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源板塊是除了工業大麻之后最火爆的一個行業,這個板塊不僅有政策利好的護佑,同時還有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在那里值得想象。現在中國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超過了100萬輛,而且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在今年汽車市場銷量下降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依然保持著30%的增速,未來新能源汽車將有上萬億的規模,這個蛋糕不可謂不大啊。 氫能源的汽車具有消費者不改變使用習慣的前提下實現環保排放。跟純電動汽車還有著不一樣續航里程,上車之后無此后顧之憂,天冷的時候開空調不用緊張續航里程了。加氫過程很快速,這是純電動的另一個不能比較的地方,充電慢一直是純電動的汽車努力改變的缺點,即使有提升,但是總的感覺還是不滿意,特別是電池的5年使用壽命,到期后還是讓消費者需要花費一大筆錢去更換電池。所謂的節省最后也差不多。 作為氫能源如此環保的和高效的使用,未來只要技術上面再能夠實現突破,同時在關鍵的材料生產上面能夠突破國外巨頭的壟斷,替代進口那么成本就能夠很快的下降。一家企業公布了和國外巨頭的一個合作,而且相關產品已經推出來,由此可見該公司會成為我們市場上最具有爆發潛力的公司。 4月20日-21日,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赴清華大學訪問。除了玩漂移、做演講、簽協議外,豐田汽車公司更是大手筆地在校園內展出公司眾多賽車與奧運贊助車型等。其中,一輛全新面孔的氫燃料電池客車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該車車長9米,搭載的是豐田汽車與億華通共同研發的60kW氫燃料電池發動機,整車則由北汽福田集成生產。據悉,該車將于2021年投入量產,并服務于2022冬奧會。 豐田汽車于上世紀九十年代便開始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并取得世界矚目的成果。目前,豐田汽車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路線集中在金屬板電堆,主要應用于乘用車領域,其代表性車型“Mirai”馳名全球。本次圍繞2022年冬奧會,豐田汽車聯手北汽福田、億華通推出氫燃料電池客車,意味著其在冬奧市場布局的進一步深化。 北汽福田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生產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沉淀。從2006年開始,北汽福田就開始與清華大學、億華通組建聯合研發團隊,承擔了國家863計劃氫燃料電池客車的研發工作,并在兩年后成功推出了國內首款公告型氫燃料電池客車服務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 截至目前,北汽福田已累計銷售氫燃料電池客車達190輛,累計運行里程超過300萬公里,在長距離續航、1700米高海拔、超長連續爬坡動力及干燥空氣等各種環境工況下,產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經濟性等均經受住了考驗。 協議的另一方億華通更是國內最早開始涉足氫燃料電池領域的公司。自2004年就開始終專注于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研發與產業化,在氫燃料電池技術尤其是石墨板路線方面有著深厚的技術儲備及市場競爭力。 2018年,億華通最新研發的第四代自主燃料電池發動機系列,額定功率已經提升至80kW,性能比肩國際主流產品,且實現-30℃低溫啟動,-40℃低溫存儲,成功通過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高環境耐受性燃料電池系統產品研制”項目驗收,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成果提高了我國燃料電池發動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對在北方地區規模化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有重要意義。 目前北汽在上市的兩個平臺公司分別為福田汽車(600166)和北汽藍谷(600733)。福田主要生產輕卡、中重卡、輕客、大中客、配件、沖壓件、重型機械、發動機、乘用車、交叉型乘用車。 就這個產量來看從個位數到3位數再到2位數,應該是不足考慮的。 北汽藍谷主要生產:純電動乘用車與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 從這個產量來看北汽藍谷的生產能力在乘用車方面無疑是集團里最強的,而且公司一直在新能源汽車里深耕發展。 不過福田具備生產客車的資質,更是本次合作方之一,考慮到目前的股價才3元附近,還依然存在一個低位區,我們認為福田汽車未來仍有上升空間。同時集團下面的另一家北汽藍谷也是很有潛力的一家公司,值得多加留意。 |
|
來自: dushikuaile > 《氫能源,熱門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