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近思錄》宋·朱熹 存飬第四卷

     獨釣逍遙 2019-04-23

    1.或問:圣可學乎?濂溪先生曰:可。

    有要乎?曰:有。

    請問焉,曰:一爲要。一者,無欲也。無欲則靜,虛動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直則公,公則溥。明通公溥庶幾乎!

    2.伊川先生曰:陽始生甚微,安靜而后能長。故復之象曰:"先王以至日閉關。"

    3.動息節宣,以養生也。飲食衣服,以養形也。威儀行義,以養德也。推己及物,以養人也。

    4.慎言語以養其德,皆飲食以養其體。事之至近而所系至大者,莫過于言語飲食也。

    5."震驚百里,不喪七鬯。"臨大震懼能安而不自失者,惟誠敬而已。此處震之道也。

    6.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動于欲也。欲牽于前而求其止,不可得也。故艮之道,當"艮之背"。所見者在前而背乃背之,是所不見也。止于所不見,則無欲以亂其心,而止乃安。"不獲其身",不見其身也。謂忘我也,無我則止矣。不能無我,無可止之道。"行其庭,不見其人。"庭除之間至近也。在背則雖至近不見,謂不交于物也。外物不接,內欲不萌,如是而止,乃得止之道。于止爲無咎也。

    7.明道先生曰:若不能存養,只是說話。

    8.圣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已放之心,約之使反復入身來,自能尋向上去,下學而上達也。

    9.李吁問:每常遇事,即能知操存之意,無事時如何存養得熟?曰:古之人,耳之于樂,目之于禮,左右起居,盤盂幾杖,有銘有戒,動息皆有所養。今皆廢此,獨有義理之養心耳。但存此涵養意,久則自熟矣。"敬以直內",是涵養意。

    10.呂與叔嘗言患思慮多,不能驅除。曰:此正如破屋中御寇,東面一人來未逐得,西面又一人至矣。左右前后,驅逐不暇,蓋其四面空疏,盜固易入,無緣作得主定。又如虛器入水,水自然入。若以一器實之以水,置之水中,水何能入來?蓋中有主則實,實則外患不能入,自然無事。

    11.邢和叔言吾曹常須愛養精力。精力稍不足則倦,所臨事皆勉強而無誠意。接賓客語言尚可見,況臨大事乎!

    12.明道先生曰:學者全體此心,學雖未盡,若事物之來,不可不應。但隨分限應之,雖不中不遠矣。

    13."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此是徹上徹下語。圣人元無二語。

    14.伊川先生曰:學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栽培深厚,涵泳于其間,然后可以自得。但急迫求之,只是私心,終不足以達道。

    15.明道先生曰:"思無邪","毋不敬",只此二句,循而行之,安得有差?有差者皆由不敬不正也。

    16.今學者敬而不見得,又不安者,只是心生,亦是太以敬來做事得重。此"恭而無禮則勞"也。恭者,私爲恭之恭也。禮者,非禮之禮,是自然底道理也。只恭而不爲自然底道理,故不自在也。須是"恭而安"。今容貌必端,言語必正者,非是道獨善其身,要人道如何。只是天理合如此。本無私意,只是個循理而已。

    17.今志于義理而心不安樂者,何也?此則正是剩一個助之長。雖則心"操之則存,舍之則亡",然而持之太甚,便是"必有事焉而正之"也。亦須且憑去,如此者只是德孤,"德不孤,必有鄰"。到德盛后,自無窒礙,左右逢其原也。

    18.敬而無失,便是"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敬不可謂中,但敬而無失,即所以中也。

    19.司馬子微嘗作《坐忘論》,是所謂"坐馳"也。

    20.伯淳昔在長安倉中間坐,見長廊柱,以意數之,已尚不疑,再數之不合,不免令人一一聲言數之,乃與初數者無差。則知越著心把捉,越不定。

    21.人心作主不定,正如一個翻車,流轉動搖,無須臾停。所感萬端,若不做一個主,怎生奈何!張天祺昔嘗言自約數年,自上著床,便不得思量事。不思量事后,須強把他這心來制縛。亦須寄寓在一個形象,皆非自然。君實自謂吾得術矣。只管念個中字,此又爲中所系縛。且中亦何形象!有人胸中常若有兩人焉。欲爲善,如有惡以爲之間。欲爲不善,又若有羞惡之心者。本無二人,此正交戰之驗也。持其志使氣不能亂,此大可驗。要之,圣賢必不害心疾。

    22.明道先生曰:某寫字時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學。

    23.伊川先生曰:圣人不記事,所以常記得。今人忘事,以其記事。不能記事,處事不精,皆出于養之不完固。

    24.明道先生在澶州日修橋,少一長梁,曾博求于民間。后因出入,見林木之佳者,必起計度之心。因語以戒學者,心不可有一事。

    25.伊川先生曰:入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今人主心不定,識心如寇賊而不可制,不是事累心,乃是心累事。當知天下無一物是合少得者,不可惡也。

    26.人只有一個天理,卻不能存得,更做甚人也!

