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在每年4月19日至21日之間。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隨著氣溫升高,身體內熱和濕氣結合在一起,易形成濕熱。此節氣容易誘發哮喘發生、花粉過敏、支氣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等。因此,我們在養生中應遵循自然節氣的變化,針對其氣候特點進行調養。
谷雨時節是一年中溫差最大的時期,時而出現較高的溫度,時而又會有強冷空氣南下;從谷雨起,各地的雨量開始明顯增多,空氣濕度逐漸增大,過于潮濕的空氣會讓人體產生不適感;此外由于天氣轉暖,人們的戶外活動增加,也易誘發過敏性疾病。
谷雨時節,心脾之氣逐漸旺盛,肝旺氣伏,正是身體補益的大好時機,運動、飲食、情緒等要符合節氣特點,為安然度夏打好基礎。
居
養陽多晨練。谷雨時節陽氣漸長,陰氣漸消,要早睡早起,更要注意心理健康,在精神和體力上都不要過度疲勞和緊張,切忌遇事憂愁和焦慮,甚至大動肝火。早晨是采納自然之氣的好時機,而活動為養陽中重要一環。老年人可選擇靜中有動的運動如太極拳、慢跑等。運動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增加出汗量,起到“除濕”效果,但不要過度出汗,以免陽氣外瀉。三五好友結伴野外春游也是不錯的選擇,能疏散郁滯,改善心肺功能,增強體質。
食
藥膳健脾胃。谷雨一過,春季就要過去了。此時,心脾之氣逐漸旺盛,是身體補氣的好時機,應適時進食健脾補腎的食物。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健脾助運、健脾化濕、健脾益腎、健脾疏肝等進行調理,如山藥玉米粥、赤豆米仁粥、玉米須大棗黑豆粥;谷雨時節,肝旺氣伏,也可選用黃芪、枸杞、菊花泡茶沖飲,起到健脾疏肝清熱之效。
體
變天易發病。谷雨期間雖然氣候轉暖,但早晚多有忽冷忽熱時,當氣溫發生驟降時,感染性疾病的發病率會明顯提高,慢支、支擴等舊病復發或病情加重。因此,老年人尤應注意添衣保暖,保持居室空氣暢通以及環境清潔,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使病菌失去滋生條件。谷雨時節,還應注意情緒穩定,切忌發火動怒,以免肝火傷及脾胃。
療
瀉火按穴位,春夏之交陽氣升發,肝火旺盛者可通過穴位按摩來瀉火。“行間穴”在大腳趾和二腳趾縫上,它是一個瀉心火的穴位;“太沖穴”在大腳趾縫往腳背上4cm處,堪稱人體第一大要穴,有人把“太沖穴”比喻為人體的出氣筒,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和腧穴,通過按揉“太沖穴”可以把人體郁結之氣最大限度的排出,按揉方法就是仔細找到最痛的點,然后從“太沖穴”到“行間穴”方向推揉,就可以有助于將肝火瀉發出去。
總之,谷雨時節如能充分調養,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習慣和心態,根據個體體質進行健脾化濕、健脾助運、抑肝扶脾、補益肝腎有助于安然入夏。
陳咸川(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老年科主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