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朋友突然的關心” 作為網絡流行語,該詞的含義為常用作吐槽一些廣受年輕人詬病的社交現象: 一些不常聯系的朋友突然發來一個消息,然后隨機而來的: 要么就是結婚要隨份子錢了,要么就是來借錢了,又或者是問你結婚了么工資多少這些扎心的問題...等等。 “最怕朋友突然的關心” a:在嗎。 b:在,怎么了? a:最近手頭有點緊... b:你再說一下上一句話我聽得不是很清楚。 a:最近手頭有點緊... b:不是,上一句。 a:在嗎? b:不在... 圖片摘自網絡 最怕朋友突然的關心,我默默的捂緊了我的錢袋子。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句話被古人用了很久,但是跟現代社會的現狀已經完全不搭邊了,現在的情況是什么呢?欠債的都成了大爺,要債的都成了孫子! 有的人借錢和還錢前后的變化簡直就是判若兩人,接著就應運而生了一種要債必備的招數,但有時候用起來非常好用,但有時候用起來卻是沒有那么理想的效果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 “于歡案”是當今物欲橫流社會下討債的悲哀事件。 那么從于歡案出發講講現實到底如何跟老賴討債呢? 我認為目前就是: 1、訴訟(即使贏了人照樣不還) 2、討債公司(有風險) 3、自己出各種歪招。 那我們到底怎么對待“老賴”這群人?怎么拿回自己的錢。 效率上,法律途徑低,討債公司高 成本上,法律途徑需要先支出時間、精力和經濟成本,找討債公司一般是在事后才付出更高一點的經濟成本 成功率上,法律途徑低于討債公司 收益上,法律途徑收回來的都是自己的,討債公司收回來的很多都不歸自己 法律風險上,法律途徑基本沒有,討債公司可能會把自己牽連進去 社會風險上,法律途徑基本沒有,討債公司如果沾上了,以后沒準還會有麻煩。 從以上分析看,于歡案中專業老賴,受害人還有別的方式追回錢嗎? 【債值通】提醒可以嘗試債權置換,讓你的債權有效憑證置換為汽車,房子等等,挽回經濟損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