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暖暖的,愛愛的,偶也呢喃一下。寫過了好些佛界、茶界、書畫界、詩界和舞蹈界的師父老師、美女帥鍋。這回,偶換個味口,寫寫更加久遠和恒古的石界。或曰:就當是偶為“弘揚傳統文化,倡導人文精神”之又一之舉。而寫石界石文化偶認為須從于公(于炳戰)先生開始。。。然,偶先插播下丁華老師,認識了丁華老師,偶才認識了石界石文化和《尚石》雜志,并認識了總編審于炳戰先生。也曾想著先推推丁華老師和偶們邵武富屯溪的梅花奇石,就當是機緣吧,唯下回分解!《尚石》雜志是新疆首份賞石專業期刊,2018年12月面向全國發行。其目的就是為了宣揚和弘揚新疆的賞石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帶動新疆文化旅游和文化新疆。于公炳戰先生簡介:1961年出生于山東昌邑,1976年移居新疆烏蘇市,2006年涉足石界。現任:《尚石》雜志總編審,新疆石文化協會副會長,臺灣圖案石協會文化顧問,福建省收藏家協會賞石專委會顧問,新疆巴州珠寶玉石文化藝術協會高級顧問,《中華奇石》雜志特邀撰稿人,《石友》雜志特邀撰稿人,《中國圖紋石大典》特邀撰稿人,《中國名人名石錄》叢書特邀編委等。10余年來,他以傳統詩詞為主要毫墨,致力于奇石的品鑒和研究,深入開掘奇石的觀賞價值和所蘊藏的文化內涵,詮釋大自然文明的博大精深,把握民族精神的發展脈絡,解析人與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思考和人文情懷,探索奇石如詩如畫的優美意境和價值趣尚,用一只聽使喚的詩筆和深厚的人文涵養,為海內外觀賞石收藏名家藏石配詞四千余首。上述簡介和說詞是當今石界石文化,對炳戰先生的認可和贊譽,也是實實在在、眾望所歸、有目共睹的。盡管偶對石界石文化的認知甚少,幾乎為零,但偶還是想用偶自己的方式來說說炳戰先生,如有不妥,還請炳戰先生和大家海涵。就兩點,其一曰:玩轉乾坤。其二曰:渡浮沉。易學家說:“元氣未分,混沌為一”,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還有人說“宇宙大道,八卦乾坤”。在盤古開天地之前,這世界是混沌、混成,是一,是宇宙,是大道。而后才有了天地陰陽、太極男女、世間萬物、日月星辰,有了國家社稷、生命倫理、佛慧道智、儒禮民俗以及偶們上千萬億年的石頭形成發展和千姿百態、千變萬化之種種等等。也就是二,乾坤也。夫,懂得乾坤,就能把握天地萬物、宇宙大道。而玩轉,偶認為是對某領域或方面極致了解,興趣超然,并游刃有余。也就是說把握,或更甚。而對于公而言:就是把握石文化之大道,玩轉石界之靈運也。所以,他知道臥龍、禮天、史前猜想,通曉佛手、彌勒、寶相莊嚴,還懂得問菊、論道、夜讀春秋,更明白深閨怨、民族魂、撇捺人生。但偶更熱衷的是他的乾坤---或顛倒,或旋轉,或玩轉,并有他的石配詩詞為證。比如:浪淘沙:人倫。出世有天門,入世由根。周公之禮莫羞聞。云雨巫山風陣陣,顛倒乾坤。歲月化人倫,一刻時分。春宵過后兩無痕。笑對無常何為本,返樸歸真。比如:臨江仙:太極。一斧劈混沌,兩儀旋轉乾坤。三清一氣化天倫。九宮推八卦,誰比道行深。簡簡分明定人文。物極必反是歸真。曾經川上論,千古至今聞。還比如:破陣子:玩轉乾坤。方寸布局世界,靈臺玩轉乾坤。道法自然通地理,師從算術曉天文,誰人是滿分。把握千帆競渡,指揮萬木爭春。偉大從容憑氣度,風流瀟灑倚精神,人間貴撲真。接下來是其二---渡浮沉。沉浮曰:盛衰或消長,隨波逐浪,也指人生上升和下降階段。渡也,由此到彼,橫過水面,渡過難關,擺渡、遠渡等等,還有穿越之意。所以,大到歷史興衰演變,小至個人榮辱得失,包括唐詩宋詞的盛衰消長,李杜蘇辛的延續流傳,皆可以用渡浮沉---這么解說。這也有于公---石配詩詞為證!或“渡”、或“走”、或“笑”,他賦予了中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中兩顆最璀璨的明珠---唐詩宋詞,有了新的“生命”,在石文化里“登攀”和“升華”。也讓李杜蘇辛的人文“涵養”、普世“情懷”,在石界里得以“穿越”和“騰飛”,更加“輝煌人生”。比如:臨江仙:渡浮沉。天地何曾開混沌,浮沉漫卷塵煙。順昌逆亡莫須緣。人行飄渺處,佛渡水云間。歸去來兮無驛站,沉舟望斷千帆。隨波逐浪是流年。一杯收盡了,且飲且嬋娟。比如:臨江仙:走浮沉。一宇難容浩渺,兩儀莫測高深。星移斗轉轉回輪。無極歸幻影,有道度元真。出沒重重廣袤,飄零粒粒微塵。人間過客幾逢春。風流歌歲月,慷慨走浮沉。又比如:浪淘沙:笑浮沉。有道問全真,笑對浮沉。居高臨下識乾坤。打理江山司子任,入世出神。坦蕩自然春,一騎絕塵。浩然正氣布氤氳。釋卷春秋誰定論,曠古一人。當然,因篇幅有限,還有偶的認知水平,對于公(于炳戰)先生的石界石文化未能寫盡,也或是意猶未盡。但偶還是以為,就這兩點,足矣!或曰:他的禪語:唐詩宋詞---石界玩轉乾坤!他的茶言:李杜蘇辛---石文化渡浮沉!他的人生:套用一下--“釋卷石界誰定論,曠古一人”,于公也!感恩,于公(于炳戰)先生!感恩,丁華老師!?!渡惺冯s志、石界的朋友和大家生意興隆,發發發!
|