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Is A Wild Thing 來自戈大爺 00:00 04:16 相親市場很難撿漏。 刷動態的時候刷到的,正好最近沉迷于研究相親,所以說說感慨和我現在的處境,我現在事業吧,也沒有以前有沖勁了,沒多大成,有點阻滯不前了,所以相親吧,不排斥,但更多是抱著好奇心的心態,也不會覺得丟人,一種很正常也不可避免的現狀。 再加上時間不等人,我覺得我可能還是比較適合相親的,比如說,如果不是相親,我可能沒有很多優勢,自由戀愛的話,我的性格對于男人來說會覺得過于強勢了,然后吧長相也一般,黏人,連付出都是強塞,咄咄逼人,很容易就崩,前幾段感情也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相親的公眾號也關注了兩個,有事沒事的時候看一看,一個偏高知,一個接地氣,大家都喜歡高知人群,可惜只能找到接地氣的對象,至于什么樣的人會出現在相親市場,我們需要先從源頭去思考這件事。 身邊那些被父母親戚叨叨要早日成家立業的,心里有邁不過去的坎的,和異性溝通交流有障礙的,本身條件不錯,但缺乏認識異性的,現在的對象父母不滿意其家庭或其他,年齡偏大急需成家,工作忙沒時間戀愛兒女情長,對愛情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的。 個人感覺,現在相親就像每個人自己兜里有多少錢,然后揣著這些錢,算計著我能在市場上買多少菜,白菜蘿卜各有所愛,如何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心儀,性價比最高的菜,是大部分人首先考慮的。以至于男人容易在相親市場上找回自信,因為優質男只會越來越少,而女人被市場從年齡外貌收入三大指標衡量,你會覺得你和一個產品沒啥區別。 而作為一個產品運營者,坦白說,我對自己這個產品品牌及質量是憂心忡忡的,畢竟在市場上不是很有競爭力,但幸好有宣發,有策劃,有運營幾大角色,多少垃圾產品如今熾手可熱。所以包裝自己,明確賣點,找到最大曝光的利益點,尋找合適的消費人群,這才是我們面對相親時所應該思考的,而不僅僅是單純的焦慮憂郁,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其次,相親的殘酷之處就在于,抬得高摔得快,放得低不甘心,而自由戀愛的情況不同,兩個人身份懸殊大,但是有感情基礎,相親什么都沒有,先談條件再戀愛,畢竟想要愛情,有時間等愛情,還相信愛情的就不會來相親市場里找了,但凡選擇相親,不論男女,都是理性大于感性。 而在我看來,相親最有意思的是,看男方的自我介紹和對象要求,這里最反應一個人的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當然我的總結可能有誤,但是感覺上,閱歷越豐富的人群,更傾向于三觀契合精神投緣,看中的是一些不太流于表面的特質,而反之,則更側重一些物欲的東西。 比如我見過一部分男的,把自己的條件、擇偶標準寫成文檔,條理清晰,根本不像找女朋友,更像是企業招聘,首先會簡單說下自己的身高體重年齡,家里固定資產,房車之類的,還會順帶提一嘴父母是什么級別的,這些人可能不是很帥,甚至很矮,頭發可能不茂密,但是骨子里無尚優越,潛意識覺得自己有主動權,我條件擺這了,手上有籌碼,硬件過硬,在相親市場上就擁有話語權。 有人認為這樣不好,像買賣交易,也有人覺得好,公平透明,坦白說,我現在到了一定年紀,覺得相親沒什么不好,現實有現實的好處,能側面反映很多東西,相親市場也是市場,清楚自己的價值和定位,也是對自己負責,就拿介紹人來說,別人給你介紹的對象什么檔次,那個人的綜合水平就是你的水平。 而相親的過程中,高攀很難,下嫁的可能性也不大,每個人手上的籌碼有多少,什么類別,早早就被分好了,是你選擇對方,還是對方選擇你,各憑本事,有錢是本事,長得好看是本事,家庭背景、性格學歷都是潛在優勢,相親的好處大概就在于,快速進入狀態,同類人跟同類人的游戲。 所以對對象的要求,一些硬件很難改變的,比如家境要求,身高要求,如果真的在乎,有什么要求一定要說出來,越明確越好,那種很含糊很概括,反而會很難搞定,這么一反思,我也挺虛偽的,我可能要求并不低,但是羞于表達,總是說我不挑的,其實我賊挑食。 所以像我這種,可能往往不如離過婚的運氣好,離過婚的知道把玩男人了,心態也穩了,臉皮也厚,目光如炬,往往能找個里外都不錯的男人,而我就目前的情況來說,要么單著,要么找個無房無車的,碰到意中人的情況也不是不存在,自由戀愛的話概率高一些,但是到了一定年紀,大家都會焦灼,感覺等不起了,也不愿耗費時間了,慢慢開始接受男人都一樣,一個猛子扎進相親大潮,有點無奈。 內心又覺得挺靠譜。 |
|
來自: 昵稱14689352 > 《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