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堅忍 時尚是一場經典的輪回,就拿假領頭來說,老底子,阿拉上海人誰沒穿過。 稍有些年紀的上海人,大多都使用過假領頭。假領頭是那種只有挺括的襯衣領,而沒有袖子和衣身的“服飾”,它和袖套都是時代的產物——因為在當年,布料、肥皂均憑票供應,通常選用“的確良”邊角料制成的假領頭,其省料省肥皂的優點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一段時間內,假領頭還成為當年流行的日常服飾。 年輕時,我在一條漁船上當船員。平時,我身邊一般帶著五條假領頭。五條假領頭分別為白、藍、米黃和灰色,和一條由兩種顏色拼接而成的假領頭——露在外面的領子是白底帶藍色格子條紋的,套在胳肢窩下的“領腳”是粉紅色的。這條“另類”的假領頭出自我媽之手,“領腳”是我妹妹做一件襯衣后剩余的邊角料,棄之可惜。 那時候的年輕人,差不多都做過當詩人的夢,我也不例外。出海時試著在紙上涂鴉,寫一些現在看來很幼稚的詩作。 記得有一年局里開“賽詩會”——那也是當年很流行的,我作為海上第一線的作者被邀請參加。在從復興島漁港到外灘的局里去的時候,我為到底是戴白色的假領頭好,還是藍色的假領頭好,犯難了。躊躇再三,我選擇了“另類”的假領頭,因為它露在上裝外面的領子藍白相間,比較文氣,端莊大方,與賽詩會的氣氛相契合。于是,我戴上“另類”的假領頭,再在外面套了一件草綠色的軍裝,扣好紐扣后出發。 輪到我上臺朗誦自己詩作,當讀到最后一段時,我的情緒高漲,因為激動,血脈賁張,我解開了軍裝上面的幾顆紐扣,臺下頓時哄堂大笑起來。我低頭一看,哎呀糟了,一個大男人,竟把下半截的粉紅色的“領腳”,全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了。我的臉熱辣辣地發燙,心想,這下洋相出大了。 這次“賽詩會”,我獲得了鼓勵獎。在上臺領獎后返回座位時,旁邊的一個姑娘打趣地對我說,你還應該得一個獎,那就是“滑稽獎”。 沒想到過了三四十年,早就被淘汰的假領頭重出江湖。據上海媒體報道,秋冬換季時,中老年顧客紛紛購置假領頭,致使上海好幾家百貨店的貨源供不應求,尤其是“開司米”的。我想這大概是因為“開司米”假領頭具有柔軟、保暖、便于洗滌等優點。 這使我想起了一句老話“時尚是一場經典的輪回”,翻舊往往能出新啊。 你也穿過假領子嗎? 歡迎您留言說說 您和假領子的難忘的故事哦…… (來源:新民晩報,推送時題目作了修改。圖片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