。

        民間每年把馬草運到兩京,勞費難以估算。周忱請每束折成白銀三分,在南京則將所折的銀兩就地買納。京師百官的月俸,都要持帖到南京領取。米賤的時候,俸帖七八石,僅換得白銀一兩。周忱請檢查出稅重的官田、極貧的下戶,準許其兩稅折成金花銀交納,每兩抵米四石,解送往京師用來兌換俸祿,這樣百姓出得很少,而官俸常足。嘉定、昆山等縣每年要納布,每匹重三斤,抵糧食一石。到他們解送上交時,因為線粗而被退回的達十之八九。周忱說“:布線細則重量必輕,而價錢更高。現在既然是論重量交納,他們勢必不會做得太細。請從今以后,不論輕重,只論長短是否符合規格。”皇上聽從了。各府的驛馬以及一切供應所需,原來都向馬頭領取,有了耗損,則馬頭就橫征補買。周忱令每畝田出米一升九合,與秋糧同時征收,根據馬的上中下價值給米。

        正統初年,淮安、揚州受災,鹽稅虧損,敕令周忱去巡視。周忱上奏令蘇州等府,撥出余米一二萬石運到揚州鹽場,允許可以抵消明年的田租,灶戶可以納鹽領取米糧。當時米貴鹽賤,此舉使國家得鹽,百姓得米,公私大利。不久敕令周忱兼理松江鹽稅。華亭、上海二縣拖欠的賦稅達六十三萬余引,灶丁逃亡。周忱認為田賦應養農夫,鹽稅應養灶丁,因即上書提出四項建議。皇上命從速實行。周忱因此減少灶戶的運耗,計得米三萬二千余石。也仿濟農倉的辦法,設置贍鹽倉,將逃亡灶戶的缺額補上。由此鹽稅大增。浙江應當造海船五十艘,朝廷交周忱計算費用。周忱召都城工匠來問,他們說一艘需要米一千石。周忱認為要成大事不宜舍不得花費錢財,他將每艘費用減去二十石后上奏朝廷,竟得批準。因九年任滿,他升為左侍郎。六年(1441),命他兼理湖州、嘉興二府稅糧,又命他同刑科都給事中郭瑾審理南京刑獄案件。

        周忱一向追求簡易。先前,大理寺卿胡概為巡撫,用法嚴厲。周忱一切都力求簡易,來告發的人他常常不理。有人當面攻擊他偏差“:您不如胡公。”周忱笑道“:胡卿奉敕令,責任在于祛除民害。朝廷委任我,只說要安撫軍民。朝廷的授命不同而已。”他既久在江南,與官民已非常熟悉,情若家人父子。他每次行走村落,總是屏去侍從人員,與村夫民婦交談,從容問他們的疾苦,為他們提意見和處理。他對待屬下,即使是卑官冗吏,也悉心訪求他們的意見。遇到有才能的長吏,像況鐘和松江知府趙豫、常州知府莫愚、同知趙泰等人,他都推心與他們討論籌劃,務必盡其所長,所以事情無不得到實施。他常到松江視察水利,見嘉定、上海之間,沿江長滿茂草,多淤塞水流,便疏浚上流,使昆山、顧浦等地河水,都迅流而下,沖開了壅塞的地方。閑暇時他單槍匹馬往來江上,見到的人還不知道他是巡撫。前后經歷宣德、正統二十年,朝廷對他的委任更專。他兩遭親喪,皇上都強令他出來理事。周忱因此更加發奮,發現利害必提出建議,而皇上對他也是言無不聽。

        當初,周忱想減少官田稅額依照民田來征稅。戶部的郭資、胡氵熒上奏他變亂成法,請求加罪于他,宣宗嚴厲責備郭資等人。周忱曾說“:吳淞江畔有沙涂柴場一百五十頃,水草茂盛,蟲子蚱蜢多生長其中。請募民去開墾,這樣可以增加國家收入,還可以消去蟲災。”他又說:“丹徒、丹陽二縣被江水淹沒的田地,賦稅還沒有去掉。建國之初免稅之家,他們的田地多并入富家,應該向他們征稅,而被江水淹沒的田地則應免除,這樣稅額不減而貧富又均。無錫官田所征的白銀太重,請改征租米。”回報都說可行。他因災荒而請求免除租稅,以及陳述其他方面的利病還不少,小的方面他便自行處理,無所顧慮。到后來他見獻身稅充盈,更求進一步發展。修葺公舍學校、先賢祠墓、橋梁道路,以及崇飾寺廟道觀,饋贈朝廷官員,資助過往客人,他都毫不吝惜。下級官員從中漁利,他也不甚過問,因此屢次受別人指責。

