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朋友是'鼓勵式教育'的忠實追隨者,認為對于孩子的教育不一定非得是嚴厲的,鼓勵式教育也可以讓孩子成長的很好,并且更加有利于孩子的自信心的培養。讓孩子在積極正面的環境中成長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所以當寶寶做錯事時,朋友會說'沒關系,下次你一定會做好的!'當寶寶哭鬧的時候,朋友會說'寶寶最乖啦,你一定會表現的更好的。'每天都把'寶寶最棒!'掛在嘴邊。可是孩子似乎并未按照朋友的預想成長,很多時候對于這種'鼓勵式教育'并不感冒,甚至有種鼓勵免疫的感覺,繼續我行我素,并且因為知道一定不會遭到批評和指責,更加傾向于調皮和哭鬧。面對這種狀況,朋友也十分的迷茫,難道'鼓勵式教育'真的不靠譜嗎? 相信很多堅持'鼓勵式教育'的家長對于這種效果不明顯是有所迷茫的,不可否認的是,這種教育方法相對于嚴厲的'打擊式教育',更加能夠有利于孩子接受,也有著很多正面的教育意義。但是很多家長由于對于這種教育方式存在認識上誤區,導致這種教育方式的優勢被大為削減。 '鼓勵式教育'的誤區1.流于形式,忽略'鼓勵式教育'的真正內涵 很多家長以為經常說'寶寶你很棒!'這就是鼓勵式教育了,這顯然是過于流于形式了。對于孩子采用的這種教育方法,家長要注意其教育內涵。在鼓勵孩子時要有具體的內容,表達不要過于空洞。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很枯燥而不愿意配合。 2.不關注孩子的感受,空有鼓勵的框架 家長沒有注意到孩子的感受,不分情況、不分場合的進行鼓勵。這樣的鼓勵明顯會缺少激勵作用。僅有鼓勵的框架,但是卻沒有因材施教的靈活性,明顯取得的效果會不夠理想。 3.一味的教育輸出,不注重孩子的反饋 家長只注重教育理念的表達,但是卻沒有關心到孩子的反饋,如果孩子對于這種教育方式不感興趣,那么家長就有必要進行調整。如果孩子并沒有很好的配合這種教育方式,家長也不過是沉浸在自己的教育幻想之中,沒有實際意義。 可見,在家長的'鼓勵式教育'中還是比較容易產生一定的誤區,如果沒有正確的了解的話,很容易就會產生偏差。并且這些認識誤區也會對孩子產生不利影響,這也值得家長重視。 '鼓勵式教育'的誤區對孩子的不良影響1.造成孩子是非觀模糊 一味地鼓勵會讓孩子丟魚是非觀的確立有一定的偏差,對于是非的界限非常的模糊。父母對于對錯都是一樣的態度,那么孩子就會比較難于區分,這對孩子的是非觀建立是不利的。 2.孩子對于自己沒有正確的認識 家長過分的鼓勵孩子,會使其對于自己沒有正確的認知,過于自負的心理狀態并不有利于孩子成長。很多時候家長的鼓勵也會讓孩子陷入對于自己認識不清的誤區。 3.對于做錯事帶來的后果沒有充分的認識 只是鼓勵孩子,而沒有對孩子錯誤行為的提醒,這會讓孩子意識不到做錯事是有后果的,是要承擔責任的。家長過于柔和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覺得做錯事并沒有什么大的影響。再次做錯事的時候會更加不以為然。 家長的教育方法的選擇更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具體的進行分析,采用恰當的教育方法,才能有利于孩子的言行規范。家長如何正確的進行'鼓勵式教育'就顯得更加有重要意義一些。 家長應該怎樣進行'鼓勵式教育'1.有同理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 從孩子的角度進行處罰,理解孩子內心的心理狀態,更加有針對性的進行鼓勵表達。這樣更有利于孩子接受一會得到孩子的配合。 2.以對孩子狀況充分了解為基礎 家長充分了解孩子的自身狀況,并且以此為教育基礎才能更加有的放矢。如果對于孩子缺乏了解,顯然會造成家長的鼓勵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這樣就很難達到對孩子的激勵以及行為的規范。 3.結合孩子的認知水平進行方法的選擇 在'鼓勵式教育'時,孩子的認知水平是有限的,家長需要在這個方面有所重視,這樣才能夠找到恰當的表達。否則容易造成孩子對于家長的表達不理解的狀況,影響'鼓勵式教育'的實施。 于此同時,家長在'鼓勵式教育'中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加以重視。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這需要家長不斷的根據孩子的反饋進行調整,并非一成不變。 家長在'鼓勵式教育'中需要重視的問題1.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鼓勵式教育'的內容大有不同 很顯然,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于鼓勵的內容需求是有所不同的。家長有針對性的鼓勵更加能夠得到孩子的回應,否則很容易被當做是無效的溝通被忽視。 2.對于不同性格的孩子'鼓勵式教育'的效果大有不同 不同性格的孩子對于'鼓勵式教育'的接受能力也有差異。比如說比較叛逆的孩子對于'鼓勵式教育'會有所忽視,家長很難得到孩子的正面反饋。 3.不過分迷信'鼓勵式教育'所能達到的效果 家長對于'鼓勵式教育'也應該有正確的認識,不應該過分的迷信'鼓勵式教育'的影響。很多時候父母對于教育方式的了解是有欠缺的,不切實際的把期望寄托在教育方式上,不如將其正確的看待,靈活的進行調整。 ![]()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對于孩子的影響很大,但是對于父母的教育方法,很多時候孩子并不能很好的接受。如果家長以為的注重教育理念的輸出,但是不重視孩子的反饋,那么這種教育方法也常常會脫離實際。'鼓勵式教育'并非是一定能取得成功,這與家長教育方法和孩子的接受程度很有關系。雖然鼓勵式教育是時下流行的教育理念,但也是需要家長多加權衡和思考的,否則很容易流于形式而缺乏可操作性。 ![]()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