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散熱=耗能=減肥? 正常排汗、運動排汗可以幫助我們增強體魄,健美身材!但是“出汗異常”,如一動就出汗、出臭汗、只有手心出汗就不見得是件“好事”了! 彭玉清 主任醫師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治未病中心 人為什么會流汗? 中醫認為陽氣蒸騰津液,將它們輸送到體表,通過汗孔宣發出來就變成了汗。 正常出汗是好事,但是異常汗就需格外警惕了↓↓↓↓↓↓ 一動就出汗 一動就出汗,背后老是出清水一樣的汗,提示您可能是衛氣虛。 衛氣就像人體的屏障,可以幫助阻擋外邪,衛氣虛的人常表現為免疫功能下降、體能下降、容易感冒且感冒不易好轉、感冒周期長。 衛氣虛引起的疾病 推薦用藥——玉屏風散 防風可以驅風,配合黃芪又可以固表;白術是健脾的,通過白術健脾和黃芪配合還能固護表氣。 注意:玉屏風散有中成藥——玉屏風散顆粒,服用時根據自己氣虛的程度,用藥周期在2周~3個月不等。 臭汗 小汗腺出汗,汗有酸味、腐味、騷味,甚至洗完澡之后依舊有酸臭味,這就是愛出臭汗,愛出臭汗提示你身體可能有濕熱。 體內精華物質或液體中的有形成分腐敗產生濕熱,濕熱蒸騰后變成臭汗。 重口味的人愛出臭汗!為避免出臭汗,專家建議你不要選擇肥甘厚味的食品。 推薦用藥——紅豆薏米荷葉茶 汗臭產生的源頭在脾胃,所以去汗臭需要調脾胃。 生薏米可以健脾利濕、清熱排膿,能清中焦腸胃濕熱,讓腸胃變得清利;赤小豆入藥有祛濕的功效,能通過利小便清除血里邊的熱毒;荷葉有清香升散、祛濕散濁的功效;淡竹葉能通過利小便而清濕熱。 手心出汗 除了手心汗,身體其他部分不出汗,這與精神壓力大、緊張焦慮有關。 常見癥狀 除上述癥狀外,患者還可能伴有胸悶、氣短、睡不著覺、臉色瘀暗等。 推薦方法——刮痧 沿著心包經的循行路線刮拭到勞宮穴為止,注意刮拭要有一定力度,刮到皮下肌肉層才行,可每日進行。 推薦用藥——鉤藤姜棗茶 鉤藤入心、肝二經,能去肝火、清心熱;茯神能養心神、安心神、定心志;炒棗片溫陽心脾,補養心脾氣血;通草通利小便,可以把心包火通過小便利出,還可以通經絡,讓瘀熱能夠暢通、解散出來。 四味藥合在一起可以定志、平肝、養心、安神、健脾、泄瘀火。 做法:將四味藥洗凈,放入1000毫升的清水中燒開,然后再煮上15分鐘即可。 ![]() 一動就出汗是衛氣弱 愛出臭汗是身體有濕熱 手心出汗是因為精神壓力大 出汗可不是小問題哦~ 健康之路 《觀汗辨健康》(上) 播出時間:4月26日 17:5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