        九年(1444),給事中李素等人彈劾周忱妄自更改制度,專擅科斂,周忱上書辯解。皇上認為余米既然是公用,便不對周忱問罪。先前,奸民尹崇禮想阻撓周忱的制度,上奏周忱不應當多征耗米,請深究主管倉庫的人,周忱為此廢去先前的制度。后來兩稅又出現拖欠,百姓無所依賴,都說不方便。周忱于是上奏調查尹崇禮之罪,仍實行先前的制度。又因九年任滿,升為戶部尚書。不久因江西人不得任戶部尚書,便改為工部尚書,仍任巡撫。

        景泰元年(1450),溧陽百姓彭守學又像尹崇禮那樣攻擊周忱,戶部便請派御史李鑒等人前往各府調查。第二年又因給事中金達的建議,召周忱回朝。周忱于是自述道:“臣還沒有負責此事之前,各府的稅糧沒有一年不拖欠的。自從臣到任后,制定制度,鏟除弊端,節省浮費,使每年不但沒有拖欠的租稅,反而還有盈余。凡原來公用開支所需要和向百姓征取的雜費,現在都從余米中支給。有的借貸出去還沒還回來,遇到赦令就寬免了;有的沒有估算當時的價值,以致高低不一。但因臣奉有宣宗皇帝和太上皇的敕諭,允許臣相機行事,所以在支用方面臣不用再報告朝廷。現在彭守學上奏揭發,戶部派官員去追查,實是臣出納不謹,死有余罪。”禮部尚書楊寧說:“胡亂開支之用在于周忱,現估計剩下的錢財,都是取之于民間,百姓因此有的棄家逃竄的。請將正統以前的免予追究。”詔令批準這一請求,并將李鑒等人召回。后來言官還紛紛彈劾周忱,請把他正罪。景帝一向知道周忱賢明,大臣也多保護他,便只令他退休。

        但當時理財的人,沒人能超過周忱。他理財以愛民為本。設置濟農倉時,雖然與百姓定有期限,但到時多不追取。每年征收完畢后,過了正月中旬,總是下檄文放糧,說:“這是百姓交納給朝廷后的剩余部分,現還給百姓使用。希望你們努力種朝廷之田,秋后再納朝廷之稅。”他的張弛變通,都足可以為后人所仿效。各府的余米,數量多得無法統計,公私富足,還可幫助外府。景泰初年,江北發生嚴重饑荒,都御史閎王..向周忱借三萬石糧食。周忱為他考慮到來年麥熟,給了他十萬石。

        周忱個性機警。錢谷數萬,他一屈指便可計算清楚。他曾暗中用本子記下天氣的陰晴風雨。有人說某日江中遇到大風,損失了米糧,周忱說那一天江中無風,那人驚服。有個奸民故意擾亂他的舊案來試試他,周忱說:“你在某時到我處辦事,我為你辦理,你還敢騙我嗎?”三殿重建時,詔令征用一萬斤牛膠,做彩繪之用。周忱正好赴京,他說庫存的牛皮,歲久已經腐朽,請拿出來煎膠,等回去后再買牛皮來償還國庫。土木之變,執政的人建議要焚燒通州糧倉,斷絕敵寇軍資。周忱正好因議事到京,他說倉米有數百萬,可充京師部隊一年的糧餉,如令他們自己前往取回,則馬上就會取光,何至于要將其燒掉。不久,詔令馬上制造數百萬付盔甲。周忱算出洗鐵拋光盔甲的工作量大,命令先澆錫,幾天之后全部辦齊了。

        周忱被彈劾后,皇上命李敏取代他,敕令他不要輕易更改周忱的制度。但從此以后戶部將所積存的余米收為公家賦稅,儲備糧食蕭然無存。后來吳地發生嚴重饑荒,人民道死相望,租稅又依舊拖欠了。人民更加懷念周忱不已,到處建生祠祭祀他。景泰四年(1453)十月,周忱去世。謚號文襄。                                                                    

