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M是英文Customer-to- Manufactory(顧客對工廠)的縮寫,中文簡稱為“客對廠”。一件商品從廠家到顧客手上的過程,經歷過幾次變遷: 在手工作坊的年代 ,過年要做一件新衣服,本人(顧客)與店家直接對接,量體裁衣。優勢是完全的一對一定制。問題是店家的服務范圍和客戶數量非常有限。在大批量生產的工業化時代 ,一件衣服從工廠出來要到顧客手中,需要經過諸多復雜的流程。首先是廠家的新產品研發、復雜的供應鏈環節,工廠的規?;a,再經過多次的批發和零售環節,最終到了顧客手中。雖然工廠的規模化生產成本大大降低,但是流通環節又增加了很多成本,到顧客手上價格也不低。而且一件衣服從廠家到顧客手上的周期很長。這些商品多半是標準化的,比如衣服,不管是款式還是尺碼,都是廠家根據經驗設計的,缺乏個性化。目前,絕大部分的企業、絕大部分的商品還是這種模式。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 ,隨著工業互聯網,或者說互聯網+制造的發展,又有機會實現客戶與工廠的直接對接,實現個性化定制。而且,此時的個性化定制是大規模的、低成本的、快速交付的。
C2M模式和現行的大規模生產模式有什么不同呢?我們通過一張圖表來看看: 從供應鏈角度看:傳統模式是先生產再銷售,不知道生產的商品能否賣出去?如果賣不出去就要打折銷售,就要形成庫存,占壓資金??梢哉f這個生產是盲目的。 C2M模式是顧客通過互聯網先下單,廠家收到訂單再生產。這就確保每件商品都是有客戶需求的,不存在賣不出去的情況,也不存在任何庫存。這就是我們搞精益生產追求的拉動式生產,零庫存,可以說將精益生產做到了極致。 傳統模式下,要經過層層分銷,商品才能到顧客手上。C2M模式下,完全是一個短鏈銷售模式,從廠家直接到了顧客,中間沒有任何流通環節,大大節約了中間成本。
以服裝、酒類行業為例,這樣的行業,中間環節的成本相當高。這個節約的費用就可以由廠家和顧客進行分享。最重要的是,廠家先收款再生產,徹底解決了生產企業的現金流問題。目前,大部分生產企業都存在三角債,而且還存在大量的逾期應收款。C2M模式下,企業不再為資金犯愁。我想,這是多少企業家夢想的結果。 從產品的角度看:傳統模式是標準化的大規模生產,產品同質化嚴重,廠家進行價格戰,顧客買不到真正屬于自己個性化的商品。 C2M模式下,商品全部是個性化定制的。顧客可以參與產品的設計,可以彰顯自己的個性。對于白酒這類的商品,還解決了一個假貨問題。由于商品是直接從廠家出來的,沒有流通環節。而且,商品是完全定制化的。這就徹底解決了假酒的擔心。 最重要的是,C2M模式下,廠家直接掌握了顧客的信息,掌握了顧客的購買習慣和消費能力等重要信息,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對顧客進行新產品推薦,就可以完全把握客戶需求。廠家和顧客的黏性就大大增強。
我想,C2M模式應該也是我們經常談論的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隨著消費的升級,需要有個性化的定制需求。將“去庫存”發揮到極致,變成零庫存。降低成本,大大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從而解決企業的現金流問題。 問題來了:C2M模式有這么多優點,為什么大部分企業沒有實現轉型呢?為什么你學不會呢?這里除了思維習慣的問題,更多的還有技術問題,以及管理系統的問題。這里將我們總結出的一些經驗跟大家分享。 第一、技術問題:顧客可以通過微信將訂單下給廠家。廠家可以大規模地接受這些訂單,并將這些訂單與自己的ERP系統對接。 這不僅要建立互聯網的交易平臺,還要對原來的信息系統進行改造升級。將顧客定制的內容轉化為企業制造系統的工藝要求和質量標準。 這個難度就相當大了。過去,生產的工藝要求和質量標準都來自研發部門,都是標準化的。現在,每個顧客都不一樣,而且是大規模的。我們不能每一個去核對,需要由自動化和信息化系統去實現,這個就是所謂工業4.0的核心部分。也是我們面對的最大的技術難題。發貨的環節 ,貌似簡單,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們要確保每件商品不能出錯。如果張三定制的商品發給了李四,對于李四來說可能就沒用,而且客戶會極大不滿意。這個環節也不能靠簡單的人工反復核對,也需要對商品進行自動識別。特別是商品包裝好以后,更難區分。因此,就要用到RFID等識別技術。原材料的供應:必須確保質量的標準化、到貨的及時性。 因為,我們的每個訂單都已經向客戶承諾了交期,不能有一點耽誤。生產工藝: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 要實現個性化定制,必然有一些特殊的工藝。每個行業可能不一樣。而且,必須實現大規模和高效率。這跟街邊或小店里面,在T-Shirt上印字是有本質區別的。
第二、人員問題- 從基層員工到技術人員,再到管理人員,
在思想層面都必須要進行轉變。 過去,生產工藝、質量標準等都來自內部,來自研發部門?,F在,這一切來自外部,來自顧客。我們很多企業,天天將客戶導向掛在嘴邊,等到顧客真的來了,就會覺得很麻煩,很討厭,搞不定。這就是葉公好龍。 - 不僅僅是思想問題,更多的還是能力問題。對于基層員工,技術人員和管理者,
所要求的技能都更高了。
第三、管理系統問題從上述技術、人員、管理系統幾個層面,大家可以看到,C2M模式看起來很美好,優勢非常明顯。但是,實現起來難度也相當大。需要企業從各個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因此,互聯網+制造的轉型,不僅僅是思想的轉型,更需要能力的提升。誰首先實現了這些能力的提升,誰就將在本行業占有先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