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藁城區城區西10公里、307國道北側,有一個村莊叫臺西村,隸屬于崗上鎮。 歷史悠久的村落臺西村以前并不叫臺西,據《藁城縣志》記載,臺西村在明朝以前,稱為許村,那為什么改了名字呢?原來,在許村東南約10公里處,還有一個徐村。明朝時,徐村出了個禮部尚書石珤,威望極高,在明朝成化末年,他和弟弟石玠一同考上進士,加上其父石玉,也是一名進士,被稱為“一門三進士”。因為許村、徐村語音相同,常常出現誤會,根據許村東北三個土臺的地貌特征,將許村改名為臺西,一直沿用至今。 臺西村有著悠久的歷史,著名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臺西商代遺址,就坐落于該村,位于臺西、莊合、故城、內族四村之間,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以3個高大的“臺疙瘩”(西臺、北臺、南臺)為中心。“西臺”在臺西村東北約260米處,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80米,高6米;“北臺”在“南臺”北邊約400米處,東西長約100米,南北寬約60米,高6~7米,兩端高,中間低,呈馬鞍形;“南臺”在臺西村東約200米處,因為常年取土,現已不復存在。 經過歷史考古發掘,不少專家、學者認為,從臺西遺址所處的地理位置、范圍的大小及其所包含的文化內容看,臺西可稱得上是商代時期中國北方一重鎮,出土的文物,經國家文物局和河北省文物研究所鑒定,認為這片遺址為商代中期(約公元前14世紀)的文化遺存,臺西應該是商王朝王畿內的一個重要都邑,是目前石家莊境內發現并確認的最早的城垣遺址。 孕育了3500年的寶藏臺西村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還有一個孕育了長達3500年的寶藏。 1973年6月,河北省文管處組織考古隊,對臺西商代遺址進行了發掘。這次發掘,讓考古學家們大吃一驚,在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區域,先后共挖掘1889.75平方米,發現房屋遺址14座,水井兩眼,灰坑134個,墓葬112座(其中有奴隸殉葬墓10座)。出土文物有陶器、石器、玉器、青銅器等3000多件。據考古學者推斷,最早在這里勞動生息的是仰韶文化時期的人類。 在考古報告上,我們看到,當時這里發掘的14座商代房屋遺址,根據地層疊壓關系和出土物比較,分為早期和晚期。其中早期房子清理出2座,為半地穴式;晚期房子清理出12座,大部分為木制梁架的地面建筑,有硬山頂式、平頂式房子和斜坡頂式廈子等類型。房子的形制、結構以及建筑技術,都比早期建筑有很大進步。房屋墻壁也已經脫離了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和商代前期使用“木骨泥墻”階段,下半部夯土筑起,上半部用土坯砌壘。值得注意的是,在房屋山墻上留有“風窗”,這更是開創了房屋建筑史上防潮設備的先河。這座房子營造,還曾使用人牲祭祀,不僅有牛、羊、豬三牲,還有男女活人做祭祀犧牲。 其中的文化遺物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蚌貝器、漆器、甲骨、紡織品和植物種仁等。陶器多為夾砂和泥質灰陶,亦有其他彩陶,紋飾繁多,既有生活用器,又有生產工具;石器一般都經磨光,刀、鏟、鐮最多;骨角器加工精細,表面有光澤;漆器表面呈浮雕式花紋,先雕刻,后涂漆;紡織品以麻布為主,兼有絲品,包括絲織和麻織,這充分說明當時的紡織技術已有較高水平;植物種仁經鑒定均為藥用的桃仁和郁李仁,聯系同址出土的醫療器具砭鐮,我們可以認定,當時的醫藥事業,已有一定程度的發展。 七項“世界之最”的驚現更令世人震驚的是,這次發掘加上1972年的出土,共發現了七項“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早的鐵器 1972年11月,當地農民在“西臺”南側取土時發現的鐵刃銅鉞,生產于距今約3400多年前,是世界上最早的鐵器。經過鑒定得出兩種結論:一種說法認為這件鐵刃銅鉞使用的鐵,是利用隕鐵鍛造而成的;另一種說法則認為,這件鐵刃銅鉞使用的鐵,含有碳的成分,應該是人類冶鐵打造而成。 世界上最早的鐵礦渣在臺西遺址上出土的鐵礦石和經過冶煉的鐵礦渣,證明早在公元前1400年前,這里就開始采礦冶鐵,把人類冶鐵的歷史,從春秋時期,又上溯了數百年。 世界上最早的手術器械 在臺西遺址上出土的石質砭鐮,其實是3400多年前的手術刀。當時,在臺西一個奴隸主墓葬中,首先發現了一個精美奢華的漆器盒,里面放著一枚石鐮。石鐮本來是勞動農具,但經過專家分析鑒定,這件石鐮,原來是一件割膿瘡的手術刀,稱為砭鐮,是世界上最早的手術器械。 世界上最早的平紋縐絲紡織品 在臺西遺址上出土的平紋縐絲織物——縠,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平紋縐絲紡織品。它證明,早在公元前14世紀,這里的先民,就已創造并熟練掌握了紡織縐絲的技術,這是世界紡織技術史上一個偉大的創舉。 世界上最早的脫膠麻織品 在臺西遺址上出土的麻布殘片,經專家鑒定,是經過人工脫膠處理的麻纖維合股紡織而成的,其紡織工藝水平與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的麻布相當,而年代卻早了10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使用人工脫膠技術處理的麻織品。 世界上最早的酒曲實物 在臺西遺址上發現了配套齊全的釀酒作坊,并且出土了8.5公斤酒曲酵母遺骸,這充分證明,中國使用酒曲釀酒至少有3400多年的歷史。臺西酒曲,成為世界上保存年代最久的酒曲實物。 世界上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釀酒作坊遺址 在臺西遺址上發現了一座保存完整的釀酒作坊,從中出土了46件釀酒用的陶器,包括煮糧食用的“將軍盔”、陶鬲和灌酒用的漏斗及壺等盛酒器,是世界上保存最好、年代最久的釀酒作坊遺址。 對燦爛文明的保護與傳承通過對臺西村商代遺址的考古、發掘、整理和研究,專家們一致認為,臺西村這一帶的商文化與商王室密切相關,臺西商代遺址與河南安陽、鄭州的商代遺址有許多共同點,但亦表現出了自己的特性;而和我國江南幾處重要的商代遺址之間也存在著文化上的某些聯系,這說明江南和中原商代文化之間是互相影響的。總之,臺西商代遺址,集中反映出我國商王朝興盛的文明。 臺西村商代遺址的考古發現,對研究藁城的歷史和人文起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它表明早在商代中期,藁城的先民就在此生息繁衍,創造出舉世矚目的人類文明,這不僅在我國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就是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注:參考資料《藁城文物》(第七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