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玄寶《名壺圖錄》,將紫砂壺喻為各類凡人:“溫潤如君子,豪邁如丈夫,風流如詞客,麗嫻如佳人,葆光如隱士,瀟灑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樸訥如仁人,飄逸如仙子,廉潔如高士,脫俗如衲子?!?/p>
常見紫砂壺型大全






老一廠紫砂壺型大全:
老一廠是原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的簡稱,建于1955年,由吳云根、裴石民、任淦庭、王寅春、朱可心、顧景州、蔣蓉七大老藝人集中當時民間制壺和陶刻的紫砂藝人一起成立的,歷時40余年,培養了大批紫砂國大師、省大師、省名人和高級工藝美術師,創作制作的紫砂精品更是層出不窮,可謂幾百年來紫砂最輝煌的時期,直到1997年結束國營改制為民營。
老一廠紫砂壺現在一般界定為1977—1997年原老一廠一車間生產的較高檔的商品壺,當時多用于出口創匯。老一廠紫砂壺以其 “泥優型正窯火足,不可再生,不可復制 ”而一直被紫砂愛好者們追捧。
一:老一廠紫砂壺型大全








二:紫砂壺上的標簽
從上面的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壺型身上貼有標簽。一般來說宜興紫砂廠出廠之產品大多有貼上標簽。1977年起,紫砂壺的生產以創造外匯為主。當時的生產以宜興紫砂廠(紫砂一廠)為大宗,直到1997年紫砂一廠改制民營為止,其間外銷標志約分幾個時期:
① 橢圓形綠標(雞蛋標)—約1977年—1982年

② 無標志 約1983年—1987年
這一時期應該是一廠的小康時期;僑商開始參與,臺灣紫砂愛好者推動了紫砂市場的復蘇,紫砂在國際市場亦漸露鋒芒。工藝水平逐步改善,紫砂品泥質亦極佳。

以上兩個時期的紫砂品,在坊間被稱為“早期壺”。當然關于“早期壺”亦有人定義為僅限橢圓形標壺,這且存不論。這一時期的泥質極佳,藏家玩家們為之傾心不已。但產量較少,真品已經很少在市場上流通了。
③ 方圓標(白標)—約1987年—1992年




這一時期當是一廠的全盛時期。在經過了一些年的探索磨合,加上外商的積極參與,生產工藝和設計能力已經日趨成熟,有多樣化的紫砂品推向市場。優質的紫砂礦源尚存,紫砂品生產綜合品質達到一個新高。
④ 鐳射標—約1993年—1997年;

老一廠紫砂壺所有泥料采用黃龍山4號井的泥料;造型更是前輩大師、名家定型定款;窯火也是當年燒重油的隧道窯,2002年因污染已經被打掉,所以老一廠紫砂壺以其“泥優型正窯火足,不可再生,不可復制”而一直被紫砂愛好者們追捧。
一點咨詢作者:紫砂文化百科 微信號zisha408973 專業的紫砂壺知識,帶你了解紫砂泥料,制作工藝,傳播紫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