    27.人多思慮,不能自寧。只是做他心主不定。要作得心主定,惟是止于事。爲人君止于仁之類。如舜之誅四兇。四兇已作惡,舜從而誅之,舜何與焉?人不止于事,只是攬他事,不能使物各付物。物各付物,則是役物。爲五所役,則是役于物。"有五必有則",須是止于事。

    28.不能動人,只是誠不至。于事厭倦,皆是無誠處。

    29.靜后見萬物自然皆有春意。

    30.孔子言仁,只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氣象,更須"心寬體胖","動容周旋中禮"自然。惟慎獨便是守之之法。

    31.圣人"修己以敬,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則天地自位,萬物自育。氣無不和,四靈何有不至?此"體信達順"之道。聰明睿智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饗地。

    32.存養熟后,泰然行將去。

    33."不愧屋漏",則心安而體舒。

    34.心要在腔子里。只外面有些隙罅,便走了。

    35.人心常要活,則周流無窮而不滯于一隅。

    36.明道先生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只是敬也。敬則無間斷。

    37."毋不敬",可以"對越上帝"。

    38.敬勝百邪。

    39."敬以直內,義以方外",仁也。若以敬直內,則便不直矣。"必有事焉而勿正",則直也。

    40.涵養吾一。

    4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自漢以來,儒者皆不識此意。此見圣人之心,"純亦不已"也。純亦不已,天德也。有天德便可語王道,其要只在慎獨。

    42."不有躬,無攸利。"不立己,后雖向好事,猶爲化物,不得以天下萬物撓己。己立后,自能了當得天下萬物。

    43.伊川先生曰:學者患心慮紛亂,不能寧靜,此則天下公病。學者只要立個心,此上頭盡有商量。

    44."閑邪則誠自存",不是外面捉一個誠將來存著。今人外面役役于不善,于不善中尋個善來存著,如此則豈有入善之理?只是閑邪則誠自存,故孟子言性善皆由內出。只爲誠便存,閑邪更著甚工夫?但惟是動容貌,整思慮,則自然生敬。敬只是主一也,主一則既不之東,又不之西,如是則只是中。既不之此,又不之彼,如是則只是內。存此則自然天理明。學者須是將"敬以直內"涵養此意,直內是本。

    45.閑邪則固一矣。然主一則不消言閑邪。有以一爲難見,不可下工夫,如何?一者無他,只是整齊嚴肅,則心便一。一則自是無非僻之干。此意但涵養久之,則天理自然明。

    46.有言未感時知,何所寓?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更怎生尋所寓?只是有操而已。操之之道,"敬以直內"也。

    47.敬則自虛靜。不可把虛靜喚做敬。

    48.學者先務,固在心志,然有謂欲屏去聞見知思,則是"絕圣棄智"。有欲屏去思慮,患其紛亂,則須坐禪入定。如明鑒在此,萬物畢照,是鑒之常,難爲使之不照。人心不能不交感萬物,難爲使之不思慮。若欲免此,惟是心有主。如何爲主?敬而已矣。有主則虛,虛謂邪不能入。無主則實,實謂物來奪之。大凡人心不可二用,用于一事,則他事更不能入者,事爲之主也。事爲之主,尚無思慮紛擾之患。若主于敬,又焉有此患乎?所謂敬者,主一之謂敬。所謂一者,無適之謂一。且欲涵泳主一之義,不一則二三矣。至于不敢欺,不敢慢,尚"不愧于屋漏",皆是敬之事也。

    49."嚴威儼恪",非敬之道。但致敬須自此入。

    50.舜孳孳爲善。若未接物,如何爲善?只是主于敬,便是爲善也。以此觀之,圣人之道,不是但默然無言。

    51.問:人之燕居,形體怠惰,心不慢,可否?曰:安有箕踞而心不慢者?昔呂與叔六月中來緱氏,閑居中某嘗窺之,必見其儼然危坐,可謂敦篤矣。心志須恭敬,但不可令拘迫,拘迫則難久。

    52.思慮雖多,果出于正,亦無害否?曰:且如在宗廟則主敬,朝廷主莊,軍旅主嚴,此是也。如發不以時,紛然無度,雖正亦邪。

    53.蘇季明問: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中,可否?曰:不可。既思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求之,又卻是思也。既思即是已發。才發便謂之和,不可謂之中也。

    又問:呂學士言當求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如何?曰:若曰存養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可,若言求中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則不可。

    又問:學者于喜怒哀樂發時,固當勉強裁抑。于未發之前當如何用功?曰: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更怎生求?只平日涵養便是。涵養久,則喜怒哀樂發自中節。

    曰:當中之時,耳無聞,目無見否?曰:雖耳無聞,目無見,然見聞之理在始得。賢且說靜時如何。

    曰:謂之無物則不可,然自有知覺處。

    曰:既有知覺,卻是動也,怎生言靜?人說復,其見天地之心,皆以謂至敬能見天地之心,非也。復之卦下面一畫,便是動也。安得謂之靜?

