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南)繼位后不久,因為害怕金人攻擊,渡江南逃到建康(今江蘇南京)。金軍果然尾隨追趕,先后攻破建康、臨安(今浙江杭州)等城,一直把趙構趕下了海。為了減輕東線的壓力,川陜宣撫處置使張浚(1097~1164)集中兵力,發起大規模反攻,一系列在歷史上被人稱道的著名戰役就此拉開序幕。 建炎四年(1130)八月,張浚收復長安,隨即向東開進,駐扎在六安的金將完顏宗弼(兀術)被迫率精兵兩萬千里馳援。張浚在邠州(今陜西彬州)督戰,各路宋軍集結在富平,總共有騎兵六七萬,步兵十二三萬,號稱40萬。當時兀術軍遠來疲憊,而婁室率領的金軍主力還遠在綏德軍(今陜西綏德),宋將大多請求趁著敵軍尚未集結,將其逐一擊破,然而張浚卻不肯答應,他自恃兵多將廣,想要堂堂正正和金人對決,就寫下戰書,約期決戰。 使者數次前往金營,都沒能收到答復。金軍以此來拖延時間,直到兀術進軍富平東面,婁室回到富平北面,對宋軍形成夾擊之勢。宋將吳玠(1093~1139)認為地勢對自己不利,建議說:“我軍應該移營高處,使金人的騎兵無法沖擊,這樣長期對峙下去對我軍有利。”卻遭到眾將的反對,大家都說:“我軍數倍于金軍,而且我軍正面就是密布蘆葦的沼澤,敵騎兵一樣無法沖鋒,干嘛還要移營?” 九月二十四日,兩軍正式開戰。金軍方面,負責右翼的婁室派出三千騎兵,都各準備一口袋泥土,填平沼澤,打開通路,直沖宋營。宋軍猝不及防,幾乎崩潰,多虧大將劉锜(1098~1162)身先士卒,英勇奮戰,才終于打退金軍的進攻。惡戰到下午,兀術率先沖入宋軍陣中,卻被團團包圍,幾乎當了俘虜,金軍大將韓常也身中箭傷,此時的戰局對宋軍非常有利。 為了扭轉局勢,婁室猛攻較為薄弱的南宋環慶路軍,環慶路經略使趙哲心生怯意,擅自離開指揮崗位,部下士兵驚呼道:“環慶趙經略已經敗逃了!”牽一發而動全身,宋軍遂全面崩潰。 富平大戰后,宋軍一潰千里,此前所收復的關中土地又全部被金人奪取。張浚退至興州(今陜西略陽),有人建議說士卒大多星散,難以重整,不如退往四川,以圖后舉,部將劉子羽駁斥道:“說這話的人就該斬首!宣撫使不能過興州一步,只有這樣才能收攏關陜的人心,安定四川的百姓。”張浚接納了劉子羽的正確意見,并且委派吳玠守備戰略要地和尚原(今陜西寶雞西南)。 軍的配合,同樣被吳玠擊退。 十月份,婁室去世,兀術代領其軍,聚集了十余萬人,從寶雞方向進攻和尚原。吳玠命諸將選擇強弓硬弩,輪番射擊,給敵人以重創。金軍剛一后退,吳玠就追殺其尾,并且出奇兵截斷敵人的糧道,還在金軍撤退的必經之路設置伏兵。如此奇計迭出,兀術大敗,連他本人也身中兩箭,狼狽而逃。 和尚原戰敗后,兀術回燕京養傷,撒離喝接管關陜方面的軍務。他看和尚原難以攻克,遂于紹興三年(1133)正月率大軍繞過和尚原,直取漢水北岸的饒風關(今陜西石泉西)。吳玠得到探報后,派其弟吳璘守備和尚原,自己率領數千人馬,一日一夜奔馳三百里,先金軍進入了饒風關,和當地駐軍會合。 