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2019-04-20 三月十六 己亥年 戊辰月 丁亥日 谷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每年4月19日~21日時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說。同時也是播種移苗、埯瓜點豆的最佳時節。 “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氣象專家表示,谷雨是春季最后一個節氣,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類農作物的生長。 《通緯·孝經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凈明潔也。” 《群芳譜》:“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氣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種生長。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脈動,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讀作去聲,如雨我公田之雨。蓋谷以此時播種,自上而下也。”這時天氣溫和,雨水明顯增多,對谷類作物的生長發育關系很大。雨水適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返青拔節和春播作物的播種出苗,古代所謂“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現代農業氣候意義。但雨水過量或嚴重干旱,則往往造成危害,影響后期產量。谷雨在黃河中下游,不僅指明了它的農業意義,也說明了“春雨貴如油”。 谷雨三候 谷雨“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為戴勝降于桑。”是說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谷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后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青萍始生,浮魚戲水。 驟雨成瀑,落英猶香,夏燕築巢。 牡丹吐蕊,櫻桃紅熟。 一壺新茗,早睡早起。 ![]() ![]() ![]() ![]() 谷雨養生三要點 柔肝健脾除濕 ![]() 谷雨節氣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谷雨節氣到來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將會回升,天氣變得溫暖,這時候降雨也會增多,養生則要健脾除濕,而此時人的肝氣也處于旺盛時期,因此要避免損傷肝臟,所以調養也應注意柔肝,那么谷雨節氣柔肝健脾祛濕應該怎么做呢? 夜臥早起以養肝 《黃帝內經》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于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也就是說,在春季中,我們的作息安排最好是能適當地晚睡早起。違背了這種方法,就會損傷肝,這是因為春天生養的基礎。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春季的早晨是一天中陽氣升發之時,是一年中生機最旺盛的時候。春季早起后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可以順應春季的升發之機,促進體內外的氣體交換和吐濁納清,有助于人體的新陳代謝,使人體精力充沛。 少酸增甘健脾胃 中醫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故春季飲食最好少食酸辣,肝旺容易損傷脾胃,所以春三月飲食最宜忌酸。 在五臟與五味的關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于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其臟腑所好,即“違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欲者,是本臟之神所好也,即補也。苦者是本臟之神所惡也,即瀉也。”明確了這種關系,就能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力理氣的草藥和食品。稍微偏甜較為合適。比如山藥、百合、木耳等。其中,粥類飲食最養脾胃。 健脾祛濕食芡實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貴如油的春雨通常會慢慢增多,但若雨水過多也會導致濕氣過盛,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困脾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于脾”,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最簡單的健脾祛濕的辦法便是食療,比如芡實蓮子苡仁湯。 芡實蓮子苡仁湯 原料是排骨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 具體的做法是,首先把芡實、蓮子、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然后把排骨剁成小塊,水開之后,焯一下,然后把排骨、芡實、蓮子、苡仁、陳皮和姜全倒進砂鍋里,用大火煮開,煮開之后,改用小火燉兩個小時,最后放點兒鹽,這道芡實蓮子苡仁湯就可以食用了。 芡實和蓮子有健脾益腎的作用,苡仁健脾祛濕,陳皮,醒脾行氣開胃。 ![]() ![]() ![]() 谷雨 養生之道 ![]() 起居養生 1 早晚適當“春捂” 常言道:“谷雨寒死老鼠”,意思是說,谷雨時節天氣忽冷忽熱,人易患感冒,應注意保暖。雖然谷雨時氣溫升高較快,但晝夜溫差較大,往往是中午熱、早晚涼,因此早晚還應添加衣服,適當“春捂”。但“春捂”也要有度,一般來說,氣溫超過15℃就沒有捂的必要了,如果再捂下去易使火熱內生。 2 謹防花粉過敏 由于谷雨時天氣轉暖,人們開窗通風及外出次數增加,自然界中花粉、柳絮等物質易引發過敏,因此過敏體質的人要格外小心。