      周忱 - 明朝名臣 

      周忱(chén)(1381年-1453年),字恂如,號雙崖,江西吉水人。明朝前期名臣,以善理財知名。

      永樂二年(1404年),周忱登進士第,補翰林院庶吉士。翌年進學文淵閣,尋擢刑部主事,進員外郎洪熙元年(1425年),遷越府長史。

      宣德五年(1430年),授工部右侍郎,奉命巡撫江南,總督稅糧。在任二十二年,常私訪民間,詢問疾苦。理欠賦,改稅法,屢請減免江南重賦。與蘇州知府況鐘反復計算,將蘇州一府賦自二百七十七萬石減至七十二萬余石。其余府按次序減少。

      累官工部尚書,仍為巡撫。晚年遭誣陷罷職,致仕歸家。景泰四年(1453年)卒,年七十三,謚號"文襄"。著有《雙崖集》。

      人物生平

      折疊早年經歷

      周忱為永樂二年(1404年)進士,被選為庶吉士。自請進文淵閣,與修《永樂大典》等。授刑部主事,進員外郎

      折疊浮沉郎署

      周忱雖有經世才,但浮沉郎署二十年,未得升遷。夏原吉知之,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薦遷越府長史。宣德五年(1430年),又經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的賞識,被薦為工部右侍郎,巡撫江南諸府,總督稅糧

      折疊整頓稅糧

      周忱像周忱像周忱巡撫江南的一個重要使命是整頓江南稅糧。江南田賦重,賦稅拖欠,百姓生活艱難。周忱到任后,深入民間,調查研究。他不帶任何隨從,向農夫村婦詳細詢問最感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在哪里,希望如何處置。時間長了,百姓有什么心里話都愿意向他傾訴,彼此相處如家人父子。他對下級也比較寬和,有好多事情主動同他們商量,向他們請教。對有才干的官員,則放手提拔使用。如蘇州知府況鐘、松江知府趙豫、常州知府莫愚都成為他得力的左膀右臂,共同促成了江南的經濟改革。

      明代江南官田重賦,是明代經濟財政中一個十分特殊的現象。沉重的負擔,迫使農民大批逃亡,國家稅源減少,拖欠嚴重。蘇州府,從永樂二十年至洪熙元年(1422年-1425年)欠糧三百九十二萬石;松江府,從永樂十三年至十九年(1415年-1421年)不得不免征幾百萬石。宣德初年,蘇州府累計拖欠至七百九十萬石。宣德五年(1430年),松江額定征收田糧的起運部分為四十三萬九千石,實征六萬六千石,只征得百分之十五。實在如有人所說:"只負重稅之名,而無征輸之實。"從朱元璋時候起就一直頒布減輕稅額的詔令,但多數情況是朝令夕改,言而無信。因為江南是朝廷的財賦重地,承擔著官僚、勛貴的巨額俸祿支應。到宣德年間,問題已經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了。宣德五年(1430年)宣宗再次下詔減輕官田稅額,而戶部考慮到支出的困難,往往"私戒有司,勿以詔書為辭"。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周忱被派往江南整頓田賦。周忱拉皇帝詔書作大旗,抵制戶部的壓力,與蘇州知府況鐘等經過一個多月的籌算,對各府的稅糧都作了認真調整,僅蘇州府即減七十二萬石(《明史·食貨志》)。周忱本想更多地降低一些官田稅率,如:當時一種田稱古額官田,稅額特別重,耕種者無力負擔,周忱請求依民田起科。太子太師郭資和戶部尚書胡濙便彈劾他"變亂成法,沽名要譽",要求給以懲治。宣宗雖然批評了郭資、胡濙,但也沒有答應周忱的請求。朝廷不愿承受更多的"損失"。周忱便把思路轉到以靈活的政策辦法促進賦役改革和均平負擔上來。

      折疊運輸改革

      糧食的運輸征解是田賦制度中一個十分困難與棘手的問題。當時江南田糧運送北京,有軍運,有民運。民運中,運夫百姓的負擔相當沉重,"軍船給之官,民則僦舟,加以雜耗,率三石致一石,往復經年,失農業。"周忱與漕運總督陳瑄商議,將江南漕糧兌給漕軍運輸,具體辦法是:民運至淮安或瓜洲水次交兌,然后由漕軍運至通州。每正糧一石民運至淮安,加耗糧五斗,運至瓜洲,加耗五斗五升。江南衛所官軍就附近倉廒直接運輸,另加給過江米二斗,鋪墊蘆席費五合。這個辦法,農民既省費用又便利,漕軍也得到了實惠。