二月,宋金兩軍在饒風關大戰,金軍損失慘重,但最終因叛徒帶路,使一支金軍繞到饒風關的背后,導致關口失守。吳玠退守仙人關(今甘肅徽縣南),吳璘也放棄和尚原,趕來會合。因為仙人關位于金軍身后,撒離喝不敢繼續深入,被迫后撤,吳氏兄弟揮軍追擊,奪取了敵軍幾乎全部的輜重。 紹興四年(1134)二月,兀術統率金和偽齊部隊共十萬人進攻仙人關。雙方歷經惡戰,損失都很巨大,金將韓常還被弓箭射傷了左眼。最終金軍無力支持,首先后退,宋軍趁機收復了鳳翔、秦、隴等州。 從和尚原到仙人關,被稱為“蜀口三戰”,吳玠多次選用有利地形,以削弱金軍騎兵沖鋒的巨大威力,最終給金人以沉重打擊,不愧是南宋初期受到萬人景仰的名將。為了集中兵力消滅南宋的抵抗力量,金人調整戰略,在中原扶持偽齊政權,將東線的戰事全都委托給偽齊,金軍主力則集結于西線,想要攻破張浚,進取四川。紹興元年(1131)三月,金軍進攻和尚原,被吳玠擊退。五月間,金軍分兵北、東兩路,卷土重來。 當時駐扎在和尚原的宋軍不過數千人,并且物資匱乏,人心散亂,甚至有的將領陰謀劫持吳玠、吳璘(1102~1167)兄弟投降。吳玠就在這種極度困難的條件下,鼓舞士氣,聚攏人心,還和諸將歃血盟誓,堅決不后退一步。 金將烏魯、折合率領的東路軍首先來到和尚原下,因為道路狹窄多石,只能棄馬步戰,吳玠憑借有利地形加以迎擊,將其擊敗。三天后,北路金軍也趕到了,因為沒有東路軍的配合,同樣被吳玠擊退。 十月份,婁室去世,兀術代領其軍,聚集了十余萬人,從寶雞方向進攻和尚原。吳玠命諸將選擇強弓硬弩,輪番射擊,給敵人以重創。金軍剛一后退,吳玠就追殺其尾,并且出奇兵截斷敵人的糧道,還在金軍撤退的必經之路設置伏兵。如此奇計迭出,兀術大敗,連他本人也身中兩箭,狼狽而逃。 和尚原戰敗后,兀術回燕京養傷,撒離喝接管關陜方面的軍務。他看和尚原難以攻克,遂于紹興三年(1133)正月率大軍繞過和尚原,直取漢水北岸的饒風關(今陜西石泉西)。吳玠得到探報后,派其弟吳璘守備和尚原,自己率領數千人馬,一日一夜奔馳三百里,先金軍進入了饒風關,和當地駐軍會合。 二月,宋金兩軍在饒風關大戰,金軍損失慘重,但最終因叛徒帶路,使一支金軍繞到饒風關的背后,導致關口失守。吳玠退守仙人關(今甘肅徽縣南),吳璘也放棄和尚原,趕來會合。因為仙人關位于金軍身后,撒離喝不敢繼續深入,被迫后撤,吳氏兄弟揮軍追擊,奪取了敵軍幾乎全部的輜重。 真草《養生論》(局部)·南宋·趙構 趙構的書法僅為中人之資,早年學米芾、黃庭堅,后來又對東晉王羲之書法情有獨鐘。 紹興四年(1134)二月,兀術統率金和偽齊部隊共十萬人進攻仙人關。雙方歷經惡戰,損失都很巨大,金將韓常還被弓箭射傷了左眼。最終金軍無力支持,首先后退,宋軍趁機收復了鳳翔、秦、隴等州。 從和尚原到仙人關,被稱為“蜀口三戰”,吳玠多次選用有利地形,以削弱金軍騎兵沖鋒的巨大威力,最終給金人以沉重打擊,不愧是南宋初期受到萬人景仰的名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