    或曰:莫是于動上求靜否?曰:固是。然最難。釋氏多言定,圣人便言止。如"爲人君,止于仁。爲人臣,止于敬"之類是也。《易》之艮言止之義,曰:"艮其止,止其所也。"人多不能止,蓋人萬物皆備,遇事時各因其心之所重者更互而出,才見得這事重,便有這事出。若能物各付物,便自不出來也。

    或曰:先生于喜怒哀樂未發之前,下動字,下靜字?曰:謂之靜則可,然靜中須有物始得。這里便是難處。學者莫若且先理會得敬,能敬則知此矣。

    或曰:敬何以用功?曰:莫若主一。

    季明曰:昞嘗患思慮不定,或思一事未了,他事如麻又生,如何?曰:不可。此不誠之本也。須是習,習能專一時便好。不拘思慮與應事,皆要求一。

    54.人于夢寐間,亦可以卜自家所學之深淺。如夢寐顛倒,即是心志不定,操存不固。

    55.問:人心所系著之事果善,夜夢見之,莫不害否?曰:雖是善事,心亦是動。凡事有朕兆入夢者卻無害,舍此皆是妄動。人心須要定,使他思時方思,乃是。今人都由心。

    曰:心誰使之?曰:以心使心則可。人心自由,便放去也。

    56.持其志,無暴其氣,內外交相養也。

    57.問:"出辭氣",莫是于言語上用功夫否?曰:須是養乎中,自然言語順理。若是慎言語不妄發,此卻可著力。

    58.先生謂繹曰:吾受氣甚薄,三十而浸盛,四十五十而后完。今生七十二年矣,校其筋骨,于盛年無損也。

    繹曰:先生豈以受氣之薄,而厚爲保生耶?夫子默然曰:吾以忘生徇欲爲深恥。

    59.大率把捉不定,皆是不仁。

    60.伊川先生曰:致知在所養,養知莫過于"寡欲"二字。

    61.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輕以疾。

    62.明道先生曰:人有四百四病,皆不由自家。則是心須教由自家。

    63.謝顯道從明道先生于扶溝,明道一日謂之曰:爾輩在此相從,只是學顥言語,故其學心口不相應,盍若行之。

    請問焉。曰:且靜坐。

    伊川每見人靜坐,便嘆其善學。

    64.橫渠先生曰:始學之要,當知三月不違,與日月至焉,內外賓主之辨,使心意勉勉循循而不能已。過此幾非在我者。

    65.心清時少,亂時常多。其清時視明聽聰,四體不待羈束而自然恭謹。其亂時反是。如此何也?蓋用心未熟,客慮多而常心少也。習俗之心未去,而實心未完也。人又要得剛,太柔則入于不立。亦有人生無喜怒者,則又要得剛,剛則守得定不回,進道勇敢。載則比他人自是勇處多。

    66.戲謔不惟害事,志亦爲氣所流。不戲謔亦是持氣之一端。

    67.正心之始,當以己心爲嚴師。凡所動作,則知所懼。如此一二年守得牢固,則自然心正矣。

    68.定然后始有光明。若常移易不定,何求光明?《易》大抵以艮爲止,止乃光明。故《大學》定而至于能慮,人心多則無由光明。

    69."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學者必時其動靜,則其道乃不蔽昧而明白。今人從學之久,不見進長,正以莫識動靜。見他人擾擾非關己事,而所修亦廢。由圣學觀之,冥冥悠悠,以是終身,謂之光明可乎?

    70.敦篤虛靜者,仁之本。不輕妄,則是敦厚也。無所系閡昏塞,則是虛靜也。此難以頓悟。茍知之,須久于道實體之,方知其味。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日韩国产精品|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亚洲人成小说网站色在线|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 26uuu另类亚洲欧美日本| 色噜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制服丝袜系列AV无码| 久久这里有精品国产电影网| 精品国偷自产在线视频99| 2019亚洲午夜无码天堂| 97人妻中文字幕总站| 国产强奷在线播放| 韩国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 国产初高中生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淮北| AV老司机亚洲精品天堂| 国产富婆推油SPA高潮了| 中文字幕无码午夜场| 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无套后入极品美女少妇| 美女又黄又免费的视频| 无码人妻斩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 日韩 亚洲 精品二区|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玩弄放荡人妻少妇系列|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APP| 国产精成人品日日拍夜夜 | 成人3D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网站| 女人被爽到高潮视频免费国产|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无| 亚洲精品熟女一区二区|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成 人 色 网 站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