      運輸要加耗,鼠雀吃食、水中漂沒、腐爛等都會有消耗。所以田糧正項之外,耗米征收是一大負擔,也是一大漏卮。最大的問題是"豪有力者只供正額,而一切轉輸諸費,其耗幾與正額等,乃獨責之貧民。此耗之不得其平也"。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宣德八年(1433年),周忱創"平米法"。平米,指正額與耗米兩項而言。其辦法是:"官民田皆畫一加耗。初年正米一石加耗米七斗,計輸將遠近之費為支撥。支撥之余者存積縣倉,曰余米。次年余米多,正米一石,減加耗為六斗。又次年益多,減加耗為五斗。"在平米法的基礎上,又建立"濟農倉"。濟農倉米的來源,其一就是平米支撥后存留的余米,此外,還有豐收年發官鈔所糴儲存的糧米,以及奏定"京俸就支法"所節省的耗米。據周忱于宣德七年所奏:"先是,蘇、松、常三府歲遠南京倉米一百萬石,以為北京武職之俸。每石外加盤用耗米六斗。然前俸既可以南京支取,獨不可以三府就取乎?是歲,減耗米六十萬石。"又據《明史·周忱傳》,這個就支辦法規定,給予就地支取者每俸米一石船價米一斗。所節余部分是耗米每石五斗。另外,在某些縣份還有向富人勸借米,清理豪右侵占絕戶田租等。濟農倉除去用于賑貸貧民耕作食用之外,"凡陂塘堰圩之役,計口而給食者,于是取之;江河之運不幸遭風濤亡失者,得以假借"。"買辦納官絲絹,修理舍、廨、廟、學,攢造文冊及水旱祈禱"等都隨時支用。這種把田賦的征收與徭役的支出混合使用的辦法,實際上開了賦役合征的先河。在明代賦役制度的改革中具有開創意義。周忱亦以善理財賦著稱,如《明史·周忱傳》指出:"終忱在任,江南數大郡,小民不知兇荒,兩稅未嘗逋負,忱之力也。"

      正統初年,由于寶鈔的貶值和銅幣的窳敗,銀貨幣以其不可阻擋之勢流通開來。連國家與皇帝的權威也不得不屈服于它的勢炎。于是江南四百萬石漕糧也折征為一百萬兩白銀。這就是金花銀的出現。田賦實物稅糧改折為白銀,對納稅者免除了運輸等盤費與麻煩,就是改折為布、絹等"折色"物品,也比繳納"本色"糧米合算。周忱向朝廷盡可能爭取繳納"折色",同時,利用米糧、布絹、白銀作為調節賦稅負擔的杠桿。"忱請檢重額官田、極貧下戶兩稅,準折納金花銀,每兩當米四石,解京兌俸,民出甚少,而官俸常足。"松江為明代棉紡織中心。洪武時已有以布折賦的先例。周忱再次奏請恢復松江、常州部分秋糧折布繳納。

      明代有按田糧隨征馬草的稅目。馬草運輸比糧食尤難。周忱奏請每束折銀三分,繳付南京,由南京就近購買。公私皆便。洪武間,因為北方地曠人稀,便于江浙蘇、松等處按田糧僉派人夫到鳳陽等地養馬走遞,充當驛夫。正統間,周忱奏請以秋糧帶征耗米,易銀交付北方有關地區,從而減輕了江南馬夫的負擔。

      正統初年,周忱被任命巡視淮安、揚州鹽務,以整理那里的鹽課拖欠。

      周忱命蘇州等府撥余米一二萬石至揚州鹽場,抵作田賦,而令灶丁納鹽支米。當時米貴鹽賤,饒足,施及外郡。

      折疊黯然離世

      周忱的改革觸及了地方豪強的利益,在朝廷也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正統七年(1442年),豪強尹崇禮攻擊他"多征耗米"。

      正統九年(1444年),給事中李素等彈劾周忱"妄意變革,專擅科斂"。

      景泰元年(1450年),當國難當頭之際,應天府豪民彭守學又攻擊周忱"多收耗米",甚至攻擊他"變賣銀兩,假公花銷,任其所為,不可勝計"。戶部竟奏請"分往各處查究追征"。