除了在飲食上要減少高蛋白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外,應盡量減少開窗通風時間,可使用空氣清潔器或過濾器去除室內花粉、粉塵等室內過敏源。也不妨每天早晚或者在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鼻翼。用冷水洗鼻子的時候,順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于緩解鼻塞、打噴嚏等過敏性鼻炎癥狀。 3 防范風濕病 谷雨后雨水增多,空氣濕度加大,風濕病易復發,應小心防范。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關節部位的保暖,不要久居潮濕之地,不要穿潮濕的衣服,少吹風,避免淋雨,天氣好時應多到外面曬太陽,適當鍛煉身體。如果出現關節腫痛、腫脹等癥狀,并且日久不見好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飲食養生 1 服用“谷雨養生湯” “谷雨養生湯”是清代名醫吳鞠通所創。具體做法是:鴨梨半個,荸薺5 個,藕30g(或用甘蔗50g),麥冬15g,鮮蘆根15g,一起用鍋煎水1000ml,于谷雨當天上午9~11 點和下午5~7 點之間各取汁500ml 飲用,可加冰糖調味。上午9~11 點服用此湯,可提升陽氣;下午5~7 點服用此湯,可以滋陰生津。 2 莫忘省酸增甘以養脾 谷雨雖屬暮春,但飲食上仍需注重養脾,宜少食酸味食物、多食甘味食物。同時,宜多食健脾祛濕的食物,如山藥、赤小豆、薏苡仁、扁豆、鯽魚等。可用薏苡仁30g,木瓜20g,大米100g 一起熬粥喝,經常食用可健脾祛濕、散寒止痛,尤其適用于風濕患者。 3 雨夏未到,冷飲莫先行”。由于谷雨節氣氣溫升高較快,有些人迫不及待地吃起冷飲來。谷雨時氣溫雖已較高,但仍未到炎熱的夏季,食用冷飲后,人體受到冷刺激會導致腸胃不適。 另外,還應避免食用油膩、辛辣刺激食物,以保護脾胃。 ![]() 運動養生 谷雨時可選擇踏青、慢跑、放風箏等運動方式,但謹記應遵循“懶散形骸,勿大汗,以養臟氣”的原則。因谷雨正值春夏之交,此時人體氣機發散,較易出汗,而汗出過度則會影響夏季時的氣血健康。因汗為津液所化,谷雨時節萬物靠雨水生長、成形、壯大,人體也是一樣,只有春季津液充足,到夏季時才能氣血旺盛,因此谷雨時運動勿大汗。 也可練“谷雨三月中坐功”以養生,具體做法是:每天清晨,自然盤坐,右手上舉托天,指尖朝左,左臂彎曲呈直角,前臂平舉在胸前,五指自然彎曲,手心朝胸,同時頭向左轉,目視左前方。然后左右交換,動作相同,左右各做35 次。然后上下牙齒相叩,即叩齒36 次,漱津幾次,待津液滿口分3 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 次,一呼一吸為一息,如此36 息而止。常練此功法可改善脾胃結塊瘀血、目黃、鼻出血、頜腫、臂外痛、掌中發熱等。 ![]() 經絡養生 谷雨節氣養生除了以上幾方面外,還應注意經絡養生。 浴足溫經是谷雨時經絡養生的方法之一,具體做法是:在谷雨節氣當令及前后各一天,酉至戌時,也就是18:00~21:00 點時,將木盆中倒入開水,待水溫合適時,放雙足于水中,溫經通絡5~10min。同時,做深呼吸5~10 次,然后用食指或拇指點或按兩側三陰交穴、陰陵泉穴和血海穴各6 次。 本法可開穴通絡,通過臟腑傳感,調整脾、腎、肝三經經絡及臟腑氣血陰陽平衡。 ![]() 情志養生 谷雨正值春夏之交,春季為肝氣當令,肝與情志密切相關。事實也證明,四五月份人容易出現精神異常情況。因此在谷雨時應格外重視保持情緒樂觀,遇到煩惱時多向家人和朋友傾訴,或多到大自然中走走,盡量把不良情緒調節好,切忌遇事急躁,妄動肝火。 ![]() ![]() 谷雨食療 ![]() ![]() 蘑菇炒山藥 原料:干蘑菇、新鮮山藥、芹菜。淀粉、鹽、醬油。 做法:將蘑菇洗凈,用熱水泡至變軟,泡菇水留下備用。山藥去皮切小片,芹菜切小片。油熱后,加入蘑菇、山藥、芹菜炒熟,接著倒入泡菇水,待湯汁略收干后,加入適量淀粉勾芡,加入適量醬油或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益氣,補腎益精,增強人體抵抗力。 ![]() ![]() ![]() 豆蔻砂仁荷葉飲 原料:白豆蔻2克,砂仁2克,荷葉1/2張。 做法:將荷葉洗凈,切碎,與洗凈的白豆蔻、砂仁一同放入沙鍋,加足量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煮20分鐘,用潔凈紗布過濾,取汁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有消食寬脹,行氣和胃。 ![]() ![]() ![]() 海帶銀耳羹 原料:海帶50克,銀耳2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海帶洗凈切碎,銀耳泡發后與海帶一起加水用文火煨成稠羹,加冰糖適量。1日內服完,可常服。 功效:有疏肝、補脾腎之功。 ![]() ![]() ![]() 玉米須大棗黑豆粥 原料:玉米須60克,大棗30克,黑豆30克,胡蘿卜90克。 做法:先用水煮玉米須半小時,去須,用其水煮大棗、黑豆、胡蘿卜(洗凈切塊),豆爛即止。 功效:健脾益腎利濕。 ![]() ![]() ![]() 期頤餅 原料:生芡實180克,生雞內金90克, 白面粉250克, 白糖適量。 做法:將生芡實用水淘去浮皮,曬干,打細,過篩。將雞內金打細,過篩,置盆內,加開水浸泡約10小時。然后將芡實粉、白面粉、白糖,用浸有雞內金的水和勻,做成極薄小餅,烙成焦黃色即成。 功效:行氣補脾、固腎精。 ![]() 山藥內金鱔魚湯 原料:黃鱔250克,雞內金10克,懷山藥10克,生姜4片,黃酒、精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黃鱔活殺,去內臟,洗凈,切段,用開水焯去血腥黏液。雞內金,懷山藥洗凈。起油鍋,用姜炒鱔肉,加黃酒少許,再加適量清水,轉入砂鍋內,加雞內金、懷山藥和生姜,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l小時,加精鹽、味精后再煮一沸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消食,調和肝脾。 ![]() ![]() ![]() ![]() ![]() ![]() ![]() ![]() ![]() ![]() ![]() ![]() 【宋代】朱槔《谷雨》 天點紛林際,虛檐寫夢中。 明朝知谷雨,無策禁花風。 石渚收機巧,煙蓑建事功。 越禽牢閉口,吾道寄天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