      景泰二年(1451年)八月,周忱被迫致仕。"忱既被劾,帝命李敏代之,敕無輕易忱法。然自是戶部括所積余米為公賦,儲備蕭然。其后吳大饑,道饉相望,課逋如故矣。民益思忱不已,即生祠處處祀之。"

      景泰四年(1453)十月,周忱去世,終年七十三,謚號"文襄"。                        

      人物評價

      彭韶:學博而邃,禮和而恭。茂著才猷,爰作司空。撫綏南服,國計以豐。民無移粟,歲不知兇。惇大成裕,沛乎有容。沒而尸祝,人仰休風。二十八宿,孰能右公。

      程敏政:①成化己亥之春,予謁告,自新安還朝,歷其境,率聞父老談故平江伯陳恭襄公、工部尚書周文襄公多至感泣,乃知忠賢之有益于人國如此。 ②周公起江右,歷官大司空。文章夙有志,嘗叩蓬萊宮。愿藉九天寵,致身列宿中。刑曹得良譽,藩輔無全功。南畿與西浙,國賦憂難充。主上屢顧之,政柄付此公。肩輿行列郡,活計歸深衷。倉囷日委積,貨布時通融。出納有盈縮,歲事無豐兇。坐令數千里,民力不告窮。紛紛兩京道,續續舟車通。鄰封借羨馀,邊檄分陳紅。東南二十年,一老如帡幪。云胡事弗偶,讒起驚宸聰。公歸浩難期,民惠嗟無終。所在貌公容,如奉家主翁。我生已遲暮,素仰先達風。茲來識民隱,非獨暵澇螽。文法豈不密,治效將無同。公名當益顯,日與江流東。

      顧清:嗚呼!吾安得親見斯人哉。

      徐咸:祖宗時,中外大臣亦多久任,如蹇忠定在吏部三十余年,夏忠靖在戶部二十八年,胡忠安在禮部三十二年,三楊在閣下俱三四十年,黃忠宣鎮交趾二十年,周文襄巡撫南圻二十二年,于肅愍巡撫河南、山西一十八年,王忠肅巡撫遼東十余年,在吏部十六年。委任既專,聲望益重,此所以得行其志也。

      嚴嵩:①尚書舊里說山前,松栢陰陰有墓田。何止鄉邦崇盛烈,吳人碑碣更林然。 ②南圻治賦閱星霜,功在朝廷未可忘。中秘儲才得公等,貽謀端合拜文皇。

      王世貞:巡撫之久,無過于于肅愍、周文襄,于十八年,周二十一年。

      屠隆:楊文貞士奇、李文達賢、周文襄忱、李文正東陽、張文忠孚敬通達國體,動合機宜,光贊廟謨,永垂鴻業,經濟名臣,其最卓犖者哉。

      何喬遠:周忱為國家生財,節用之臣,交際沾接,雖閹寺權勢,亦得其心,以故久安于位,名稱至今在吳中。...三君子(周忱、楊信民、劉綱)并古之所謂遺愛者歟?

      張廷玉:周忱治財賦,民不擾而廩有余羨。此無他故,殫公心以體國,而才力足以濟之。誠異夫造端興事,徼一時之功,智籠巧取,為科斂之術者也。然河渠之利,世享其成,而忱之良法美意,未幾而澌滅無余,民用重困。豈非成功之有跡者易以循,而用法之因人者難其繼哉。雖然,見小利而樂紛更,不能不為當日之嘵嘵者惜也。

      折疊

      個人作品

      周忱著有《雙崖集》。《皇明經世文編》輯有《周文襄公集》。

      史料記載

      名山藏·卷六十一·熙宣二朝臣》

      明史·卷一百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热只有频精品6狠狠|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电影不卡|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乱子伦一区二区|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亚洲av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成人网站国产在线视频内射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虎虎视频 | 东京热人妻丝袜无码AV一二三区观|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国产蜜臀av|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少妇人妻偷人精品免费| 男人添女人下部高潮视频| 在线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好深好爽办公室做视频| 翘臀少妇被扒开屁股日出水爆乳| 国产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午夜毛片精彩毛片| 亚洲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 视频一区 二区三区 |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少妇AV射精精品蜜桃专区|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本码视频| 福利一区二区不卡国产| 四虎成人精品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不卡电影| 国产啪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67194熟妇在线观看线路| 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全国最大成人网站| 红杏亚洲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激情国产精品| 欧美人与动人物牲交免费观看| 国产情侣激情在线对白|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